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冒牌航海家 > 第144章 吴服

第144章 吴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原来的历史上,日本连续一百多年的白银出口大国,最高峰时曾占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产量,既然现在日本国内白银不多,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此地的白银还没有经过大规模的发掘。

    可惜,张小白虽然知道日本金银矿藏极多,可是根本不知道具体的位置,能叫上名字来的也无非石见银山、甲斐金矿、佐渡金矿而已,具体在哪里的哪个山头,就不清楚了。

    而且这几个位置,除了佐渡岛游离于本岛之外,其它的都有强势大名守护,也不是现在的张小白可以动心眼的。

    无所谓了,张小白对于白银也没什么特殊的感情,好多货物利润丰厚,挣得不一定比金银少,金矿银矿就等以后有缘再说吧,谁让自己现在实力有限呢。

    “这里就交给你了,这里的商贸情况你比我熟悉,有什么问题,你和弗兰克商量着办就行”,要不是适逢其会,张小白根本不想操持这些事,实在是太琐碎了。

    “对了,咱们最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要钱,还得和这里的商家谈一谈买货的事情,这方面你多想想办法”,张小白前两天就和许老头谈过这个问题。

    此时的日本生产力并不高,远洋贸易不是你想买货就有货可买的,船队所需要的货物,都是由各大商行从全日本收集而来的,然后再通过贡船或者走私贸易的形式运到大明或者南洋。

    都需要时间来运作,不是说想装船就能装船的,张小白之前也和天王寺屋的鸟居引拙谈过这个事,天王寺屋现在也没有如此多的货物,可以装满张小白的十几条船。

    虽然鸟居引拙已经答应帮着筹措货物,可是张小白怕时间拖得太久,所以还是得需要许老头发挥他的关系网,尽快筹集到需要的货物。

    “我已经和老朋友们都打了招呼了,问题不大”,徐老头笑了笑,“今天也有不少来看货的商家,提出了以货易货的形式”

    “那就好”,听到这话,张小白就放心了。

    看到会场这里已经没有什么需要自己处理的事情了,张小白带着人溜溜哒哒就撤了。

    张小白的原则就是,自己只管大方向,细节交给其他人去处理,毕竟有些事情自己还没人家做的好呢,自己的优势就是多了几百年的见识而已。

    一下午的时间,张小白什么事情都没做,就是溜达,一条街一条街的溜达,这家店里进去转转,那个小物件拿起来瞅瞅,就是看,真正出手买的很少。

    小阿尔倒是买了一柄小太刀,插在腰里看起来总觉得不伦不类的,完全没有爱州久忠那带刀的样子好看,犯了强迫症的张小白,带着小阿尔进了一家服饰店,强行要求小阿尔换了一身武士服,这下看起来就顺眼多了。

    既然买就不能只买一身,给还在里斯本的伊莎贝尔带几件,原来这个年代还没有和服的称呼,张小白刚开始让老板推荐几件和服的时候,还把老板给整蒙了。最后指着架子上的实物询问,老板才明白了过来。

    原来张小白指的和服,在此时被称作‘吴服’,这个称呼说来就话长了,简单来说就是,日本早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就已经来中国进行过朝贡和商贸,那个时期最多的就是到达东吴一带,纺织品和衣物的样式开始传入日本,‘吴服’就此开始在日本流传开来。

    公卿和武士阶级所穿的吴服,其所用的面料,大多是来自于大明的生丝和细绢,所以价格不菲。并且这里的吴服或者说和服,背后的腰里是没有腰包的(小枕头)。

    张小白也不纠结,他买这些只是想起来出门在外满世界的跑,应该给伊莎贝尔带点特色的东西。顺便也给贾思敏也买了两件,并且还交给了她一个任务。

    那就是跟着这里的侍女学会穿吴服,虽然这个任务张小白很想自己去完成,可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光辉形象,只能拜托给了贾思敏。那就是跟着这里的侍女学会穿吴服。

    张小白也不得不佩服,女生就是有这方面的天赋,一整套和服里里外外五六层,再加上不同的样式,穿戴方式也不同,就连配套的发型也有区别,别说是学了,光是听这些,张小白的脑细胞就已经高温预警了。

    到最后,在贾思敏的请求下,张小白把服饰店老板的女儿请了回来,给贾思敏当一段时间的老师,负责教会她盘各种发髻,各种系带方式,各种乱七八糟的搭配,当然,张小白并不否认她还是很期待成果的。

    或许是张小白的个人魅力,又或许是一张海豹皮的魅力,更或者是张小白身后的这些武士。总之,老板很开心的让张小白带走了他的女儿,也没说具体教多少天,教会为止。

    第二天,刚刚起床,吃过早饭,细川政国就来了。并且他还带了一个张小白的熟人,天王寺屋的鸟居引拙。

    “大人此刻前来,是上洛的事情已经有消息了吗?”,张小白还是很关心事情的进展如何,毕竟自己后面还有很多路程呢。

    “淀川两岸现在还在对峙,昨天下午我也去见了前关白一条大人,请求他出面协调,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还请贵使再稍待几日”

    细川政国的话让张小白很无奈,这两天他也和一条兼良聊过几次了,从堺港出发到京都,最方便的路线就是走淀川,溯河而上,可以直达京都。

    这条最方便的水路,戒备也是最严的,近几年别说是使团了,就连粮食进入京都都非常难。一条兼良他们这些公卿,之所以从京都逃离,一是为了避祸,二是在京都就快饿死了。

    “那不知大人您今天过来,是为了何事?”

    “我今天是为了贵方的火绳枪而来的”,细川政国的话,张小白并不意外,在见到鸟居引拙和细川政国一起过来的时候,他就已经猜到是这方面的事儿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