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孙元和黄伟民
刘厂长的死并未在工厂引起波澜,因为大家都忙着怎么活下去,所以很快就淡忘了。
只有孙元和黄伟民两人记得刘厂长,因为刘厂长对他们有恩,即使明知此去危险,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跟随。
从当日送回刘厂长时,张凡就留意孙元和黄伟民二人,就冲着拼死把刘厂长尸体带回来这一点,这两人就可以结交。
当下真正忠义的人太少了,少到张凡不敢相信人性。
二人连续几天都神情低落,也不怎么和其他人打交道,他俩看不起这些忘恩负义的人。
卫洋兴奋的跑进车间说道:“我找到地下仓库了”。
张凡来到地下仓库,仓库是全封闭的,打开仓库门,大半个仓库堆积着肉罐头和肉食品。
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物资,张凡不由感叹道:“刘厂长真是送我一份厚礼啊”。
有了这些物资,张凡也可以安心的实施自己的计划了。
加上车间的安全性,完全可以长久留在这里,不用再冒险东奔西走,疲于活命。
关上仓库大门后,回到车间张凡说道:“接下来我们就安心留在这里,把自己实力提升上来,未来生存空间只会越来越小”。
丧尸爆发到现在已经两个三个月过去了,最多再过半年,那时候生存竞争会更激烈,在这之前必须未雨绸缪早做准备才行。
张凡准备招揽孙元和黄伟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是可以相信的人。
次日
让卫洋去请孙元和黄伟民来车间,张凡打算直接招揽。
黄伟民和孙元来到车间后,听到招揽自己,两人并没有直接回复,而是说需要考虑。
也不急于一时,这般回应也是意料之中,毕竟之前并无交集,即使自己信任他们,但对方不一定就信任自己,这需要一个过程。
卫洋倒是有些气愤道:“这两人不识抬举,没必要非要招揽”。
张凡笑道:“这两人是值得信任的人,你以后自会知道”。
从招揽的那天开始,又过了三天。
孙元和黄伟民终于再次来到张凡车间,孙元说道:“我们想明白了,厂长的死其实并不怪你,换做正常人都不会轻易涉险,你们有选择的权力,我们愿意加入”。
张凡很开心他们加入,虽然结果早在意料之中,但真的看到二人心甘情愿的加入,仍控制不住自己的喜欢。
张凡郑重的说道:“加入就是兄弟,客套话我也不想说,我只说一句,我们一起努力活下去”。
随后二人把自己的物品搬到车间,而张凡每人给他们发一把手枪和50发子弹。
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选择信任,那就不要去质疑。
二人接过手枪后也很感动,没想到刚加入就被信任,这让二人更加确信选择加入是正确的。
张凡也从两人口中知道刘厂长和他们之间的事。
孙元有一年父亲生病住院,很严重需要手术,但高昂的费用让孙元束手无策,想尽一切办法仍筹不到钱,最终刘厂长帮了他,这个恩情他准备用一生去还。
而黄伟民更是让人想不到,他竟然早年因为伤人坐过牢,原因是老婆被欺负,可出来后父母也去世了,可笑的是老婆也跟人跑了。
没办法只能重新开始,但坐过牢找不到工作,没人愿意用有污点的人,最终还是刘厂长收留了他,并且信任他让他做了车间主任,刘厂长对他有再造之恩。
车间众人听完后也不免唏嘘暗叹,没想到刘厂长还是及时雨般的人,而孙元和黄伟民更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关键时刻愿意和刘厂长赴死。
孙元和黄伟民很快就融入进来,每天跟着大家训练,起初两天看到卫洋和张凡的身手不免目瞪口呆,可时间长了也习以为常。
在卫洋的训练下,四人进步很快,各方面提升显著,期间卫洋带着四人出去几趟后,他们更加自信了。
这天正准备训练时,王婉婷说道:“要不今天别训练了,带我们出去实战去”。
卫洋说道:“训练目的不是让你没事出去杀丧尸,是让你遇到丧尸保命,你不作死难受是吧”。
王婉婷被骂,气的面红耳赤,但又不敢反驳,怕卫洋公报私仇给自己加量训练,随后还是选择忍住,以后寻找机会报复。
车间又重新恢复训练的状态,张凡也从每天一千刺枪加到每天两千次,但木桩命中率从一千五百之后就降到百分之五十。
原来的车间因为没了厂长,现在已经变得拉帮结伙,各自为战。
其中吴铁柱身边聚集的人最多,名义上是他接替刘厂长,但是很多人不服气。
又过了几天,因为物资分配原因,这个矛盾终于演变成火拼,最后因为吴铁柱人多,反抗的人很快被驱逐出去,目前为止车间只剩下十二个人。
吴铁柱现在很想有新的人加入自己,因为他怕隔壁张凡手里的枪。
更怕张凡会吞并他,所以他准备扩大自己的势力,然后先下手为强。
其实他真是想多了,对于他这颗烂白菜,张凡真看不上。
人多不代表就强,也不代表就是好事,六个人生存比六十个容易的多,先不说人心复杂,单单是每天消耗的物资能压垮他。
因为,没有物资就会背叛,人都是现实的,有肉就是娘,没了就骂娘。
这天张凡带着团队出去寻找药品,m城第一医院内,丧尸正在围攻。
经过高强度训练后的众人,早已不是昔日阿蒙,丧尸虽然有二三十只,但应对起来并不吃力。
当张凡一枪刺穿最后一只丧尸后,便向着急诊走去,药品就在一楼取药处,很快便找到。
王婉婷负责选药,其他人警戒四周。
王婉婷说道:“凡哥,这些要都带走吗”。
张凡回道:“只带日常用的,还有抗生素多拿些,其他不用管”。
药品在未来很重要,所以张凡以备不时之需,虽然现在团队没人需要,不代表一直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