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2章 老兵山货收购站
村民们都说自己家里有干蘑菇和竹笋干。这两样好保存,家家采回来都制成干品。
笋干要和肉一起做才好吃。而且是粗纤维,刮肠子。肚子里没有油水,吃多了,反而对身体不好。能换点零钱,那是最好不过了。
干蘑菇通常都被当作提鲜的佐料,煮菜,煮粥的时候放一点,可有可无。家里不吃也不影响食物的数量。因此,家家都要把蘑菇干卖钱。
黄坤看着乡亲们拿出来的蘑菇干,都是质量非常好的野生红菇和鹅膏菌,也是营养物质非常丰富的精品野生菌。
黄坤给的价格令村里的百姓沸腾了。他们兴奋地问黄坤,下次什么时候来收蘑菇?他们这里野生蘑菇的品种很多。有些适合晒干,有些适合腌制,大部分适合鲜食。
黄坤考虑到运输和保鲜问题,还是暂时只收干制品。并且与村里人商量好,一个月后,有人来收蘑菇。品质不变价格不变。按质论价,不怕东西好,好货好价!
村民们拍胸脯保证,一定保证品质。村书记保证,以次充好的人家,以后就没有资格接受黄坤的帮助了。人家根本就不差这点蘑菇赚钱,纯属是为了给山里的乡亲们找个赚外快的机会。
俗话说,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大家还都指望采蘑菇改变生活现状呢。谁都不敢失去这个机会。
大山里的蘑菇太多了,可是,无人能定期收购。
外面的亲戚偶尔托人买一两次,每斤多说给三五角钱。一次也就只能赚个几元钱。
而这次黄坤收蘑菇,每斤给了一元钱一斤的高价。好多家庭,一年到头都赚不上二十元钱。今天,每家都是一次卖了十元二十元的,这可是一个赚钱的门路。
有那心眼活的,要去远一点的村子低价收,高价卖给黄坤。
黄坤很遗憾地告诉大家,他会在附近每个村都发通知,收购蘑菇。让山里的百姓们都有平等赚钱的机会。
村里人都特别赞成黄坤。家家都有亲戚,大多在一个县里。这下好了,亲戚也都有机会赚外快。
黄坤把收蘑菇的消息通知了县长,让他往下发消息。
这个工作要很多人去做。还要求这些人负责任,公正,熟悉本地。
黄坤问县里有没有没安排工作的退役军人?县长说有,有不少。
最后商议,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县里三十名家庭困难的退伍老兵。每三人负责一片。
黄坤在这里成立了老兵山货收购站。其中一个曾经的排长,被任命为收购站站长。一名副排长任命为副站长。
普通收购员工资三十元保底,外加每月不低于二十元的奖金。副站长保底四十元,站长保底四十五元。
运输工具就是黄坤缴获来的运输车辆。他原打算买。没想到,上面问他要什么奖励。黄坤把收蘑菇缺运输车辆的事一说,领导马上答应,缴获来的车辆都给他。造福一方的事业,必须大力支持。
黄坤没想到,这事就这么撺掇起来了。而且,有了地方的支持,还有老兵们的积极努力,事业竟然越干越大。附近几个县和市,渐渐都成立了老兵山货收购站。收购的山货品种越来越多。
黄坤只负责联系大城市的百货商场,合作社,贸易货栈。
还有一些有特色的山货,也做成了礼品盒,走外销路线。
黄坤把渠道建立起来后,他就又成了甩手掌柜。除了学业,做慈善事业,成了黄坤的常态性活动。这是后话。
回头说黄坤和程白杨一起完成了山区的捐赠,安排好收购蘑菇的事情后,直接坐飞机去了黄坤的老家。
黄坤刚到老家,就接到了好几份邀请。来拜访的乡亲们更是络绎不绝。黄坤热情地招待客人,也带着程白杨和礼物,去相邀的乡亲家里吃饭。每天还挺忙碌的。
程白杨在这里可是猴子进山,蛟龙出海,差点玩疯了!
镇子里的孩子们无限崇拜这个北京来的小朋友。程白杨绝对是孩子头。放学的时候,一群一伙地都来找程白杨玩耍。
黄坤特别大方,给镇里一起玩的男孩子们每人几个子弹壳。给女孩子们,每人一个笔记本。
还有好多黄坤给程白杨买的糕点糖果,也被他分给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孩子们特别喜欢程白杨这位新朋友。他们一起去河里游泳,抓鱼,用网兜捞虾,抓河蚌。收获满满,大家一窝蜂跑去黄家老宅。
女孩子们都会下厨,男孩子们打下手。黄坤把食材准备的齐全,随这群孩子们折腾。
他们还一起去水稻田抓黄鳝,去浅滩抓泥鳅。
收拾干净后,求某些厨艺好的家长帮着做红烧泥鳅,酱焖黄鳝。
黄坤家大米饭白面管够。半大孩子们都是干饭能手。每天晚饭吃得那叫一个欢实。
一起分享劳动所得,孩子们学会了合作,包容,分享,照顾弱小。程白杨也是收获满满。
这样疯玩了五天,还有两天假期。黄坤带着依依不舍的程白杨离开了家乡。程白杨含泪与小伙伴们告别,和黄坤一起去拜访沈阳的几位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