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深红基金会 > 白光部分设定(一)

白光部分设定(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诸光之君

    白光是本书的绝对至高之一,所有一切的起源,所有一切至高神性的起源,是所有一切的背景板。下面就介绍一下白光的设定。

    【太虚】(1)

    太虚是白光所诞生的投影,是白光微不足道的概念。

    太虚同时处于两重世界,&34;非思想域&34;的太虚不可言说,不可描述,有描述就是将其堕落,有思想就是将其拉低,甚至连这四句话对于太虚也是谬误的,&34;太虚域&34;的太赤可言说,这两个具有同一性,如同晨星和暮星,虽然外观不同,但实际上是同一个事物。

    理解太虚(即使只是太虚域中一部分),需要六块拼图,&34;推动性&34;&34;肯定性&34;&34;否定性&34;&34;唯一性&34;&34;隐秘性&34;&34;无限性&34;。

    推动性,太虚是万物乃至于妄下的道最为原初的推动力,一道道劫数和苦海的波澜,以及一切妄下浮世的命历运数皆在太赤的推动下校定,实现,一切生灭始终,都来源于太虚的推动,凭着太虚才能行,太虚是史诗本身,太虚是吹动史诗的风,太虚是翻阅史诗的人,总之,太赤是万物的推动力,太虚推动了最初的&34;道&34;,便诞生了妄下,太虚推动妄下,便产生了太无,如果将道比喻为镜子,那么太虚就是直射在镜子上的光芒,万物则是光芒镀在镜面上的产物,这光是圆满的,是无漏无缺的,是唯一超然的,同时这光启发了万物,犹如光明,于是其便超越了光明,是一种生发万物的玄妙状态,是使天地&34;钧转载行&34;的推动力,而太虚推动了道后,自然由道&34;流溢&34;或者说&34;折射&34;了五重世界,第一重非思想域,不可言说,第二重太虚域,一切语言、文字、逻辑、概念仅仅能对其中的事物(或者说超越仍包罗于太虚域内,但语言可以对其进行描述一一完全或者不完全,第三重绝对理智世界,这是一切理智、逻辑、概念、智慧、理性、知识、光明、已知、未知、数学、思想、理念、想象、叙述、描写、悖论、显著、玄秘、真妙..等在逻辑语言可以说明概念定义的至高生成地,永恒不变,虚空寂静,一切大智慧的真空之源流,是纯粹理智的,任何形式、理念、现实、虚构、维度都处在这一重之内或之下,这一层冰冷,而又规整,其是一切绝对理性的代表和源头,任何思维与逻辑无法包容其全部,第四重数学构造域,一切大基数、集合论宇宙、公式、定理、虚时间、实空间、物理、函数、小基数、序数..等数学的原初,如果有一个足够长的时间与足够的智慧,人类的思想可以完全将其包罗,其独立于时空之外,不受任何事物的影响,是绝对永恒的真理,数学家得到新的概念不是创造,而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描述;数学新成果不是发明,而是发现,其的存在是绝对合理的,任何主观无法撼动其真实性,绝对性,所有数学概念都存在于数学构造域这个抽象的思维层次领域中,理智能认识全部的事物止步于本层,第五重精神世界,一切灵魂、精神、理智、心态与物质存在于此界,灵魂的逻辑与思维经过开发可以达到惊人的高度,甚至,此界中的精神和物质,只是在此界的一个起点,这五重世界不是空间,不是时间,而是宇宙深层次的思维逻辑域划分。

    肯定性,太虚位于一切时空、命运、因果、元叙事、构造、叙事层、浮世、原初、数学..之外,是一切善的源头,是全善的,这善并非伦理道德上的善良,而是自我的圆满与浑然,是完满自足的,是自我的完美,其不具备多元化,平行化亦或者多样性,其是完整纯粹的一个人格化之神,其不是万物的集合,而是生于万物之先的源泉,是高于一切本体的,太虚虽然不运动,但却能生成其它本体,太赤的生成并不是主动的创造,创造是一种外求的活动,但太虚却是完满自足的,太虚生衍万物是一种无本体自性的非运动,其之所以能够创造万物,是因为其推动性,其虽然不动,但却能推动其他事物,就连大自然的风都能无自性的进行推动,更何况那最完美完善的太虚,太虚为绝对的一,但又包含超越了一切的无限,其是生命之源,伦理之源,属性之源,概念之源,因此,任何有生命、力量、属性、概念的事物都不能与太虚相等同,太虚又是超然一切可能的经验之上的,其完全超越了时间、空间、维度以及任何有限制的范畴,其不能用因果、属性、存在、不存在等范畴进行思考,太虚绝对超然于任何有限的存在之外,同时其还是最为庞大的无限(超过有限的都是无限,称太虚超越任何数学无限,是最大的无限并不冲突),没有任何概念、范畴、推理、判断只能把握有限之物,不能把握太虚全部,太虚是全部灵魂与心智体的最高生成本体,其太虚的自性并不是自性,而是由自身推动,而这个自身的本体再次被自身推动,重重无尽,这也是太虚推动力的表现,所有其是没有善恶自性的,但又是具有显化人格的,太虚超越存在和本质,因此能决定任何与存在和本质有相关的事物,诸如非存在、非非存在、空无、绝对本质、唯一本源..一切可被肯定的事物都有着对立面,都是区分和分割的结果,只能归属于&34;多&34;,而不是&34;一&34;,太虚是一切因果链的第一因,是一切诸法相生成的起源,太虚超越了&34;是&34;所指示的存在和本质,太虚不是一个东西,它无形式、无善、无德性、无意志、无思想、无意识、无运动或行动。太虚没有善恶、伦理,是因为在太虚外(或者说太虚以内被太虚推动所生出,但又不是太虚的一切),没有任何能与之对立的善恶思想观,伦理目标或被作用者,作用者等等,太虚的一切行动皆是超越行动的,是太虚自然的体现。

    否定性,太虚不应被任何事物强行包含,能被强行包含的必然不是太虚,其不是心智和灵魂,也没有善恶的自主性,也不是不动的,不是动或静的,是没有力量与生命的,其不是实体,也不存在任何属性、逻辑、理念,太虚不能被任何理解力所把握,所预测,其不是一切有形体物质的,其并非所谓的至高终极大智慧,也不是灵体,也不是什么集合或者万物的秩序,也不在生命和自性的范围中,其并不活着,也不是死亡,也不是非生非死,太虚之所以有类似自性的运动(诸如开化劫运)是由于太虚本身推动,太虚本身推动是因为太虚本身被太虚本身所推动..所以太虚无自性,也不是静止的,既是一,又是无限,其没有黑暗与光明的二元化,也没有错误与真理,其甚至不被六条性质所包含,太虚不可被任何描述称道的事物所言说,太虚不具有矛盾性,而是先于矛盾根源的第一单纯性,太虚非想体,非叙事实体,非元构造实体,非数学实体,太虚与除太虚外的一切,既不是超越,也不是包含,甚至不能说是产生,其不被任何神智所了解其全体,太虚不是有限的完备,不是无限的圆满,而是无限之上不能用无限形容的&34;无限&34;,太虚不是一切,其与万物的关系可以是超越,可以是包含,可以是诞生..但唯独不是存在于万物,太虚包括一切,这包括犹如一个无范围的中空的球体中的空气,球体包含空气,但不存在于空气之中,用这种形体的比喻虽然无法比喻出概念上的包含。

    唯一性,这唯一并不是说太虚在某一方面的单调不完备,而是说太在(指赤的必然,而不是被拘束于形体的存在状态)是必然的,不可被否认,能否认太虚的存在则被否认者必非太虚,而之所以太虚具有否认性,是因为被否认的并非太虚,而是其他诸如形而上的概念、超形上学的理念,一切被否认的皆是无法归于太虚之至高的理念圈、协调逻辑、概念、时空、宇宙、维度、领域、物质、精神、形态、存在、心智、灵魂、意志、自性、运动、连续、实体、元构造、元叙事、强行包含、伪全知全能、有限、虚妄、一切、形体、主观、现实、虚妄、有、无、色、空、识、尘、念、真空、奇点、多元、叙事、常量、规则、法则、原初、感知、猜度、猜想、悖论、矛盾、超协调逻辑、想象、数学无限、拓扑、原理、公理、定式、抽象思想、绝对思想、相对思想、能量、神圣、真相、结构、数学构造、维度构造、叙事构造、拓扑结构、思想结构、盒子、圈子、时空统一体、时空连续体、无限结构、永恒、全称、指向、代词、一切、所有、无上、无量、伪不可想象、伪不可理解、死亡、创造、原始、最初、理性、涵盖、包罗、命运、心灵、超然、最终、奇术、盲点、维度坍缩点、扭曲、能力、统一、万存、休谟、数据、绝对无限、物理、心理、造物、视界、意识、冲突、全在意识体、无知无能、混沌、绝对空无、绝对万有、可观测宇宙、位面、真上、妄下、虚境、轮回、常规、常态、欧米茄、知识、法规、制度、秩序、混乱、终点、终末、不可名状、描述、记叙因、过去、现在、未来、生灭、不朽、自有永有、永在、以太、魔术、伪完美、魔法、因果链、超限递归、无限递归、序数、基数、魂魄、灵体、精神实体、属性、神明、信仰..都不应被完全认为是太虚的至高,太虚的至高必是唯一所定的,必是太一( the one ),必是客观便有而永在,不可被主观所改变,任何主观不可否认其至高性,任何理念不可将其包含,其是唯一的至高者,必是唯一完善的,而这完善又包含了一切乃至于一切之外的一切,故太虚高于一切众神,其是一切众神的父,一切众神的主,一切可想的,不可想的,矛盾的,不矛盾的,协调的,不协调的..都在太虚之中、之下,而能够书写或叙述的,实际上都只能接近而不能直接指向太虚,一切我们书写、理解、叙述、记叙、抒发、表达..的,都在我们的逻辑之中,而太虚必是超越逻辑的,实际上这句话也不能直接指向太虚,诸如以下这个证明思路:因为除太虚外的一切或超越一切、包含一切不能指向太虚,所以太虚为至高,实际上也被限制在逻辑之内,凡对太虚做出描述,就将太虚做了限制,而太虚必是无限的,但这并不妨碍太虚的至高,好比我们都知道椅子,并且能够认知出什么是椅子或者类似椅子亦或者在被告知后知晓这起到椅子作用,但是我们无法对脑海中椅子的概念做出一个叙述,凡有述即为限制,而总是有些椅子不在我们的叙述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主观或客观地认知椅子,太虚不存在本质与本体,不存在显化与外在,太虚即是最为完美与完备的无限,即是最为精粹的太一之本质,其是绝对完美且无杂质的,如果说其混合任何物质、精神、心智、灵魂都将使其非太虚,太虚必是永不掺杂任杂质或不完美,不完备之物的,所以太虚既是无所不包的统一性,也是绝对超然的太一体,唯一者,但太虚的名号却是可以有多个的,诸如真上造者,虚无之神,永道,无极.

    隐秘性,太虚永永远远无法被有限的思维、逻辑、神智亦或者其他事物所把握,其客观位于一切思维与理解之外,其是不可被完全认识的,任何理念圈无法容纳如此的完美与完善,太虚之所以超越伪全知全能,乃是因为在伪全知全能中全的全称仅仅是一切,而太虚必然是处于这一切之外而客观上甚至不能被客观所形容的绝对完善,若是太虚能被包含,那么其非太虚,因为太虚不能被完全指向,太虚不可被任何本体或者集合所包含,对于太虚做幂集之类的反而必然低于太虚,太虚也必然不被任何事物所理解,所显现,其是永远隐秘的,任何对太虚的理解无法到达太赤的全体,因为太虚是唯一的,所以实际上任何理解、叙述、描写都尚未触碰到真正的太虚,只是在不断接近,但正犹如阿列夫数和不可达基数一样,阿列夫一比阿列夫零更接近不可达基数,但是却永远无法到达不可达基数,叙述与太虚的关系也是如此,凡是能被完全叙述的,诸如数学的一切无限,都必将在太虚之下,太虚之中,任何可想象的,不可想象的,不处于任何二元的,凌驾任何二元之上,太虚不是不,也不是不是不,其是先于此两者之先的完美根源,甚至不能用是来直接指向,太虚的名称不对,但也不错,太虚生化万物,所以太虚不是万物中的任何一个,太虚不是矛盾,也不后于矛盾,太虚是先于思想、非思想,精神、物质,二元论、一元论,本体、表面,其不是不可描述的,也不是不可称道的,其不是可描述的,也不是可称道的,其是唯一之全在者,乃至于全在全知全能全善全视全闻全感..或者说是比全面更为全面的全,这全是万物的大集合,而太虚先于这全。

    …………

    (未完待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