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大礼1
刚开始的沈宣也是深受这种思想的荼毒,动不动就为自己身体上最原始的反应害羞,可在路玉的不懈努力下,在路玉每天为他灌输这种同有自由的前提下,沈宣终于有了改变,思想上也有了进步。
路玉知道这种思想不能被所有人所接受,但她实在是不想让夫郎再受此烦恼,她的夫郎是全世界最好的夫郎,不必与他们一样。
还好阿大及时进来,打断了阿福的尴尬,“听说阿福回来了,我就急忙去厨房做了些阿福最爱吃的果干,快来尝尝。”
阿大满面笑容,将盘子放在桌子上,一举一动间也更有贴身伺候主夫之人的气势了。
“我看这三天要说变化最大的应该是阿大才是。”
阿福不动声色地将话题转移到阿大身上,笑着打趣他,“我记得我还在这伺候公子的时候,你还很是不愿意说话,一心只想着伺候主夫,别人说什么你总是云淡风轻的样子。”
“可如今这气势,怕是会将府中所有的小厮都比下去,他们现在是不是都特别怕你?”
“也还好吧。”阿大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但是还是接受了阿福的这番夸赞。
沈宣在一旁听着二人的谈话,忍不住低笑出声,“我看啊,阿福这三日的变化也很大,很有做主夫的气势,就连转移话题都这么的熟练了。”
“公子!”阿福到底是说不过沈宣,微微红了脸,生怕他继续接着刚刚的话题说下去。
沈宣当然不会,阿大到底是个未出嫁的公子,沈宣就算被路玉改变得再开放,也不好意思在阿大面前说,其实也就只敢在从小长到大,似亲兄弟一般的阿福面前说了。
未婚公子们的话题不过是绣工,或者美食,以及一些玩乐的笑话,可已婚夫男之间的话题就多种多样了,比如孩子啊,或者好兄弟之间的一些悄悄话。
阿大在一旁没懂二人打的哑谜,只跟着干笑了几声。
沈宣的这几句话倒是真的很有作用,阿福现在满脑子都是“食色性也。”,将长胖的问题通通抛诸脑后。
直到上了马车还在思考。
真的可以享受吗?
他和顾以彤的第一次他完全没有记忆,只能在事后感受到浑身的疼痛,所以在他的记忆里,这事应该是极为疼痛的,他也有点怕。
可今日听沈宣说完,他突然就有些好奇,甚至隐隐有些期盼快些过了这五六日。
自从那日之后,顾逸就一直待在府里安安分分,哪也不去,也不再提郑俞了。
最后还是顾以彤将顾逸叫到书房里,同他进行了一个长达一个时辰的谈心,之后又有阿福在一旁安慰顾逸。
虽然顾逸出来的时候眼睛红肿,但也不再像之前那般回避,主动开始绣嫁衣,也不再逃避这个问题。
没过几日,男子学堂开学,顾逸、沈宣都没有时间再待在府中,约定着一早一起去男子学堂与那些许久未见面的先生和学子见面。
一切都步入正轨,郑俞也因男子学堂开学从而获得更多与顾逸的相处时间。
顾以彤与顾逸和郑俞谈完后也不再约束顾逸,将顾逸放心地交给郑俞照顾,每日放学也是由郑俞亲自将顾逸送回家。
顾逸和郑俞很有分寸,在外面绝不会表现出过于亲近,郑俞更是将顾逸送回家就主动离开。
婚期将近,郑府和顾府忙碌起来。
此时准新郎正在屋里耐心地绣着嫁衣,眉眼含笑。
准新娘一边忙着准备聘礼,一边忙着与准新郎偷偷见面,日子倒也过得充实。
顾以彤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成亲前一天才严防死守,不让二人偷偷见面。
顾逸没有父亲,只有一个姐姐,婚前教导一事自然落在阿福这个姐夫身上,可阿福又实在抹不开面子,只能将一些简单的画册递给顾逸,嘱咐他自己,又给他讲些常识,才红着脸离开。
那日,阿福孕期过了三个月,他终于体会到沈宣所说的意思,顾以彤知道之前吓到了他,用极温柔的动作与阿福度过了他二人记忆中美好的第一次。
阿福现在怀孕五个月,肚子逐渐大了起来,虽然涂抹了路玉亲手制作的药膏,但还是不可避免地长了一些浅淡的纹路。
他刚开始很是介意,甚至不敢开灯洗澡,也不允许顾以彤碰他,可后来在顾以彤的温柔照顾、开导之下,他终于放下心防,慢慢接受他自己的身体,情绪也更加稳定。
每次在亲密之前,顾以彤都要先亲亲他长纹路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他,她爱他,宝宝也爱她,所以他更要爱他自己。
任何难事,任何心病都是有解决办法的,只看照顾的那人是否是他在意的,是否用心、用情、用真心。
……
“一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有头又有尾,此生共富贵。”
随着喜公的话音落下,顾逸被缓缓盖上盖头,坐在床上等着郑俞来接亲。
原本按照规矩,他是要去正堂拜别姐姐、姐夫的,经过郑俞和顾以彤的一致商定,决定舍弃这个步骤。
用郑俞的话来说就是,“拜别什么拜别,我们都是一家人。”
用顾以彤的话来说就是,“逸儿是我弟弟,拜别什么,难道你要带他回去当弟弟?要不然凭什么还要拜别我这个姐姐啊!”
顾逸是四人之中年纪最小的,怕他紧张,沈宣、阿福、紫苏三人皆没有离开,陪他聊着闲话。
“新娘子来喽!”
小厮气喘吁吁地从大门处跑到院子里吆喝着,顾逸下意识心里一紧,心跳忍不住地加快。
“别紧张。”沈宣顺了顺顾逸的脊背,柔声安抚着。
陪郑俞过来的是路玉和吴邵二人,二人一左一右,给郑俞开路,率先进入院子,站在两侧,像石狮子似的,一动不动。
顾以彤被眼前这个仗势惊呆了,清了清嗓子,走到路玉身侧,小声开口,“她给你俩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