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天灾降临,不慌,我有洞天福地 > 第73章 武器和军队

第73章 武器和军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强不知道在哪里打开了一个开关,顿时山洞里面明亮起来,而不是像很多电影情节一样,灯光依次一颗一颗的亮起来的,那是为了追求影视效果而已。实际上只要打开开关,所有的灯都会同时亮起,电的传播是光速,肉眼根本无法分辨灯光点亮的次序。

    山洞的确非常巨大,估计是把整个山体都掏空了。据冯靖宇将军介绍,他所知道的,并有管理权限的武器库,一共有四个,可以装备满编的两个陆航团,四个装甲旅,武器装备和库存弹药可以支持中烈度的灭国战,当然是那种小国家了。

    按照一个陆航团满编6个飞行大队,一个大队装备12架武装直升机,光直升机就有72架存量了。而一个装甲旅需要重型装备,基本包含80辆主战坦克,120辆步战车,还有各种炮兵装备,榴弹炮、火箭炮、防空系统,以及侦察的车载雷达站、通讯车辆、运输车辆等等。

    由此可见,华夏民族一直韬光养晦,表面看起来人畜无害,爱好和平,但真正底蕴远远不像已公布的那样,一旦敌人信以为真,敢于侵犯华夏,必然会承受雷霆怒火般的还击。

    这个武器库以陆航装备为主,总共有三层,分为武器区、弹药区、油料区、维修区、备件区、生活区等。

    通过各种验证,冯靖宇带着王远才进入了核心区域,李强是没有权限进入核心区的,于是王远将他送进小世界陪伴他队友去了。

    王远作为特种兵,当然对国内外主要装备都是熟悉的,国内的装备除了最新的隐形战机、二炮等不熟悉外,其他的装备基本都能操作,因此,看到一排排排列整齐的武装直升机,两眼放光,开心的泪水差点从嘴角流下来。

    王远忙不迭的收了一架架直升机,然后又到弹药区收取了弹药,以及油料区的航空煤油,其他车辆和工具使用的汽柴油,维修区的维修工具,备件区的各种备件,还有仓库里面各种战备口粮,以及生活区的各种生活设施,包括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等等。

    冯靖宇和东方亮刚开始的时候,看到那么大,那么多的直升机就这样凭空消失,对于这种神仙手段还会觉得惊奇,到后来看多了,就见怪不怪了。

    足足花了将近6个小时,王远将武器库里面所有能搬走移动的物体都收进了储物戒指,目之所及,连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都不会遗漏。还是那句话,王远的储物戒指足够大,可以任性。

    再说,王远在小世界的时候,清理过储物戒指里面的库存,很多无用,或者暂时用不到的,且不会过期,或者老化的物资都放进了聚居区的仓库里,或者山顶建筑群的建筑里面,不怕风吹雨淋。

    而这些武器弹药是精贵的物资,未来不知道多少年才能生产,还是放在储物戒指里面比较放心。

    离天黑还有两个多小时,冯靖宇关好武器库里面的灯光,备用电源,最后锁好一层层的入户门。王远则取出一辆军用越野车,这个车辆操控性比履带全地形车更简单,改装后的舒适度也更高,当然,开车的是东方亮。

    王远忙活了6个多小时,而冯靖宇也一直跟着跑,只有最后收拾生活区的时候,才能休息一会儿。对于一个60多岁的老人,即使身体锻炼的再好,体能也跟不上年轻人了。

    所以,王远和冯靖宇两人坐在后排,随着汽车开动,颠簸,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越野车速度就是比履带车快,再加上东方亮作为警卫员,驾驶技术高超,这条路也跑了很多次,所以回到基地比上午去的时候,快了40多分钟,这还是顾及到不会影响后排两个人的休息。

    还好王远和冯靖宇两人在车上休息了一会儿,回到基地又开始忙碌,晚饭过后,又是开会。所谓国党的税多,共党的会多,但不开会有时候还真的不行。

    会议开始,各部门主管开始汇报各自的工作规划、工作进度,以及预计完成的时间,最后统计,预计基地里面全部搬完,最少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而小世界里面也需要人员提前进去做好准备工作,普通民众如果出现莫名其妙的消失,会引起人们的恐慌,最后商议,还是军队保留足够的安保人员,其他人先迁移进去。

    目前,基地里面现役军人有将近5万人,外面最多留一万人足够基地的轮流防卫了。其他人都迁移进小世界去,比如临时居住地的建立,野外伙食供应等,军人是最专业的。当然,也是由于军队的纪律性,保密性也可以得到保证。

    军队的主要驻地是民族大学、理工学院、以及医科大学等几个校区,大家讨论好军队的迁移顺序,以及值守安排,还有小世界里面的人员安排等等。会议开到了晚上10点多,才各自散去。

    昨天已经是一夜未归了,今天要是还不回家,领导家属估计会着急了。王远则进入了小世界的藏经阁。

    李德文等人看到王远凭空出现,也不奇怪了,这个团队现在总共有31人,人多了,工作进度自然就更快,已经有一排服务器的指示灯在闪烁,也就意味着有服务器已经在工作了。

    理工男的交流向来都是直接、简洁的,李德文向王远汇报了工作进度,而其他人照样埋头工作。目前来看,服务器工作产生的热量,并没有引起藏经阁内温度的变化,但这也是可能同时工作的服务器太少的缘故,如果同时工作的服务器一旦多了的话,量变有可能会导致质变的。

    对此,李德文的意见是先把所有的服务器都安装调试好,但没有必要同时开机,先不说散热问题,就是备用电源的功率也不支持这么多服务器。

    有需要的时候启动对应的服务器,查询和调取资源即可,不用的时候让机器处于关闭状态,虽然服务器群开启和关闭的程序非常繁琐。等以后电源问题解决了,有了稳定的电源,才能考虑服务器群的长时间开启。

    对于这些技术方面的问题,王远的确也是不懂,让李德文团队讨论,得出最优方案,然后按照方案执行即可。

    王远对李德文等勉励了几句,其实,根本不需要王远多说,他们已经处于非常亢奋的工作状态了。王远只好嘱咐他们注意休息,注意饮食,同时,还留下了大量的物资。

    王远又找到蒋兰等人,他们正忙的不可开交,焦头烂额,但有些的沟通和交流是必须的。王远告诉他们最近几天将会先有将近4万的军队迁移进来,这些军人有各自的任务,蒋兰等只需提供粮食和饮用水即可,其他的他们自行解决。

    见蒋兰他们很忙,王远也就不多打扰他们的工作,返回自己的别墅休息,未来需要使用精神力的地方太多了,200多万的人口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还有大量的粮食、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床被衣帽等等,都需要王远一一收取。

    王远在小世界里面帮忙,最起码他的物资搬运效率是所有人加起来都比不上的。现在小世界里面有将近3000人在伐木,为将来的建城准备木料。这么多人一字排开,绵延几公里,砍伐下来的木料堆积如山。王远化身为勤劳的搬运工,将木料用储物戒指搬运到预定建城的地址。

    还好原始森林足够大,而且适合建房的巨木比比皆是,建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城市耗材,对于广袤的原始森林来说,真的是沧海一粟。当然,现在砍伐了的林区,未来还是要补种上树木的。

    刚砍伐下来的树木是不可以直接建房使用的,需要等木料阴干后才能使用,所以,现在尽可能的多准备木料,毕竟需求量还有很大的缺口。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物料的需求,比如防腐的油漆,屋顶的琉璃瓦,灯光照明等等,也需要王远考虑准备材料。可能还有其他的物资,这个等设计团队做好方案后再说。

    当然,最重要的是解决可靠稳定的电力,光伏发电是无法稳定供应这么多人的生活生产用电的,最稳妥的还是搞一个水力发电厂。

    唉,这该死的末世。末世前,只要有钱,有网络,无论什么产品都可以买到,但现在即使是一根针线,都需要自己去搜寻。

    王远在小世界里面一通忙碌,计算着时间,返回现实世界刚好天微微亮。按照昨晚开会商议的结果,大家各自忙碌去了。王远和冯靖宇一起,赶往另外一个武器库。

    这个武器库和昨天刚收拾过的武器库差不多,也是在郊外的山区,只是更深入山区一点。东方亮开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目的地。

    照例冯靖宇带领着,王远顺利的进入了基地,这里的守卫也是一个连的兵力,顺利的将所有的士兵都迁移进了小世界后,王远开始收取里面的武器和物资了。

    这个武器库主要存放的重型装备可以满足两个满员装甲旅的需要,在灯光下泛着金属光泽的主战坦克,步战车,防空导弹发射车,移动雷达侦测站,以及各种火炮,火箭弹发射车等,还有无人机,遥控无人车等等,还有各种型号的炮弹,数量以百万计。同时,还有各种运输车辆,海量的燃油。

    据冯靖宇介绍,这四个武器库属于国家战略级储备,属于守卫西南边防的中坚力量之一。当然,现在末世了,提前足足准备了一年的华夏尚且过得如此艰难,那些东南亚小国将会更加民不聊生。

    东南亚国家很多都靠近海洋,还有一些本身就是岛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加海啸造成的灾难,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即使不会灭国,但幸存者估计也十不存一。所以,基本不用担心边防问题了。

    这还仅仅是王远从公共频道获取的信息,再加上自己的猜测得出的结果,估计冯靖宇获取的信息更多,也更加准确。这也是为什么冯靖宇放心的将国家级的战略武备库这么放心的交给王远。

    由于几个武器库的结构大致差不多,王远也算是轻车熟路了,收完这个武器库花费了一上午的时间。吃过中饭,三人就赶往附近的另外一个武器库。

    这个武器库主要储备的是单兵武器,包括步兵装备的各种刀具和工具、各种枪械,诸如手枪、步枪、冲锋枪、霰弹枪、狙击枪、班用机枪、爆破炸药、手榴弹、掷弹筒、火箭筒、单兵反坦克导弹、将设防空导弹、士兵系统等,甚至连传说中的单兵外骨骼系统都有。

    除了武器,还有各种护具,如头盔、防弹衣、战术背心和手套、丛林作战服、城市作战服、军鞋等。

    至于弹药,各种子弹储备数量都是以亿计的,据说华夏最大的武器储备库,里面的子弹数量就超过了500亿颗。

    还亏得王远末世前跑到漂亮国去购买枪械弹药,那购买的数量与这武器库的储备量来说,完全是九牛一毛。

    王远收取的乐此不疲,所过之处,地面就像被狗舔过一样干净。又是辛苦的一天,但收获及其丰盛。

    照例傍晚返回基地,在其他人吃晚饭休息的时候,王远溜进小世界睡了一觉,这一天虽然收获巨大,但精神力频繁使用,也是非常疲劳。

    王远一觉醒来,满血复活,去工地里面帮了一会忙,然后吃了晚饭,返回现实世界行政楼,接着开会。开会除了汇报工作进度外,主要讨论是军队转移如何完成才能不造成民众恐慌。这么多人一下子消失得无影踪,没有一个合适的解释,是无法隐瞒下去的。

    讨论到最后,最终得到一个不是方法的方法,凌晨的时候安排一些空的军车,最后一批军车可以坐一些士兵,开出基地,对外解释是安排外出执行任务,任务内容保密。

    至于这个秘密能保持多久,就另外两说了。而王远又闪身进入了小世界好好休息,他需要保持最好的状态,以便晚上大肆发挥。

    晚上9点多,王远返回现实世界,先将冯靖宇和东方亮收入了小世界,他需要提前进去安抚刚进去士兵。

    接着王远和尤晓明开始了乾坤大挪移的业务,先从附近的教学楼开始,教学楼比宿舍更方便,一个宿舍顶多只能住八个士兵,而一个教室摆放三排高低铁架子床,至少可以住三十个士兵,大的教室可以住七八十人。

    教学楼一般三到四层楼,王远从最顶楼开始往下,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开始转移,有些士兵躺在床上并没有睡着,尤晓明说声查夜,他们也就放松警惕了,王远则趁机将其收走。

    就这样40多分钟一栋教学楼,几栋教学楼很快就收拾干净,床被也一同被收进去。宿舍就要多费不少功夫,王远忙碌了一晚上,精神力用完了就在小世界里面嗑药打坐,恢复了就继续。一晚上忙活下来,刚刚把民族大学校区的士兵清扫干净,这才仅仅收了1万多人。

    如果按照这种速度来,光是迁移200多万人口,都需要200来天,效率实在是太低了,而普通幸存者居住除了部分住在体育馆、商场里面,其余的居住在四周居民楼里,这样更为分散,到时候效率更低。

    看样子,需要将大量的人员分片区,就以搬迁到山洞里面居住为由,集中起来。

    天刚亮的时候,主管外勤的蒋雄新安排了一排排军车出了基地,军车后面的布帘都遮挡的严严实实,而守卫的士兵昨天就接到了放行命令,没有多问就抬杆放行。

    军车中午返回了,开车的士兵都集中管理,禁止和外人交流。就这样连续三个晚上,王远将4万士兵迁入了小世界。

    期间,还安排了基地管理层的家属进入了小世界,毕竟家属都进去了,管理层也就能专心致志的做事,对于保密更上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