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出关草原,谋划河套
十一月五日。
在靖边道逗留了几日后,刘博源便领着一个千总的骑兵,赶往第三站——神木道。
镇守参将王良领着张旺与马进等官员出城迎接,新任神木道兵备叶占荣与通判刘承礼也识趣的前来迎接。
叶占荣与刘承礼分别是在今年的九月与十月上任的,叶占荣是浙江兰溪人,刘承礼是湖广麻阳人。
二人皆是以贡生入仕,可见其官场上的关系之强。
本以为依仗着深厚的官场背景,二人在神木道足可作威作福。
可是,当王良派兵假扮鞑子骑兵上门威胁后,二人便立即明白,神木道实在太危险了,要保住自己的小命,还是得依靠王良等武将。
而且,神木道内的各营堡主官,也是不听从叶占荣与刘承礼的命令,气的二人愤怒大骂,却又是无可奈何。
若是逼迫的急了,恐怕又会有鞑子骑兵上门威胁。
这样的处境也让二人深深的明白,神木道不是二人所能掌控的。
因此,二人只好当起了缩头鸟,整日享乐,神木道内的一应事务,全都交由王良等人所管理。
作为最先整顿的神木道,其屯田与军队的发展情况,也还是挺让刘博源满意的。
在田间地头,被荒废的屯田也是少了很多,军户百姓们在田间辛勤的忙碌着,准备趁着冬季大雪来临之前,尽可能的开荒出更多的田地。
曾经淤泥堆积的引水渠,也已经被重新清理疏通。
虽然引水渠中没有什么河水,但至少引水渠的效果不会降低。只待明年雨季来临之时,那就可以发挥出它的作用。
在看了屯田的情况后,刘博源又观摩了一番威武军与驻军的操练。
威武军的操练,一直是按照刘博源定下的操练细则执行,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这一点很是让刘博源满意。
而驻军的操练,则是按照大明军队中的三天一练进行,并没有多大的进步。
对于这样的情况,刘博源的心里已经在想着,是该要进一步的改革军制,以适应火器的装备。
不过,刘博源打算将这个话题,留到年前的总结大会中提出。
十一月九日。
在巡视完神木道后,刘博源并没有返回榆林城,而是领着麾下骑兵,从皇甫川堡出关,前往一年多未去的归化城。
从皇甫川堡到归化城,两者距离不过六百余里,刘博源用了三天的时间便已抵达。
安北军指挥官杨勃与一众将领前出十里迎接,一些闻讯而来的军民百姓也是自发的出城迎接。
归化城外。
“属下参见大人!”
杨勃与一众将领双手抱拳,单膝跪倒在地上,神情甚是激动。
“草民见过将军大人!”
无数军民百姓在见到刘博源后,也都面色欣喜的跪倒在地。
看着跪倒在眼前的众人,刘博源急忙翻身下马,对着众人大声的道:“诸位,都快快起身吧!本督面前不兴跪礼!”
说着,刘博源快步走到几名军民百姓前,亲自扶起了他们。
“父老乡亲们,天寒地冻的,都快起身吧!”刘博源朝着其余军民百姓大声道。
军民百姓们闻言后,这才神色激动的从地上起身站起。
刘博源走到杨勃的面前,细细的打量了一番杨勃。
一年多时间未见,只见杨勃的脸上满是沧桑之色,肤色也黑了许多,从他激动的神情中看到了憔悴之色。
“杨兄弟,辛苦你了!”刘博源拍了拍杨勃的肩膀。
杨勃挺直身子,大声道:“能得大人信任,领军镇守归化城,属下岂敢言苦!这都是属下的职责所在!”
“嗯!”
刘博源欣慰的点点头,目光看向杨勃身后的一众将领,赞赏道:“诸位也都辛苦了!”
“能为大人效力,我等甘愿受苦!”众将领躬身抱拳,神色激动。
“好!果然不愧是我威武军的好男儿!”刘博源夸赞道。
随后,在杨勃与一众将领的领路下,众人进入了城中。
小皇宫内,议事殿。
“杨兄弟,本督一年多时间未到归化城,不知如今归化城的发展情况如何了?”
刘博源端坐在上首,询问归化城的近况。
杨勃起身,抱拳答道:“回禀大人,目前在归化城内,有户五千二百多户,口两万一千四百多人。除此之外,另还有一万两千多名察哈尔鞑子奴隶,专司放牧之事。”
“在屯田方面,经过这一年多的开荒,已经开辟出了五万多亩的屯田。若非不是人口的限制,那将会开辟出更多的屯田。”
“那安北城呢?发展情况如何?”刘博源又问道。
安北城,就是原来的海德金营地。
“回禀大人,目前安北城有人口一万五千三百人左右,屯田三万六千七百多亩。”
“另外,安北城还新组建了一支一千人的城防队,用以保护安北城!”杨勃回道。
“嗯!”
刘博源点了点头,心中对于归化城与安北城的发展还是比较满意。
但是,他也清楚的知道,在这肥沃的前河套平原,若是没有充足的人口,其发展的速度也必然会受到限制。
因此,刘博源安抚道:“杨兄弟暂且放心,本督会尽快迁徙百姓们过来,以加快归化城与安北城的发展!”
“那太好了!若是有充足的人口,两城的发展一定会更加迅速的!”杨勃面色大喜。
人口,是限制前河套平原开发的最大原因。但在延绥镇,也是十分的缺乏人口资源。特别是经过整顿之后,延绥镇三路对于人口的需求,也是十分的大。
如今也只有想尽办法,尽可能的收容更多的流民百姓,以加快延绥镇与前河套平原的开发。
不过,依照刘博源的进一步计划,前河套平原将是他未来的粮食与畜牧基地,为整个延绥镇提供粮食与肉食品保障。
究其原因,还是前河套平原有着大片肥沃的土地,而延绥镇因土地资源的有限,并不能完全做到自给自足。
所以,刘博源将会把发展的重心,放在前河套平原。
甚至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刘博源就会把目光,放到西面的后河套平原。
因为在那里,同样是有着上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
而占据在那里的,也不过是一些实力弱小的部落。
当然了,这所谓的实力弱小,是相对于刘博源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