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八 恭顺
林紫苏有着亲王妃的身份,照规制来说,身份只比当朝的公主略低一些。
除了见到皇帝和皇后要行大礼,去其他任何地方,都会有一份尊荣。
可在福华长公主这里,林紫苏不但没有座位,还要如同婢女一般,守在福华长公主身侧。
不过,福华长公主作为长辈,让一个小辈陪在身边,任谁也挑不出错处。
旁人听说此事,说不定还会觉得,福华长公主对林紫苏喜爱有加。
如此安排,明显是要给林紫苏一个下马威。
福华长公主的女儿静乐县主就坐在母亲的身旁,听到母亲的安排,笑的极是灿烂。
“王妃,自从万寿节见过一次,母亲一直在我面前称赞你,说你进退有度,让我多向你学习。”
迎上静乐县主的笑脸,林紫苏也笑道:“那是姑母错爱,县主不必放在心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各人都有缺点,县主做好自己就是,不必学其他人。”
“王妃说的是啊,我着实没想到,连王妃这样好的性子也会出错……”
说到这里,静乐县主特意顿了一顿,接着一脸惋惜说道:“皇帝舅舅那个人呀,一向赏罚分明,我本来还想替你求情来着,可惜来不及了。不过不要紧,舅舅罚你,自然是因为你犯了错,以后改了就是。”
静乐县主的话语一出,她们立时懂了福华长公主的态度,低头窃窃私语起来。
有些人碍于林紫苏的身份,原本还想着上前行礼,见大家都无动于衷,不由松了一口气。
林紫苏莲步轻移,在福华长公主的身边站定,脸上笑语盈盈,丝毫不见怍色。
眼见着林紫苏若无其事,福华长公主心内更恨,眉头紧皱了起来。
她没想到,林紫苏这个臭丫头的脸皮竟然如此之厚。
寻常的姑娘,若是被如此揭短,早就没了脸面。
可这个林紫苏居然还能笑得出来,她暗下决心,待会儿正宴上,一定要让林紫苏当众出更大的丑。
这一次的赏雪宴虽然仓促,不过她在京中积攒了多年的人缘,还是邀请了不少人。
一刻钟的功夫,不住有贵女来和福华长公主见礼。
只是她们到的晚,不知发生了何事,眼见着福华长公主一反往日的随和,皆是把心提了起来。
直到在人群中坐定,听了相熟的好友解释,这才明白了原委。
有些大胆的人,甚至还会和好友指着林紫苏悄然议论。
自重生以来,林紫苏在京里府第里也算名人,很多人不止一次在自家的长辈那里,或多或少听到了和林紫苏相关的风言风语。
甚至有人还不无鄙视的想,这林紫苏靠着才情和医术,得了敦王殿下的欢心,与青楼楚馆里那些清倌又有何二致?
当然,她们绝不肯承认,亲王妃的这个位子,她们也都心动,只不过没机会而已。
直到听到外面的人通传,章家的姑娘到宴,贵女们的焦点才从林紫苏的身上转到了门口。
章家是江南有名的簪缨世家,家族的传承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
自八百多年前北方战乱在江南扎根,此后的历朝历代,从江南章家走出了无数个历史名臣。
大衍百年以来,章家已经出了两位内阁首辅、三位大学士,至于尚书、侍郎之类的官职更是不知凡几。
这样显赫的过往,也唯有山南的钱家可以和章家相提并论。
是以一听到章家的人到来,在座的贵女皆收起了方才的轻视之心,纷纷看向了章家的来人。
章家今日来了三位姑娘,和福华长公主行完礼后,却没有按着指引就坐,而是照着方才的姿势齐齐朝林紫苏行了一礼。
暖阁里的人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幕。
就连福华长公主也没想到,一向眼高于顶的章家子弟居然会给林紫苏行礼。
不说章家在朝野上下举足轻重的地位,就说当今的吏部尚书章若谷,章家中流砥柱的人物,不过三十多岁的年纪,就入了内阁,被视为未来三十年的首辅人选。
好几家有影响力的近支宗室想与章家攀上交情,都被拒之门外。
这个毫无背景的敦王妃,何德何能,居然能让章家子弟行之以礼。
福华长公主盯着林紫苏看了一眼,觉得林紫苏应该是占了衣服的便宜,对林紫苏更是厌恶。
林紫苏也有些意外,仔细打量起面前的三个姑娘。
为首的姑娘有些面熟,正是前两日,在杨兴尧的绸缎庄上见过的章九姑娘。
章九姑娘脸上再没有往日的倨傲,反而是带着小心翼翼。行完礼后,还偷偷的打量着林紫苏,想看清林紫苏脸上的神色。
另外两位姑娘行礼的动作更自然一些,不过神情却和章九姑娘一致,都在等着林紫苏的回应。
林紫苏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笑着和章九姑娘说道:“章九姑娘,可巧了,前日咱们刚见过面,今日竟又见面了,可见咱们两个是极有缘分的。”
听林紫苏如此说,章九姑娘暗暗松了一口气,也是笑道:“听闻王妃才学兼备,我和家中的几个姐妹极是钦服,若是王妃得了空,还要请王妃多多指教。”
在暖阁里就坐的那些贵女皆是惊掉了下巴,章九姑娘在贵女圈中一向骄傲自负,不想竟在这个小王妃面前如此恭顺。
尤其是几个和章九姑娘要好的姑娘,她们还从没有见过,章九姑娘有谦和恭顺的时候。
她们甚至怀疑,章九姑娘是不是中了什么邪祟。
章九姑娘其实对林紫苏也不以为然,尤其是听到过林紫苏的传言,也见过林紫苏的寒酸打扮,心内对这个小王妃甚是鄙夷。
不过想起三叔章若谷的警醒,她不得不收起了自己的傲气。
尤其是今日出门前,听说她们来福华长公主府赴宴,章若谷还特意把她们叫到了前院一一叮嘱。
“咱们章家不是那些小门小户,不必学他们那些小家子气,身上有些傲气,也不是坏事。有我在京里,即便你们得罪了什么人,那也能替你们圆过去。”
“只有一条,若是见了敦王妃,万万不可得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