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铁钉出世
足足过了一个星期,焦炭附近的温度才开始慢慢降下来了,书弈知道,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了。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收集,营地的空地上又挂上了两排咸鱼,还有大量的贝肉晾晒在垃圾袋上面。
“现在可以打开这一个土坑了吗?”
书弈道:“打开吧,都感受不到热量了,估计已经熄灭了。”
韩梅梅用石铲小心翼翼的将土坑表面的泥土铲掉,她每次都只铲一点点泥土,生怕把里面的焦炭弄坏。
书弈……
书弈将石铲拿了过来,几下几下直接将表层的土壤全部挖开,这些土壤在高温的炙烤下,水分基本上都丧失了,因此变得十分的松散。
等表层的土壤被铲掉之后,里面一块一块的焦炭就显露了出来,由于上面有灰的缘故,原本应该是银灰色的焦炭,显得有点发黄,不过问题不大,它们的作用并没有发生改变。
书弈将整个土坑里面的焦炭都挖了出来,大概挖了近百斤的焦炭出来。
就在书弈满心欢喜的看着这堆焦炭的时候,一声突兀的笑声传了过来。
“哈哈~”
书弈看着发笑的韩梅梅,感到十分的疑惑,这有十分好笑的,翻了个白眼,抹掉脸上的汗水,书弈开始着手将这些焦炭收好。
“别看着呀,赶紧和我一起,把这些焦炭搬到营地里面去,要准备锻造铁钉了。”
“那,我们要怎么做,搬到哪里去?”
书弈带着她们,把焦炭搬到营地内,营地内有一个新烧制出来的火炉子。
“咦,这个是什么时候弄出来的,我怎么没有印象?”
书弈没好气的说道:“这么大的动静,你竟然没有印象,我也是服了。”
没有理会杨漾,书弈开始在这个火炉子里面加煤炭,这些燃烧着的煤炭,就是焦炭的助燃剂。
加完煤炭后,书弈开始缓缓加入焦炭,直到填满炉子的二分之一,再小心的放入之前烧制出来的陶筒,再用焦炭把周围填充起来,最后在陶筒里面把营地内的废铁扔进陶筒里。
这一个炉子大概五十厘米高,下方有一个小小的通风口,大概一个拳头大小,燃烧完的炉渣就从这里面出来,等这一次冶炼完铁之后,就可以开始制造蜂窝煤了,可惜的是蜂窝煤的模具没有早一点做出来,到时候做模具的时候还要迁就这个炉子,不然做出的煤炭可能放不进去。
看到书弈做完这一切就跑过去休息了,韩梅梅不由开口说道:“我们不扇扇风助燃吗?”
“助什么燃,让它自己慢慢烧吧,等焦炭完全燃烧起来再说,更何况我们助燃也没有什么好一点的工具,顶多就用这树叶子来扇。”
本着不浪费的原则,李蕾将陶锅放到火炉子上面,开始烧开水,见状韩梅梅开口说道:“蕾姐你还真是勤俭节约呢。”
“哈哈,我看这热量浪费了怪可惜的,正好烧几锅开水。”
李清梦一直在蹙眉,在某一个瞬间,如同花蕾一样舒展开来。
“你们说,把那个5l的矿泉水瓶当做风箱怎么样?”
书弈沉吟了一会儿,开口说道:“从现在来说,你的想法确实不错,但是你想想,我们迟早会有离开荒岛的那一天,在船上肯定会很颠簸,我们需要这个矿泉水瓶来储存淡水。”
“顺其自然吧,就算烧不出铁水也没事,大不了睡觉的时候被树干砸一下。”
李清梦……
火焰慢慢燃烧了起来,周围的温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李蕾把这一锅水端走之后,就没有再继续烧开水了,光是周围的热气,就让她热得有点受不了。
书弈站起来,朝着火炉里面探头,在陶筒里面的铁已经变得通红通红,已经隐隐有融化的趋势。
见到这一幕,书弈的脸上露出笑容,等了这么久,终于有了结果,等着这些铁完全融化成铁水,梦寐以求的铁钉就能够出现。
李清梦道:“对了,既然焦炭的温度能够烧融化铁,那能不能把沙子也烧化?”
“啥?”
书弈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下意识的发出了疑惑的声音。
“干嘛,当然是烧制玻璃啊。”
书弈道:“烧制玻璃?烧制玻璃干什么,我们有陶器了,玻璃的作用并不是很大。”
李清梦道:“我们可以在屋顶放一块玻璃,然后不就有光照射进来了嘛,这样我们的视野会好很多。”
书弈道:“可以试一试,不过会要做一个框架出来,把玻璃固定好,这里的暴风太猛烈了。”
……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铁块已经如同冰一般,悄然融化成液态,书弈用水将双手以及木棍打湿,迅速将陶筒夹出来,然后快速的把陶筒里面的液体倒进模具里面,尽管沾了水,木棍还是很快就燃烧了起来,等书弈倾倒完铁水后,木棍也没有支撑太久,就直接被烧断了,整个过程也不过三十多秒。
通红的铁水逐渐变得暗淡下来,同时也重新化作固体。
书弈耐心的等待了十几分钟,等铁钉完全冷却之后,书弈才拿出石斧,把模具给敲烂。
“三十根铁钉,应该差不多了吧。”
李清梦道:“一块板子按照四颗钉子,似乎还是少了一点。”
书弈翻了个白眼道:“为什么要四颗钉子,三颗,不能再多了。”
两点确定一条线,三点确定一个面,有三根铁钉,理论上是可以牢牢固定住木板的。
“不够欸,我数了一下,我们需要用二十块木板,那就是六十颗钉子。”
书弈……
“要不,我们在木板上面再放置一块木板,这样每一块木板就只需要两根钉子了,这样数目就下降了三分之一,只需要四十个钉子了。”
“要不,干脆没一块木板上面钉一块钉子,不是反正有这一块横着的木板把上下两个面都夹住了,两侧就钉两个钉子,你看这样成不。”
书弈……
他终于知道,豆腐渣工程是怎么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