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均田令
第368章:均田令
时间就在这样紧张且忙碌的日子中一天天度过。
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都恢复了旺盛的生机,开始蓬勃发展,而在吴国公府治下,更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首先是保甲乡三级基层行政制度的搭建,整个新纳之地为两个完整的府,安庆府和庐州府,以及扬州府最西端的滁州和全椒两地,县级机构共计二十个!
二十个县级辖区内,有人口共计一百六十余万,当然按照元廷官方统计数据肯定没有这么多,甚至连一半都没有,只有少得可怜的六七十万人。
但在两个府内只生活六七十万人明显有点扯淡,安丰路当初没清查人口时更加夸张,整个路按照元廷给出的数据只有不到十万人。
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人口数量蹭蹭往涨,到现在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口后,安丰路的人口已逼近百万。
所以,说实话,元廷的统计数据真的信不得,一切还得靠自己,靠自己才能拿到最为真实的基层人口数据。
当然,也不能全怪元廷统计数据与真实数据差距太大,主要还是看各自的统计方法。
比如,只统计青壮劳力,老人小孩不做统计,十六岁以下及五十岁以的人口不做统计,占据人口一半还多的女性不做统计……
这样一个路、一个府最后只统计出来十几二十万人也是能理解。
人类社会的人口数量分布一般是呈现橄榄球形态的,即中间多、两头少!
不健康的社会形态或者老龄化社会不做讨论。
这样中间的人口差不多占社会的六到七成,这是男性、女性一起算的,如果只算男性,最多只有三成五左右!
而古代尤其是乱世,男性数量往往会锐减,所以整个社会中青壮男性能有三成就算不错了。
如果官方只统计青壮男性,得到的数据必然大量失真,同时古代豪绅地主又有隐匿人口的习惯,普通老百姓也害怕缴纳丁口钱从而隐匿自家儿子。
总之,隐匿人口的现象在清朝雍正施行摊丁入亩政策前那都是正常操作。
毕竟不隐匿人口豪绅地主吃啥,而普通老百姓一生一大窝,如果不隐匿自家人口,仅仅丁口钱一项只怕就能叫一大家子倾家荡产。
官方人口统计不准是一项政策性的问题,朱子明改变了政策,统计时无论男女老少皆记录在案。
其后施行摊丁入亩的政策,使得老百姓隐匿丁口的动机消失,最后再顺利的施行均田令,人口自然而然就增加了。
两个府外加滁州、全椒两个县,统计出一百六十余万人口真心不多,如果算到青壮劳动力身,不就五六十万的样子嘛?
说句客观一点的话,真别觉得古代统治者很蠢,相反他们非常的聪明。
我耗费人力物力、时间心血统计一大堆无用人口数据出来做甚?
看着隔应自己吗?
干脆就一切从简,只统计对官府有用的人口,没用的你爱怎样就怎样。
这样你也省心我也省力,你好我好大家好,何乐而不为呢?
只不过朱子明毕竟来自后世,观念怎么可能跟封建统治者一样嘛?
在他看来,人口自然是辖地内所有人口总和,那管什么男女老少以及其它杂七杂八的分类。
对下面的官员的要求也是尽管把人口统计出来,因为唯有掌握了准确的人口数量,朱子明才好决定均田令怎么施行,不然盲人摸象,终归不能窥得全貌也。
早期的开荒令无疑是有瑕疵的,只顾着让大家开荒种地,增加粮食产量,并未对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豪绅加以限制。
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傻子都知道会出问题。
豪绅地主占据大量社会资源,在开荒行动中占尽先机,长此以往,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最后终将被吞噬。
虽然土地数量确实多了,摊丁入亩政策下,也亏不到吴国公府。
可问题在于这样一直持续下去,就相当于变相的土地兼并。
而土地兼并会导致什么后果,不说也相信大家都知道吧。
历朝历代之所以会垮塌不正是因为土地兼并太过严重,导致大量老百姓失去土地,最终沦为灾民、流民,变成社会的不稳定成分。
当这样的不稳定成分积累到一定程度过后,战乱和起义也就爆发了。
在一波接着一波的起义浪潮猛烈冲击之下,腐朽没落的封建王朝也只有接受毁灭的份。
而明知开荒令有问题,相当于变着法的在帮助地主豪绅完成土地兼并,朱子明又怎么可能不加以限制。
毕竟他可不想自己建立的王朝成为短命王朝,那样说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
所以,开荒令得到了改良,变成了如今的均田令。
均田令规定,十六岁及以成年男子可获得荒地二十亩,十五岁及以成年女子则可获得荒地十五亩。
荒地开垦出来后就是你的,并且三年内开垦出来的荒地不收赋税。
然后是未成年男子和女子,十三岁以下无力自食其力者,吴国公府会发放五亩荒地,记在父母名下!
十三岁以有一定自主能力的未成年人,吴国公府会分别发放十五亩和十亩的荒地耕种,三年内不收取任何赋税。
且成年过后,可至各乡备案,领取差额的荒地,以此来保障大多数老百姓的利益。
按照朱子明的预计,安丰府、信阳府、庐州府、安庆府四府内,共计三百多万人口将分出去近三千万亩的荒地!
三千万亩的荒地大概差不都两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了如今吴国公府治地四分之一的土地。
这是吴国公府分给老百姓的利益,实实在在的利益往往比什么承诺都更加有说服力。
通过这么一次均田行动,辖地内的老百姓对吴国公府的认同度直线攀升,有的老百姓甚至在家里给朱子明立牌位建生祠,日夜香火不断的供奉。
各地老百姓口中,有的全是对吴国公府和朱子明的溢美之词,三百万人的民心自此全被朱子明掌握在了手中。
没办法,华夏数千年的农耕文明造就了老百姓对土地有着铭刻进入骨子里的热情,统治者只要肯给他们分发土地,他们便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