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明末之科技崛起 > 第12章 一曲惊四座二

第12章 一曲惊四座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唱的是什么词,听不太清,好像还带了点地方的方言。没想到这里还有卖唱的。张长亭这是第一次来古代的城里,什么都觉的新鲜。既然碰到了,那何不叫过来听上一曲。也见识见识,开开眼界。打定主意之后,张长亭让书童去喊一下店小二。小二听到呼喊,小跑着就过来了。

    随即张长亭对着小二问道:“小二,我来问你,旁边房间唱曲的可是你们店里的?”小二赶忙回答:“禀公子,那唱曲的不是本店的人,这卖唱的是父女三人,也是逃荒的难民,前段时间才来本店的。掌柜的看他们可怜,才允许他们在店里卖唱的。公子您可是要听曲?”张长亭微微点了点头,小二道:“那一会唱完了这个曲子,小的给您叫去。”

    小二见没事了,就告退要走。书童赶紧咽下嘴里的一口狍子肉,由于吃的太快,差点噎着。又赶紧灌了一杯酒。这才顺下去。这下才对着小二赶紧问道:“店家,这唱曲的唱一个曲子要多少钱?”

    小二赔笑道:“这位小哥,不算贵,唱一个曲子30文。”书童嘟囔到:“30文听一首曲子,不算便宜呀。”店小二笑着说道:“这位小哥有所不知,最近兵荒马乱的,这听曲的人也少了许多,这卖唱的一家,也只能勉强糊口。”书童听到这里,也不好说什么了:“行了行了,你下去吧,记得一会把唱曲的喊过来。”

    小二走了之后,书童还在嘟囔着:30文还不贵,唱一个曲子,都能买2斤多米了。张长亭在心里 也盘算了一下说道:2斤米听一首曲子,也算不上太贵呀。张铁柱一手抓着一个鸡翅膀,边吃边说着:“公子你是不知道,当兵的每月才三钱银子,层层克扣下来,到手的能有六成就不错。就这还一直拖欠。他们唱曲的唱个曲子就要两斤米,不便宜了。”

    张长亭还是习惯了现代人的思维,不太明白大明底层百姓的状况。也没再理他们两个。现在桌子上两人也吃的差不多了,盘子也见了底了。两人不时的还打着饱嗝。

    还是书童比较懂事,对着张铁柱说道:“黑大个,吃饱没,一会唱曲的来了,咱们两个就别坐这了,这要是让外人看见了,得说我们两个不懂礼数了。”

    张长亭道:“没事,我这没那么多讲究,你们该吃吃,该喝喝。要是不够,咱们再要点。”刚说完,就听书童和张铁柱两人,边打嗝边说道:“公子,嗝,那个我们吃不下了,嗝”张长亭一看这两货把桌子上的菜,基本上都造的差不多了,就连那盆汤也见底了。心说这两货真能吃,这饭量,要是去吃自助餐,准能回本。

    “哎,自助餐,这个时代肯定没有这么干的,以后有机会了,搞个自助餐厅试试。”不过那是以后的事了,看着两人都吃饱了,张长亭说道:现在这吃的差不多了,叫小二撤下去吧,然后上两盘干果,再沏壶好茶。

    小二听到招呼后,赶紧进来撤下盘子,端上来一盘瓜子,一盘松子,还有一壶沏好的茶水,另外每人面前,都给摆放了一只精致的小茶碗。小二刚摆完,那边唱曲的也被另一个小二给带了过来。

    张长亭打量了一下来人,这唱曲的是三个人。一个精瘦的老头,个头不高,顶多有一米六的个头。不过在这个吃不饱饭的年代,这个个头,也算是中等身材了。看这人年纪有个50多岁的样子,手里抱着一把古琴,古香古色,做工精致考究。

    另外两个是两个小女孩。一个年级稍微大点,有个十六七岁的样子,怀里抱着个琵琶。一个年纪稍微小点,也就是十二三岁的样子,手里抱着一个少见的乐器--笙。两个小女孩,都是传统汉服的装束,说不上漂亮,不过也算是有点姿色了。

    这三人穿的都是洗的有些发白的衣服了。老头一件灰色长袍,两个小女孩,上身都是一件略带点红色的袄子,下身绿色长裙。不过料子吗,都是粗布的。每个人身上的衣服,多少有几个补丁。虽然穿的破旧,不过人家收拾的干净利落。

    老者进屋后,把琴放到一边,对着张长亭一拱手,然后小心翼翼的问道:“公子,不知您想听哪首曲子?”张长亭对古代的曲子也不清楚,于是就对着老头说:“就捡着你们拿手的先唱一曲吧。”

    于是老头找了个凳子,把琴放在凳子上,盘腿坐在地上,另外两个小女孩也找了个凳子坐好。然后就听这三人配合着弹奏起来,那个稍微大点的女孩,就阴阳顿挫、咿咿呀呀的唱了起来。

    听惯了现代音乐的张长亭,觉着这古代的曲子,听着也没多大意思。不过他的两个随从倒是听的津津有味。不一会一首曲子唱完。两人纷纷叫好,张长亭也跟着说了两声好。看着人家父女三人,忙活半天,只要30文,着实不多。于是张长亭打手一挥:“书童,打赏二两”。书童无奈的看了张长亭一眼,一脸早知如此的样子,然后一脸肉疼的从怀里摸出两块碎银子,递给了老头。

    看到银子的时候,老头眼睛都明亮了许多。今天是碰到大金主了,这二两银子,省着点,能他们一家人能吃两个月了。于是叫上两个女儿,赶紧谢过张长亭的打赏。习惯了夜生活的张长亭,觉的现在睡觉有点早,不过吗这古代的曲子,张长亭实在是听着没意思。但是呢,他还是对古代卖唱的这几人有些好奇。于是就和打算和老头聊上几句。反正现在睡觉还早。

    于是张长亭开口问道:“老丈,看你们技艺如此的精湛,还有这乐器看着也非凡品,老丈以前是做什么的呀?怎会流落到此地卖唱了呢?”

    可能老头是看在那二两银子的份上,说话还是很客气的。老头见金主问话,赶紧抱拳回答:“不瞒这位公子,这些乐器是我家祖上传下来的东西。家里祖上曾做过王府的乐师。这技艺也是家传的。只是到了我这一辈,家道中落。以前有几亩薄田还能弄个温饱。只不过这两年风不调雨不顺的,又今年又是闹旱灾,本来和村里的大户借点粮食,也能对付过去。谁曾想,前些天,村里遭了鞑子。我们父女躲进地窖里,才逃过一劫呀。现在村子都没了,不得已,这才想着进城讨口饭吃。不过这兵荒马乱的,听曲的人也不多,也就能勉强糊口而已。”

    张长亭听到这里,顿感这父女三人有些可怜。心里就想着能帮一把才好。哎,还真想到了一个办法,或许能帮到他们。

    于是张长亭对着老头说道:“老丈呀,我这里有一首曲子,我家乡那边的人们都喜欢听。不过在这里没人会唱。老丈你看这样行不,我来展示一遍,你们看看能否学会,要是能学会的话,以后我还听你们的曲子。”

    今天碰到的金主这么大方,就冲那二两赏银,老头就没有拒绝的理由。再说了,金主不是说要是他们能学会那首曲子的话,以后还会听他们唱曲吗。要是每次都给打赏二两银子,唱不了几回,这一年的口粮就有了。

    只见老头干脆的说到:“公子,别的不敢说,对于曲子,我们父女三人听一遍就会,还请公子展示。”

    屋里的几人都等着张长亭开唱呢,谁知道这货居然从兜里掏出来一个巴掌大的物件。然后摆弄起来。几人就见张长亭拿出的那个东西会发光,上面还有图像闪动。几人彻底看傻了。唱曲的老头,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使劲的揉了揉眼睛,这,这肯定是宝贝呀,价值连城的宝贝呀。

    张长亭拿出来的正是他的手机。这时没注意周围几人的变化,只是自顾自的翻找着歌曲。他的打算呢,是帮这父女一把,如果教给他们现代出名的歌曲,那么很可能这父女三人卖唱的生意就能好上许多。

    这事到底成不成,他心里也没底,不过试试也无妨。于是他就拿出手机,开始翻找歌曲。他手机内存里面存的歌曲不少,都是他以前听歌的时候,碰到喜欢的就下载下来的。不过现在拿出哪首合适呢,情情爱爱的,这古代人可能还接受不了。那就找古风的把,随即张长亭就找出好几首经典的古风歌曲。又经过一番思量之后,还得找个意境好点的。

    哎有了,那就选“赤伶”吧。

    就在屋里几人目瞪口呆中,张长亭用手机开始播放赤岭这首歌,把手机的音量开到最大。随即屋里就响起优美的音乐。不一会歌声也随之响起: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好词!屋内几人都是底层百姓,这几句词让他们深感共鸣,简直就是写到他们心里去了。几人听的是激动不已。

    现在是古代,这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在场的几人更是深感神奇。要说这手机自带的音量够吗?这个时代,没有各种工业噪音。这里虽然是饭店,但是古人吃饭讲究个吃不言睡不语。即便是有边吃边说的,也很少有大声喧哗的。所以这里的噪音并不大,以至于以手机本身的音量,就能让周围吃饭的人们差不多都听到了。

    一时间,随着歌曲的播放,饭店里吃饭的人们,也开始慢慢的变得安静下来。周围吃饭的人们都开始聚精会神的听这首“赤伶”。有些距离较远的食客,还走到楼梯底下,来听这首歌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