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谁先谁后的战略问题
第442章:谁先谁后的战略问题
二世而亡的朝代在华夏历史有两个,一是一天下的秦,二是启科举的隋。
两个朝代都非常的具有代表性,秦朝首先实现天下一统,将原先破碎的华夏版图糅合成为一块。
修筑万里长城,奠定封建王朝的基本制度,使封建王朝在其后的汉朝达到了第一个顶峰。
隋朝修建大运河,开创影响千年的科举制度,使得封建王朝同样在其后的唐代来到了第二个高光时刻。
秦、隋二朝都干了一些其它朝代不敢干的大事,也因为干事干得太过头了,最终失去了江山。
不过封建王朝发展到隋唐以后,制度已经非常的完善了。
也就注定不可能因为制度改革不适应出现大阵痛,乃至颠覆一个封建王朝。
自唐以后的封建历史也证明只要建立了大一统封建制度,基本就有三百年的国运可享。
所以,不用太担心朱子明以后建立的国家会二世而亡。
只是朱升毕竟不是神仙,不会知道原先历史会出现一位永乐大帝,也是唯一一位在中央集权时代,以一隅之地推翻全局的君王,非常的了不起!
……
废话有点多了,再说三人商议出兵攻打张士诚一事,朱升投了赞成票,还剩下刘伯温没有发话。
刘伯温一如既往的谨慎,面对朱子明殷切的目光亦是不急不缓的慢慢思考,等思考清楚了方才阐述自己的观点。
打张士诚肯定没有问题,张士诚这样的反骨仔也该打,而且留着张士诚在浙西始终是个祸害,早打早安心!
但刘伯温始终觉得此事可能没那么简单,周边许多势力已然对强大的吴国公府感到了威胁。
例如淮东以北的朱元璋,湖广、江西一带的倪汉政权,另外还有北方的刘福通、关铎两人,福建方向的陈友定等元廷残余势力都将是吴军的敌人。
对方可能趁着吴军对张士诚动手无暇它顾的时候,出兵偷袭吴军占据的一些战略要地。
这其中最令刘伯温感到担忧的莫过于西面的倪汉政权。
倪文俊现在已结束了在四川方面的战事,且成功拿下了江汉平原的重镇襄阳城,堵住了北方元军进攻的缺口,获得了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
而倪文俊此人连篡位都干得出来,你又能指望他有多讲道义不成?
所以,只要朱子明敢动,倪文俊十有也会跟着动。
大军挥师东进,进攻吴军的安庆、饶州和池州等重镇,甚至派一只军队突入金陵腹心之地,保管叫吴军和朱子明难受到极点。
考虑到种种因素,刘伯温给朱子明的建议是先对付长江游的倪汉政权,至于蜗居在浙西区区之地的张士诚,其人败亡已成定局,早打晚打的区别也没那么大。
如果实在是不放心,吴军可以把镇江和常州两路夺过来,构成一个严密的包围圈,彻底将张士诚围困死在平江路。
听了刘伯温关于局势的阐述,朱子明亦不免陷入了沉思之中。
历史的朱元璋采取的恰好便是先陈后张的战略。
即先对付处在长江游的陈友谅政权,再来对付处在下游的张士诚政权,最终再顺利北伐建立大明帝国。
虽然朱子明现在的形势和原本朱元璋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不同,但大体还是有那么一点相似的。
张士诚在平江似乎是破罐子破摔,已经有点不问世事一心享乐的味道了。
这样的张士诚和历史志小的张士诚有啥区别,只不过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的而已。
自淮东失去过后,张士诚就属于被朱子明打废的状态,早已没了往昔的那股子心气,丢了积极进取的心思。
不仅张士诚没了多少进取之心,军队中不少将领也在进入平江路的花花世界后迅速的完成了腐化和堕落,彻底陷在浙西的花花世界里无法自拔。
导致张士诚军队现在压根就没多少战斗力,大多数人都是些守城做样子的样子兵。
等到朱子明兵临城下之日,恐怕就是张氏政权灭亡之时。
分析了这么多,刘伯温作为一名谋士把该想的都想到了,也把该告诉朱子明的都告诉给他了,剩下具体怎么做就全看朱子明自个的意思了。
朱子明在经过一番思索后,适当的对自己灭张计划做出了调整。
假如倪汉政权对他灭张之事视若无睹,那么他便先把张士诚收拾了,然后再一门心思对付倪汉政权。
但若是倪汉政权趁他灭张期间出兵偷袭他,那……那也好办了,立马调转枪头一门心思对付倪汉政权即可。
两个选择,两手准备以吴军目前的实力是能够应对得过来的,再多的话朱子明也有点分身乏术了。
希望不会有更多的人对他出手吧,这样他也能够稍稍轻松一点。
只是现实往往都会出乎意料,而最终会是一个什么结果,也只有等到了那一天才知道。
吴军集结动作的消息是瞒不过有心之人刻意打听的,朱子明对出兵攻打张士诚一事也没刻意隐瞒,还特意发下檄文斥责张士诚投降元廷的举动,为的也就是四个字——师出有名!
至正十六年,三月初,吴军自金陵发兵二十万,分水陆两路齐头并进,一同向张士诚麾下大将吕珍驻守的镇江路攻去。
另一边,湖州和杭州路方向,冯国用为了配合朱子明,也出动了六万人马对平江路展开进攻。
两路大军势如破竹,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大军推到了平江城下。
可惜一直都很顺利的两路大军却在平江城下吃了苦头。
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张士诚忽然爆发了一波,依靠着坚城平江硬生生守住了朱子明大军不下六十多次的进攻。
其表现出来的强大韧性也着实惊讶到了朱子明,也不得不首次正眼看张士诚一回。
最终在四月中旬的时候,因为收到倪汉政权已出兵攻打安庆路,以及淮东北方的朱元璋蠢蠢欲动的不好消息,朱子明只能无奈的选择从平江路撤回,暂时放过张士诚一马。
此番虽未能彻底消灭张士诚,但吴军已在常州、江阴、湖州、嘉兴四个地方布置重兵,一举封堵死了平江路。
张士诚已成瓮中之鳖,再也翻不起一丝风浪,灭亡也只是早迟而已。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