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虚与委蛇
每当周瑜倚在袁术赏赐的小院二楼向远方眺望时,总能看见几处黄叶纷飞。
一番入骨森凉的秋雨过后,天地之间更添半分萧索。
寿春府上已燃起暖炉,烹起暖汤,将那扰人的凉意彻底驱逐。
然而自周瑜到访寿春以来,一连过了数天皆是无所事事
每日不是和门客相邀饮酒,便是与袁术聚宴,几番下来周瑜顿感俗不可耐,又不好拒绝,便借口称病推脱。
袁术听闻周瑜称病后大手一挥,安排了数名侍卫,名义上侍候周瑜起居,实则是将周瑜软禁在府上,就连送信出去都是件难事。
赋闲在院中的日子极其无趣,周瑜便向小侍要来笔墨纸砚。
研墨后,铺开如雪宣纸,周瑜提笔矗在案前,点下第一个字
先随心练字,再默下幼时所忆过的文学典著,一言一句皆是手到擒来。
落笔时的胸有成竹,成书后的一气呵成
他的神情始终温润如玉。
一时看得我呆住了。
他生来就是这样的天才,不仅有令人艳羡的容貌,还有常人所不及的头脑。
正因如此,他才能在这群雄并起的乱世之中展露他独一无二锋芒,给史书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引的后世无数人将之视作明月。
同样看呆的还有身后不知何时偷摸着进来的袁术。
袁术伴身奢美锦袍,不知何时站在周瑜身侧,愣愣地看着周瑜全神贯注的挥毫。
随着最后一笔勾勒停顿,周瑜长长呼出一口浊气,却被身后袁术的突然出声吓了个激灵:“公瑾,身体可有好些?”
“多谢世伯关心,已无大碍。”
周瑜回神,起身向袁术施礼,笑道。
袁术走近,扫了一眼周瑜的笔帖,大笑道:“不错不错,公瑾这字甚是好看,不知经学法令可有熟读?”
周瑜谦虚的点点头,拱手道:“先父遗训,瑜莫不敢忘,时有温习。”
袁术闻言,拍了拍周瑜的肩膀,又道:不错,真是青年才俊,又有才,长得又俊。
既然如此,那明日我便差人来领你上任,今日先陪我走走?”
周瑜欣然起身,跟在袁术后面出门。
一路走到花园,二人迎面走来一人,身高约七尺,一双细眼中闪着精明的光,上前施礼,称袁术为主公。
袁术侧身半步,将周瑜拉至身前笑道:
“这是杨弘,我麾下长史。”
“这是周瑜,周异的儿。”
周瑜乖巧行礼,杨弘也略一点头。
三人又并行了一会,忽遇小兵手捧军报,慢跑着递于杨弘。
杨弘接过军报,迟疑着开口
“主公,有探子来报前方军情…不知周公子能否回避一二?”
周瑜闻言,打算先行告退,又被袁术拦下。
袁术沉吟半刻,对杨弘道:“不用了,周瑜也算自己人,有事但说无妨。”
杨弘还是有些迟疑,一抖军报,道:“洛阳局势多变,郿侯西逃长安,战局瞬息万变,而那孙文台拒行军令!固守洛阳之中!”
本在脑中暗自分析着天下局势的周瑜听到孙坚名字陡然一愣,甚至连袁术抛来都问题都愣了半分
“公瑾,洛阳局势你怎么看?”
周瑜先代入孙家的处境,又试探着回答道
“以小侄愚见,洛阳之前虽贵为王都之地,但随着郿侯携天子西逃后早已失去其位。
不如转而考虑南阳,南阳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旦拿下,前可拦下数路诸侯,后可固守其余虎视眈眈之徒。
不如先令孙将军先取阳人县,再分兵扼守函谷关。”
“公瑾此言,说的倒确是我心中所想。”
袁术笑了笑,接着道:“可惜,孙文台那人从来不服我这个主公的指挥。”
这句话令周瑜想起那个有着同样脾性的总角之交,不由得无奈一笑,再打探袁术心腹杨弘的看法,问道:“杨大人有何高见?”
见周瑜将问题向自己身上引,杨弘神情稍稍显出一丝阴翳,似乎很厌恶周瑜,却并没有直接表现,而是开口道:“如今那孙文台数次拒令行事,又拥兵在洛阳,恐有叛乱之心,如今之计……”
杨弘后半段的话显然不想让周瑜听到,仅俯到袁术耳边
而周瑜也识趣的后退半步,以背后对向二人。
然而,周瑜悄悄点了一下胸前古锁。
我心领神会,飞身近前,临近了一句话听的我魂体生寒:
“如今,不如先将孙策假借同度上元之名接来,再接孙文台家眷至寿春,用其家人胁迫他交出兵权,再…斩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