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副主任郑强
过了片刻之后,刘光远调整下情绪,接着从皮箱里拿出《发展经济学》、《农业与工业化》,认认真真看起来。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创始人张培刚老师。
张培刚是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后保送到哈佛大学读经济学博士。随后,张培刚在哈佛大学任教多年,又被哈佛大学评为最优秀的经济学教师,同时他编写的教材在美国几百所高校作为教材及辅导教材。
然而,这些还不算什么,国内外的著名经济学家,他们公开说:“张培刚先生的经济学水平,早就超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只是他本人看淡名利,不在乎这些东西。”
刘光远在华夏大学上学时,听过很多经济学家的名字,如:张培刚、谭崇台、邹恒甫、董辅礽、吴于廑、张秀生、杨小凯、林少宫、魏华林、黄春华等著名经济学家,尤其是张培刚和谭崇台老师,很多学生对他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极为崇拜,张培刚老师在西方经济界的影响力很大,甚至某个北京名校的厉yl教授,多次找张培刚老师联合出书。
自从跟张培刚老师联合出书之后,厉教授才得到经济界的认可,也从此有了名气。
刘光远一直强调,“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首先是要资本和资金流通化,银行应该实行无息或低息贷款,不能死搬硬套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而是大力发展公有制企业,也要发展私有制企业,两者要均衡发展。同时,要建立社会主义福利体制,如: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水电、免费公交(免费地铁),从而减轻老百姓的压力,再带动循环经济体。”
而邹恒甫老师是建国之后,第一个拿到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的人,在国际影响力特别大,西方经济学界多个诺贝尔获者,称邹恒甫为:“百年难遇的经济学家”,也是下一个亚洲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对于全球最厉害的经济学家,除了马克思、亚当斯密、凯恩斯,就是张培刚、谭崇台、邹恒甫的学术能力最强,很可惜是西方太搞内卷化,导致国内顶级经济学家评不上诺贝尔经济学奖。
此刻,刘光远看着手中的《农业与工业化》书籍,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本书的理论水平很高。
它把各种分析法写得十分透彻,由深入浅的写法,在均衡分析法、区位分析、局部分析法等内容,讲得更加透彻,如同醍醐灌顶的感觉。
同时,讲到农业与工业的相互关系,更是一针见血指出各种利弊,各种共存的关系,再讲到人口和粮食问题、人口与劳动力并存的问题上,这种思维是很超前,把农民问题、工业问题、区域经济的情况,分析得十分透彻。
正当刘光远看得最起劲时,听到楼下一位大妈在大声喊道:“刘光远,在吗?有人找!”
刘光远放下手中的书,连忙从窗户望下来,“好,我马上下来!”
此时此刻,刘光远并不知道是谁来找他,还以为是大学同学找他玩。
可是等刘光远走到一楼大厅时,发现一位穿着黑色中山装,戴着深黑色眼镜的中年男人笑着走过来,问:“你好,请问你是刘光远同志吗?”
一听到‘同志’两字,刘光远差点笑出来,心里在想:“现在都是2000年了,怎么还用同志称呼啊?不过‘同志’两字是无产阶级的代名词,也是人民公仆的标志。这个称呼是更加正规的表达。”
刘光远微笑点头,说:“我是。请问您是?”
“我是省人事厅办公室副主任郑强。”
听到是省人事厅的领导,刘光远连忙上前握手说:“郑主任,你好!让你大老远跑过来,真是不好意思啊!”
郑强淡淡一笑,拉着刘光远走到一个角落处,轻声说:“小刘,你的工作已经安排好了,明天你拿着就业报到证直接去省人事厅人事处报到!具体的工作,人事处会安排的!”
“哦。真,真的吗?”刘光远满脸激动说。
“当然的,这是郭副厅长亲自交待的事情,怎么能有假?”
刘光远笑着抓抓额头,陪着笑脸说:“郑主任,你这么大老远跑过来,真不好意思呀!”
“哈哈,你又没有电话,只能按照你留的地址找到这里啊!”
说到这里,刘光远连忙请郑主任进去喝茶,却被郑主任拒绝了。
郑强笑着说:“小刘啊,虽然你是名校的高材生,人才难得。可是省人事厅不是一般的单位,很多人都想进来的,所以你要珍惜这次机会,进来之后要好好工作啊!”
对于郑强主任的讲话,刘光远是十分感动的,因为这些简单的话语,完全体现出领导的友态度。
于是,刘光远再次握住郑强的双手,说:“郑主任,你说的话,我会记住的!”
见到事情办完了,郑强拍下刘光远肩膀,说:“小刘啊,以后我们就是同事了,我们要相互照应啊!”
听到这话,刘光远尴尬一笑,说:“只有郑主任照顾我,我哪有能力照顾郑主任啊。嘿嘿!”
见到刘光远没有明白他的话,郑强小声说道:“郭副厅长,对你的评价很高,也十分欣赏你,所以你更加站好队。”
“嗯,我记住了!”
看到事情交待清楚了,郑强朝前面的黑色桑塔纳挥下手,那辆黑色的桑达纳立马开过来,只 见郑强笑着坐到后面,然后伸出头说:“小刘,明天九点前报到,别迟到!”
“好的郑主任!”刘光远点头说。
此时,那辆黑色的桑塔纳已经快速离去。
刘光远回到屋里,从皮箱里翻出毕业证、学位证、获奖证书,然后放进黑色的公文包里,接着刘光远又回到母校,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那里获知,省人事厅已经学校沟通了,重新给刘光远办了新的报到证。
华夏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叶胜利处长十分满意,说道:“刘光远啊,你真棒啊!包分配制取沙了,你还能获得省人事厅的重用,不简单啊!”
刘光远朝叶处长半鞠个躬,然后微笑说:“我能有今天,主要是母亲的培养,没有母校的培养,我就拿不到经济学硕士,也不可能获得省人事厅的录用。”
听到刘光远这么说,叶胜利十分满意点头,语重心长说:“光远,你这么年轻,就知道感恩母校,这点很不简单。我作为就业中心的处长,看到你有今天的机会,也十分高兴。在此,我也祝你前程似锦,步步高升!”
“谢谢叶处长。不过我没有想这么多,只想到单位之后,踏实工作。”
这时候,叶胜利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接着说:“光远,现在你毕业了,人也变得成熟起来了。不过嘛,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跟其他性质的单位不一样,不仅要踏实做事,还要学会做人,要懂得变通处理,在自已不强大的时候,千万不要随便站队。”
面对校就业中心叶胜利处长这番话,刘光远十分诚恳点头说:“嗯,我记住老师的教诲!”
聊到这里,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把崭新的报到证放到刘光远手里,然后微笑说:“同学,祝你今后事业有成!”
这时,叶胜利处长笑着说道:“这位是刘敏科长,她比你三岁,也是本校毕业的。”
“刘科长,你好!”
刘敏淡笑道:“以后就叫我师姐吧!”说完两个人热情握手。
随后,刘光远和叶处长交谈几句之后,就走出办公室。
可没想到的事情是史海涛和吕帅站在走廊上,朝他挥手。
刘光远快步走过去,激动问:“你,你们怎么也在这里啊?拿报到证的吗?”
吕帅板着脸说:“我们是来祝贺你的,你小子真不够意思,被省人事厅录用了,还不跟我们讲?”
刘光远尴尬一笑,摸着额头说:“我,我正准备告诉你们的,没想到你们这快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