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亮剑:从炮轰指挥部开始! > 第三百七十五章 回国

第三百七十五章 回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1947年5月,东北的大地上已然度过了最寒冷的冬天,东北野战军的战士们已经换掉了厚重的棉衣,丁伟身上穿着崭新的军装,作为东北野战军的师长,他在指挥部里看着面前这个大大的地图,他知道,时间已经到了1947年,华夏战场上国共两党的战斗形式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着的变化。

    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纸面实力依旧是国民党占优势,可是丁伟作为指挥官很清楚,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对着眼前巨大的地图,丁伟的心里在盘算,接下里的仗应该怎么打。

    就在这个时候,警卫员打了一个报告走了进来。

    “报告!师部外有个自称是王承柱的战士想见师长。”

    丁伟一听“王承柱”三个字,惊讶不已。

    “柱子,马上请进来,不,我出去。”丁伟说完迈着大步走出了师部。

    “团长!”

    “柱子!”

    师部外面的一个院子里,王承柱身穿熟悉的“执剑者”特种作战服,脸上挂着熟悉的笑容,一见面,两个人就热情的拥抱在一起。

    王承柱知道此时此刻的丁伟已经是师长了,可是当年李云龙去了被服厂之后,丁伟接手新一团,那时候丁伟是王承柱的团长,所以王承柱见面之后依旧喊丁伟“团长”,丁伟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晋西北战场上的岁月。

    多年时间不见,王承柱的模样不见太大的变化,依旧是当初的模样,不过让丁伟不明白的是,王承柱身后站着的两个金发碧眼的美女是什么来头,看样子好像是姐妹俩。

    柱子这个小子,去了一趟毛子的国度,居然把毛子那边的姑娘给拐了回来,还是个姐妹花。

    “团长,现在应该称呼你师长了,介绍一下,这位是毛熊的维克托莉雅女士,是一位外科医学顶级专家,这位是她的女儿,谢尔巴科娃,精通多个国家的语言,王牌翻译,但是她本来的专业是医学。”

    王承柱转身对谢尔巴科娃母女介绍到:“这位就是我告诉你们的丁伟丁师长。”

    “欢迎欢迎,没想到你们是母女,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姐妹呢。”

    维克托莉雅他那个丁伟夸赞自己开心的笑了笑同时大方地伸出手用汉语说:“您好丁师长,当年晋西北铁三角里面的悍将,久仰大名。”

    丁伟没想到维克托莉雅的汉语这么好,更没有想到这个女士会主动和自己握手,他很不好意思的和维克托莉雅握了握手,第一次和外国女人握手,一时之间这个久经沙场的将军居然有点害羞起来。

    “丁师长,您好,今天见到战斗英雄真的很开心。”谢尔巴科娃一张嘴就把丁伟下了一跳,金发碧眼的老外说一口相当不错的汉语着实让人惊讶。

    丁伟招呼三个人进入会客厅,同时安排了晚宴。

    “原来是这样,这些毛子我早就领教过了,当年毛子的部队从这边撤走的时候,那是能拿走的都拿走,能给拆解的都拆解,拿不走,拆不掉的,明里暗里给咱们破坏了不少,柱子,记得当年在晋西北的时候你说过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当时我还没有感觉,但是见过了毛子撤离时候带走我们的物资的样子,我信了。”

    “华夏的北方有毛熊这么一个大国,我们是需要有防备意识的。”

    “没错,柱子你千辛万苦回来了,接下来有啥打算。”

    “我想先去找总部报到,将资料交给上级,安顿好她们母女我还想和李团长再次并肩作战,我想李团长,也想念独立团的兄弟们。”

    “柱子,刚刚你一上来就问老李去向我就猜到了,你放心,今天晚上你们好好休息,我明天就拿拍人把你们送到总部,柱子,这场仗我们一定会赢,不远的将来,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世界就会建立,到那个时候,你带回来资料会为我们的祖国建设提供助力。”

    “我们战斗就是要打造一个新世界,她一定是一个军事强大,科技领先,国富民强的新中国!”

    在丁伟的安排下,王承柱一行三人在半个月之后终于来到了解放军总部,维克托莉雅作为一名医学专家,女儿谢尔巴科娃本身就医学专业出身,总部尊重母女二人的意愿,被被安排到解放军总部医院,不过主要任务是教学,华夏太缺少医务人员了,而维克多利亚除了医术高超之外还有一个最厉害的地方,那就是很擅长教学,作为毛熊医科大学最年轻的教授,有着多年的授课经验,特别是经历过二战的毛熊,维克多利亚在战场救护方面很有经验。

    谢尔巴科娃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教材编写,文字翻译是她的强项。

    王承柱想回到李云龙的身边,回到独立团,如今的独立团已经别编入华东野战军,也就是后来的解放军第三野战军

    这是华野的首长把李云龙硬扣下来,然后再跟中野的首长私下沟通交易过来的,当年李云龙用机关枪换骑兵连长孙德胜,如今轮到自己被交换了。

    李云龙和孔捷、丁伟不同,他没有去东北,关键原因是独立团在晋西北已经占据了不少的城镇,是我军在晋西北地区重要的驻防部队,根据王承柱的安排,独立团当时所处的位置,可进可退,一旦战争打响,独立团所在的位置十分关键,从战局考虑,不能轻易调动。

    1946年,解放战争正式打响,中原军区主力率领向西突围,包括一纵大部、二纵和359旅等,这些部队中的相当一部分,比如359旅等部队后来大都去了东北,加入了东北民主联军,也就是东北野战军的前身。而独立团所在奉命就地阻击三天,吸引和调动围攻中原军区的国民党军主力,掩护主力突围,为主力部队向西突围创造良机,这就是后来的“中原突围”。

    中原突围开始前,国民党军10个整编师约30万大军四面包围着中原军区不足6万部队,形势非常严峻,延安的急电中有12个字:立即突围,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李云龙的独立团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又有地利优势,自然在战斗中是绝对的主力队伍。

    独立团完成了阻击三天掩护主力突围的任务后,自行选择下一步行动方向,可以尾随主力向西,也可以就地坚持打游击,而李云龙最终却选择了看起来困难最大的向东突围,并最终一路向东,突破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穿过大别山和皖中平原,行程2000多里,历时24天,终于胜利到达属于华东根据地的苏皖解放区,不久独立团这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被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独立师,李云龙升至师长,与此同时,李云龙从晋冀鲁豫野战军转到华东野战军。

    也正是如此,李云龙当年在晋西北独立团的老班底没有打散,而这时候的“执剑者”也是解放战争中一把最锋利的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