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带苏彤回城
最后,苏昭昭反倒是没抵过苏彤的热情,又再次试了一个。
野外生长的杏子,口感有些粗糙,但这年代,村里人家没啥好东西,好吃的娃娃们就指着这个解馋。
苏彤把地上的杏子捡到了背篓里,然后从中选了一个黄中带点红的,送到了苏昭昭的手里。
完全熟透的杏子,酸甜可口,完全称得上美味。
“你们捡够了,也不叫我一起吃?”
张琛还是自己瞅了一眼,发现地上的背篓已经被杏子填满,可以不用再摇树枝,他才从树上下来。
没人管他,那他自力更生。
随手拿起一个杏子,拿袖子擦了擦,用力地咬了一口。
“嘶~”
酸得他倒吸一口凉气,龇牙咧嘴,五官都扭曲了。
苏昭昭噗嗤一下笑出了声,看人酸倒牙的样子,原来真的很搞笑。
苏彤捧着一颗杏子,笑得前俯后仰。
“哈哈哈哈哈,张知青哥哥,你挑的杏子是绿的,还没熟呢!”
嬉笑声飘荡在茂密的山林,在以后的岁月里,这一天,将会是他们十分美好的回忆。
一直到下午两点,他们才往往山下走。
出门时带的背篓,装得满满当当。
除了野香菇和野杏子,还有盆覆子、刺梨以及一大捆蕨菜。
快到山脚时,苏昭昭提议先把东西分了。
他们各自带了一个背篓,一筐放的野杏子,另一筐就是其他东西。
“苏同志,不用分,这俩筐你和彤彤全拿回去吧,我和淮哥俩大男人,也吃不着这些。”
张琛的意思就是陆淮的意思,他们过来,又不是为了摘果子什么的回去。
但苏昭昭却坚持,把背篓里的东西全倒出来。
“你们别的不想要,但这些野香菇你们得带回去。”
张琛可不敢拿,“没事儿的,都给你和彤彤吃吧。”
见他一再推拒,苏昭昭看向一旁的陆淮,眉头微微皱起。
“陆知青,这不是你喜欢吃的?”
话音一落,两个男人都神色一顿。
张琛眯了眯眼睛,感觉吃下去的野杏子,突然又返出一股酸味儿。
继上次在餐馆,为啥要让他看到这么一出连续剧?
陆淮心底冒出浓烈的欣喜,面容却还是那副淡淡的模样,只是嘴角略弯,眼里闪着隐秘的光芒。
小姑娘居然把他的喜好记得那么清楚!
他声音低缓,“是。”
一边回答,一边顺势将东西接到自己的手中。
回知青点的路上,张琛看了眼被某人像宝贝一样抱着的背篓。
“淮哥,让我来背吧。”
“用不着。”陆淮迅速躲开了他的手。
这是小姑娘第一次送他的东西,怎么能假手于人?
张琛缩回手,看向背篓里的菌菇,散发着一股鲜香的气味。
“淮哥,咱今天炖菌汤喝吧,肯定贼香。”
陆淮斜了他一眼,“要吃自己摘去。”
闻言,张琛一脸茫然,“啥意思,淮哥,你不打算吃啊?”
再说,这些菌子也有他摘的份啊。
然而,后面这话他断然不敢说出口。
陆淮自然地嗯了一声,“拿回去先晒干。”
张琛摸着下巴,“唔,干的吃起来也不错。”
刚说完,就听见陆淮后面跟着的一句。
“做标本。”
满脑子想着干菌子可以做啥菜的张琛:……
得,感觉胃里又开始泛酸了。
下午回到苏家,只有董兰一个人在。
她做了好些窝窝头,放置在一个小篮子里,还拿布袋子装着几件苏彤平时穿的衣裳。
“娘,娘,我们摘了好多东西,还有野杏子吃!”
苏彤一回来,就给她娘嘴里塞了一颗杏子。
“娘,好吃不?”
董兰温柔地看着她,眉眼含着浅浅的笑意。
“好吃。”
听到这话,苏彤骄傲地昂了昂小脑袋。
“我也捡了杏子哦,张知青哥哥爬上树,我们在下面捡……”
话匣子一打开,她就开始滔滔不绝,手舞足蹈地讲述着今天发生的事情。
董兰低眉垂眸,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附和两声,抬手给她整理额头凌乱的碎发。
等她口干歇了下来,董兰将小女儿抱进怀里,柔声问:
“彤彤,你想不想去城里玩儿几天?”
苏彤不假思索地点头:“想!”
“城里可好玩儿了,有很多漂亮花花!”
还可以吃肉和包子这些她没有说出来,因为她答应了昭昭姐姐,不能和任何人说。
“你今天跟你昭昭姐姐一起回城里,在那儿不要给姐姐添麻烦,我过几天去接你,好不好?”
苏彤脸色微顿,觉得她娘今天有点奇怪,但她思想天真,根本不可能往深处想。
愣了一会儿后,她笑着点头:“好。”
随后,董兰又叮嘱了她一番,让她要好好吃饭,一定要听姐姐的话,不能到处乱跑……
说完,她将干粮和衣服交到苏昭昭的手里。
“昭昭,麻烦你了,彤彤如果调皮不听你话,你尽管训她。”
董兰有些话不能当着女儿的面说出来,但眼底是满满的感激之色。
一切尽在不言中。
苏昭昭牵着苏彤走到门口,回头露出一抹笑。
“三婶,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彤彤的。”
下午去城里的拖拉机上,没有多少人。
但其中就有讲闲言碎语的,不要脸,不知羞耻等字眼,落在苏昭昭的耳朵里。
她一概不理,将苏彤抱坐在自己腿上,远离背对着那两个碎嘴子。
在拖拉机突突地噪音里,苏彤抱着她的胳膊,睡得又香又甜。
到下车的时候,苏昭昭轻轻将她拍醒。
“彤彤,我们到了,要下车回家喽。”
苏彤揉着眼睛醒来,懵懂地看着陌生的环境,紧紧牵住苏昭昭的手。
走了大概二十多分钟,两人回到出租屋,已经傍晚六点多了。
苏昭昭出门前,忘记换灶里的煤球,火已经黑了。
她只得再厚着脸皮,去邻居家借烧好的炭。
左右邻居是两对在附近厂里上班的夫妻,全都非常友善。
听说她家里的火又灭了,甚至热情地想来帮她看看,是不是灶哪儿出了问题。
苏昭昭总不能说是她自己的问题,再三感谢以后,夹着炭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