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南宋的宝藏官吏
从听政殿出来之后。
赵禥并没有回到寝宫。
他的确喜欢黄蓉。
但也不会真的因私废公。
来到文华殿,这里是赵家天子处理政务的地方。
与听政殿是一个路子。
但却独属于赵家天子。
就算是贾似道,在没有赵禥允许的情况下。
也不许进来。
这或许是赵禥在皇宫朝堂之中仅存的几个净土了吧?
摊开一份空白的圣旨。
赵禥在上面随手写了一些东西。
这些是给黄蓉册封用的。
毕竟现在的黄蓉对外是被赵禥宠幸的刺客。
如果要在皇宫之中光明正大的行走。
还是需要一个身份才行。
当然因为黄蓉的特殊身份。
赵禥并没有给她太尊贵的封号。
而是十分恶趣味的给她上了一个夫人的封号。
嗯,郭夫人。
在册封黄蓉的圣旨上盖章之后。
赵禥随后来到了百官名册前。
开始翻阅南宋有记录的官员。
由于这个世界与自己所熟悉的历史不同。
赵禥也不能确定在自己这个时代。
南宋可以称得上一声清官,干吏的人有多少。
要是日后清算的时候一个不小心给一起解决了。
那绝对是赵禥的损失。
结果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好家伙,原来朕的手底下还有这些个将领和文臣吗?
翻阅百官名册。
以赵禥对历史的熟悉。
很快的就找到了有能力代替贾似道的人。
以及可以帮助赵禥拱卫江山的人。
属于武官阵营的人有两人一个叫王坚、一个叫余介。
这两人都是抗击蒙元的名将。
特别是王坚,在原本的历史上。
他以钓鱼城之战强行给南宋又续上了几年寿命。
至于文官阵营。
厉害并且出名的文官都集中在北宋。
南宋四名臣在赵禥出生之前就都已经死了。
所以遍观文官阵营。
赵禥只找到了一个人。
可正是因为此人。
让赵禥更加坚定了废掉贾似道的打算。
那人不是别人。
姓文、名云孙,字宋瑞。
是现任军械监,兼任直学士院。
更是赵禥一朝的状元。
当然文云孙这个名字或许让人感到有些陌生。
但他的另一个名字却绝对是让人耳熟能详的。
文天祥!以一首正气歌,保留了大宋最后傲骨的文丞相。
虽然按照时间线来说。
此时的他还很年轻。
甚至比赵禥都要小一些。
但这又何妨。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甘罗都能十二岁拜相。
更何况文云孙如今已经二十一了。
合起百官名册。
赵禥深吸了一口气。
看来如今的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好一些。
蒙元还有三年南下。
自己的手中也不是没有可用之人。
而眼下只需要思考如何解决掉贾似道以及他的党羽。
并且还要保证朝堂不会因为这一波清理而乱。
前面的倒是好解决。
以锦衣卫的能力。
不出一个月就能够将贾似道及其党羽从出生到现在的所有经历弄清楚。
但后者却有些麻烦了。
清理朝堂需要足够的武力。
而现如今朝堂的大权几乎都在贾似道的手上。
赵禥能够驱使的也就只有从系统出来的三百锦衣卫。
以及一些连品级都没入的宫廷侍卫。
这样的武装力量想要将朝堂清理干净。
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帝王掌控国家。
一要有权。
二要有兵。
三要有钱。
四要名正言顺。
以上四点。
赵禥只占了最后的名正言顺。
皇帝诛杀谋逆大臣本就是无可厚非的。
可是钱在哪?兵在哪?
只有拥有了钱和兵。
才能自然的掌权。
靠在椅子上。
赵禥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
对于他一个现代人来说。
钱到是好搞。
他弄钱的方法有一大堆。
但这都是建立在他不受皇宫束缚的情况下。
身处于深宫大院之中。
就算有锦衣卫做自己的眼耳。
终究还是差了一点。
总不可能让黄蓉上吧?
她对付江湖人还好。
可要论朝堂政事。
她还是算了吧。
这个女诸葛可比三国之地的真诸葛差了不止一筹啊。
正思索着呢。
刘伴伴打扮的锦衣卫已经出现在赵禥的面前了。
“官家。”
锦衣卫褪下伪装半跪在赵禥的面前。
“贾似道怎么说?”
赵禥微微颔首。
让其平身后问道。
“他主要询问了官家最近的行程,以及两个刺客的问题,属下已经将其打发了。”
南宋的皇宫如同筛子一般。
只要达到自在地境就可以随意进出。
所以一两个刺客什么的。
真不算什么。
昨天贾似道派人跟踪黄蓉。
也仅仅是因为好奇。
至于派出去的人回没回来。
贾似道也没有在意。
毕竟比起赵禥只能在皇宫之中放肆。
他可是在半个江南逍遥的家伙。
“嗯,做的不错继续保持,另外,去五城兵马司那里把王坚和余介叫到宫里,还有让直学士院的文院士在一旁记录。”
不管是南宋还是北宋。
对于武官都是极为不屑的。
就算是武官保卫了国家。
功劳最后也都会被文官分走。
这是大宋的弊端。
所以就算赵禥光明正大的将王坚和余介叫到宫中来。
贾似道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
至于文云孙,直学士院简单来说就是两宋冗官问题的产物。
因为实在是没有职位给人了。
所以才会将一群翰林学士聚在一起。
起了一个直学士院。
这样的人别说赵禥叫到皇宫来了。
就算在宫里打杀了。
贾似道不仅不会上书质问赵禥。
反而还会帮赵禥把影响给消磨掉。
谁叫现在赵禥没有子嗣。
如果赵禥死了,他这个奸相还要搞一波十分麻烦的操作。
并且还要保证没有政敌异军突起。
强行拥戴南宋皇室旁系的王爷上位。
总之,在赵禥有孩子,并且成功成年之前。
贾似道都不会对赵禥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