第174章 别沾了苏家晦气
“对不起!”苏宝光几乎是吼出来的。
【叮,受气值+10000~】
不看他的眼神,苏昭昭就能感受到他对自己的恨意已经有多深了。
挺好的,以后继续保持。
周玉芝心疼小孙子,递给王婉琴一个眼神,王婉琴便赶紧拉着苏宝光回屋去了。
“她大舅,我家小宝歉也道了,要进屋里喝杯茶吗?”
程耀武冷哼:“道歉就完事儿了?那未免太轻巧。”
“这……昭昭又没受伤,小宝错也认了,你们还想要怎样?”周玉芝一忍再忍。
只想着尽量满足他们的条件,让他们早点从家里消失。
苏昭昭捂着心口,声音柔弱:“我身上没伤,但被他吓到了,你们不得赔我精神损失费?”
还想要他们赔钱?
涉及到钱,周玉芝就端不住脸色了。
狗屁的精神损失费,她就没听过这么一说。
她本想一口否决,但苏国平突然开口:“你们要多少?”
“不多,十块。”
周玉芝像被踩了尾巴一样,瞬间炸了。
“十块还不多,你们咋不去抢?”
【叮,受气值+1000、+1500、+2000……】
苏昭昭一脸嘲讽,“我哥以前每月给你们的,都不止这个数呢。
进你口袋的时候嫌少,出口袋就嫌多了,是吧?”
以前苏家一大家子,基本都靠她哥寄回家的钱来养,但大头都是周玉芝吞了,花在苏昭昭身上的钱,少得可怜。
直到今日,别说苏昭昭,就连苏家也没一个人知道老太太手里藏了多少钱。
但按照苏天舟每月寄回来的钱数,也能推算出具体金额,而且只多不少。
苏国平沉默两秒,随即点头:“行,十块就十块。”
答应得这么利索?
苏昭昭准备了好多话还没说,准备再多赚受气值呢。
她看上的是十块钱吗,是苏家人被激怒后,她能获得的受气值啊!
周玉芝想要说什么,看了眼二儿子的眼神,只能默认他说的话,回屋取出十块钱。
“以后你们要再像狗皮膏药一样攀扯昭昭,我们程家也不是好惹的,把你家咋个稀巴烂,一定说到做到。”
说着,程耀武转头,招呼俩儿子和苏昭昭。
“咱赶紧回去吧,别沾了他们苏家的晦气。”
闻言,周玉芝一口老血涌上喉头,嘴里满是铁锈味儿。
即使这样,她也没多说一句话,看着他们真走了,紧绷的神经才松懈下来。
回去的路上,苏昭昭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苏家人的反应太诡异了。
“大舅,苏家人好像很怕你。”
“他们那种人,就是欺软怕硬的主,昭昭,你脾气不要太好,不然有些坏家伙看你老实,就是会欺负到你头上。”
程耀武之前没和苏家人打过交道,完全没懂苏昭昭的意思。
说着他突然想到什么,“昭昭,你在京市没被人欺负吧?有啥事儿就跟你小舅说,也可以找陆淮。
大舅离你远,平时顾不到你那里。”
苏昭昭可以想象到在他眼里,自己应该是一只单纯柔弱的小白兔,一个人在外面非常危险。
“大舅,我在京市过得很好,你不用担心。
班上的同学对我都非常友好,一起住的舍友……也相处得非常融洽。”
听她这么说,程耀武放心不少,扭头拍了把小儿子的后背。
“小山,你努力考,争取考到京市去,帮衬一下你姐。”
突然被点名的程明山满头黑线:京市的大学,是他努力就能考得上的吗?
苏昭昭暂时把那些疑惑放到一边,和大舅话家常:
“小山这学期成绩咋样了?”
记得上次过年,他信誓旦旦说要努力学习,不知道成果如何。
“进步了很多,本来名次吊车尾的,现在班上排名中等。”
虽然不是拔尖的成绩,但见儿子读书用功了,程耀武还是很欣慰。
“他班主任说了,要是按现在这样稳步提升,以后完全可以考上大学。”
苏昭昭表示赞扬,“小山不错啊,没有喊空口号,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能在京市见到你。”
程明山本来没底的,但高考状元姐姐都这么说了,就给了他极大的信心。
“姐,我有不会的问题,能问你吗?”
“可以啊,你多住几天,有啥不会的都来问我,我给你补习。”
程耀武和程立东都有工作,请了两天假,专门来看她的,但终究不能久待。
见小儿子有学习的热情,程耀武回去的时候就没带上他,让他留下来跟着苏昭昭补课,之后再来接他。
给程明山补习,用不了太多时间,苏昭昭先讲一遍知识点,然后再出十来道题目,让他自己去做。
他有自觉性,也不用盯着,其余时间苏昭昭就用来……跟人闲聊。
混进村头的八卦大军,前两天她一边磕着瓜子儿,一边听着村里头各家的八卦。
后面和几个婶子和奶奶熟了,苏昭昭就能插上几句话。
一个婶娘压着声音:“钱家那个小的,结婚前看着挺老实,没想到结了婚脾气那么大,有人还看见他打媳妇儿。”
苏昭昭吐了瓜子皮,“居然打自己媳妇儿,也太没品了吧?”
“他媳妇儿还是一个外村的,除非回去找娘家人,或自个儿上报大队,不然没人能管。”
“这不是败坏咱村的名声嘛?要是被别人知道了,咱东山村的男人动手打媳妇儿,谁还愿意嫁过来啊?”
“是啊,大队长也去劝过了,没用。”
紧接着就是一阵唏嘘声,在场的都是女人,都知道结婚后的不易,能够感同身受。
“各位婶子奶奶,我娘也是外地过来的,你们知道当时她是咋嫁进苏家的吗?”
这件事儿,苏昭昭问过何立娟和董兰,但她们都只知道是苏家给了程海珠一口饭吃,就留在苏家了。
其中具体的情况,就不怎么了解。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认真地回忆了起来。
“你娘来咱村的那年,正是闹饥荒严重的时候,天寒地冻的,身上就穿了件毛衣。
她长得漂亮,有好几家没娶上媳妇儿的,都看上了她。
后来,怎么就去了苏家……我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