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李二:我表弟过于给力 > 第383章 金库

第383章 金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唐的财务状况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国库,一个是金库。

    国库由民部掌管,控制着大唐的税收、开支等,对外公开。

    金库是由皇帝和吴正义管理的秘密部门。

    金库,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存储黄金等贵金属以及其他稀有矿石原料的库房。

    这个库房成立于琼崖的美洲探索船队归来之后。

    吴正义深知美洲到底蕴藏着多少金银铜矿。

    以大唐现在的市场和琼崖的冶炼工艺能力,根本无法消化巨量的金银。

    而吴正义又不可能放着那些贵金属矿藏不开发。

    为了不让海外大量的贵金属搅乱大唐和其他地区的经济格局,吴正义和李世民将来自海外的金银分为了两部分。

    一部分沉淀入国库,作为新币制推行的基础。

    另一部分则是被储存起来,不在市面上流通。

    而这部分不流通的贵金属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大唐贞观年间最巅峰时期的国库储备的两倍。

    海外探索船队每年都会将整船整船的成品金银带回大唐,这么多年积少成多,让大唐的贵金属储备不是一般的多。

    财务上,朝廷是紧张的,基本只能维持略有结余的状态,甚至为了调节经济,还需要向民间收拢资金来推动大型工程的落地。

    但这不代表大唐没钱了,只是皇帝和吴正义有意识的在调节大唐的发展而已。

    这就是李承乾敢置换所有土地的底气所在,也是吴正义说大唐有钱的原因。

    不过这些钱拿着有些烫手,没有适合的渠道,这些钱注入到经济体系中,只会变成一剂毒药。

    李承乾的想法是在土地和基建上做文章,放出部分金库的储备,刺激相关行业的发展。

    只是他的想法虽好,但是并不完善。

    李承乾放出来的财富太多,却没有后续的资金回笼来兜底。

    这就是吴正义看似清闲,实际忙的跟狗一样的原因。

    他必须想办法把部分放出去的财富沉淀到它们该去的地方。

    办法也不算难,只要适当引导这些财富转向转化周期更长的行业就行。

    随着大唐的生产力提升,用不了多久,这些财富就会被稀释,造不成太大的影响。

    什么样的行业投入大、收益慢却又相当稳定?

    当然是重工业和教育。

    这两个行业堪称吞金兽。

    吴正义是得到了秦朗那边的支持才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在琼崖完成了基础工业的架构和教育的普及,否则再给他三十年,琼崖也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程度。

    放大到整个大唐身上,投入会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

    其实要沉淀财富,还有两个立竿见影的行业。

    那就是房地产和科研。

    但是吴正义很清楚过分依赖房地产作为财富蓄水池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从一开始,他和朝廷就在有意控制大唐各地的房价。

    老话说,长安大,居之不易。

    反映的就是盛唐时期长安超高的生活成本。

    这一点和后世的超级城市很像,资源越是集中,能留在城市的人就越少,会陷入很长时间的恶性循环。

    在吴正义的干涉下,长安只是作为大唐的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经济职能被严重削弱。

    在长安周边有泾阳、蓝田、武功等地的工业区存在,大量的人口被分散到关中各地,长安的人口在三十多年的时间不增反降,天元十年的时候,长安城的人口已经不足五十万。

    没人,房价自然上不去。

    五十万人口的城市放在这个时代依然是巨无霸,但是和曾经的百万长安人口相比,已经是少的不能再少了。

    洛阳、幽州、芙蓉城、长沙、杭州、广州、琼州、崖州等大城市的情况也差不多,有近半的人口都集中在这些城市方圆百里之内,极大的控制了这些城市的巨型化,导致这些地方的房价上涨速度远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

    再经过置换迁移计划,可以预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唐都不会出现房地产泡沫。

    至于说科研上的投入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财富沉淀池,有时候投入千万都不一定能拿出什么有用的成果来。

    但是吴正义担心技术的大量流失和更加激烈的社会冲突,有意控制着琼崖的技术扩散,科研所许多成果都停留在纸面上,并未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

    哪怕是知道这样的控制不是长久之计,他也咬牙忍着。

    至少要等朝廷完成他想要的改革才会开放技术领域的投资渠道。

    房产和科研都不是好的选择,那就只能死磕工业和教育。

    吴正义和李承乾商量,准备在内陆复制一套除核心技术外的初级工业体系。

    他们让智库算了一笔账,要把这套初级工业体系建立起来,花费至少是金库放出财富量的两倍以上。

    教育方面,朝廷将以税收的方式向商业征税,来推动基础教育的进一步普及。

    皇帝喊出的口号是未来十年,大唐要做到人人有书读。

    天元十一年,大唐有适龄的读书人群接近七百万,让这七百万人进入学校,会是一项花费巨大的工程。

    核算一下,未来十年的教育投入至少可以重修一遍西域铁路了。

    让这两大行业当财富蓄水池,说着简单,真要执行起来可就是困难重重了。

    朝廷一家显然没有这样的能力,需要有人帮忙推动。

    那就只好劳动琼崖侯府,确切的说是要劳动吴正义和吴闵来当掌舵人了。

    于是吴正义和吴闵就忙起来了。

    吴闵对于工业上的事情了解的不算多,她更熟悉教育体系。

    吴正义作为一个在琼崖建立过一套基础工业体系的资深工业党,工业上的事情自然是交到了他的手里。

    搞工业,那可是比带兵打仗更费脑子的事情。

    吴正义的优势在于秦朗这个老兄弟可以给他一些帮助。

    就比如工业布局需要的详细资料。

    吴正义原本想的挺好,把秦朗给自己的资料整理一下,交给下面的人去执行就好。

    可现实是,他手底下没有这样的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