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狩猎笔记 > 番外——【狩猎笔记】赤狐

番外——【狩猎笔记】赤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狐狸,所有人都知道,但了解的并不多。

    普通人对狐狸的认知多半停留在形象、狡猾、臭或者狐仙一类的方面。

    归根结底,狐狸比较少见。哪怕是动物园也并不常见。

    过去几十年,狐狸还是挺多的,后来因为偷猎和生存地缩减而逐年减少。直到现在已经是难得一见。

    不过所谓难得一见更多的是在华东华南地区,华北西北东北还是相对多一些的。

    我们口语中的狐狸,多指赤狐。

    赤狐也叫草狐、火狐等,它们的毛色比较多变,并非全是红色,也可能是黄色、灰色或者褐色。

    不过不论毛色如何变化,身上的主要辨别特征不会变,那就是耳朵、肚皮和尾巴。

    红色也好灰色也罢,赤狐的耳背必然是黑色的,肚皮必然是白色的,尾巴尖也必然有一撮白毛。

    如果在野外遇见毛色比较特殊的,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这是一只瘦小的狗。

    狐狸与狗很像,但也比较好区分。比较典型的特征就是大尖耳朵、尖嘴巴、蓬松的尾巴。

    狐狸稀少的一大原因就是因为它们的皮毛值钱。狐裘、皮草等多用狐皮,前些年市场供不应求,哪怕到了近年一些高端市场仍旧持续热销。

    言归正传。捕猎狐狸,当下环境很难说刻意针对性的捕捉,只能是偶然遇见。

    在野外遇见狐狸踪迹,很容易被人所忽视。

    干燥后发白的狐狸粪便。

    无论是踪迹还是粪便,都与狗过于相似,而且不少狐狸喜欢在村庄附近游荡,这更容易让人觉得是狗留下的痕迹。实则不然。

    单从脚印来说,狐狸的脚印比狗要小很多,差不多跟四个月大左右的土狗脚印类似,粪便也要稍小一些。

    脚印方面,狐狸的指甲比狗要细长,不注意很难发现。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通过粪便是能察觉出不同的。

    狐狸的粪便中会出现大量未完全消化的动物毛发和一些浆果种子。

    这是食性上的区别,狗是肉食性动物,虽然经过人类驯化也会吃一些素食,但本质上还是趋向于吃肉吃骨头的。

    而狐狸是彻底的杂食性动物,不考虑人类生活垃圾的话。它们的食物构成一般是啮齿类占60左右,虫子占20,浆果类占15,鸟类占5。

    啮齿类主要是各种老鼠、松鼠、兔子,虫子包括毛虫、蠕虫、蚯蚓还有甲壳虫,浆果就是类似于草莓、葡萄、榛子这样的,鸟类就不一而足了,主要看它碰运气抓到什么鸟。

    狐狸是会爬树的,但是没有豹猫和果子狸那么擅长,相对于狗来说已经强出太多。

    话说回头,确定是狐狸留下的粪便之后就容易一些了。

    捕捉狐狸最好的办法肯定是用枪,但是在现实情况下枪并没有那么容易碰到,所以结合实际情况来说,捕兽夹是不二选择。

    但是狐狸是捕食者,区别于之前提到过的那些食物链底端的动物,狐狸是四处游荡的,并没有固定的行动路线,所以使用捕兽夹时与之前针对野兔和麂子时的方式方法略有区别。

    首先确定狐狸出没的大致范围,这一点至关重要,在发现狐狸踪迹的位置仔细观察,判断它去往的方向,前方是否有狐狸栖息的位置,比如丘陵、树林、石山、山包等等。

    只要有适合狐狸久留的地形,短时间内狐狸不会离开,换言之那里就是理想的下捕兽夹地点。

    下夹时,需要寻找一个略微闭塞的角落,最好是三面死角一面通路的地方,实在没有这种地方也可以人为布置一下,狐狸轻易不会穿过障碍物,这是它们的习性。

    在预定位置放上诱饵,臭肉、动物内脏、活鸡、活老鼠都可以,但是整体上来说,诱饵有两个方面的区别。

    一者为气味诱饵,二者为声音诱饵。

    气味诱饵容易理解,就是通过气味吸引狐狸过来觅食,在通路的那一面路径上设置捕兽夹即可。

    臭肉就是很好的气味诱饵,狐狸有食腐习性,相比于新鲜肉来说,臭肉的味道更大,吸引力更强。

    声音诱饵之前在文中也有提到过,主要通过活着的诱饵发出,比如活鸡。但是鸡到了夜里就会趴着不出声,所以需要人为的弄伤它,使它发出惨叫。

    不要低估了一只鸡在荒野里惨叫声的吸引力,声音可以传出几十上百米甚至更远,这对于捕食动物来说是致命的吸引力。

    无论是用气味诱饵还是用活物声音诱饵,单单做这些效果还不够保险,主要原因是狐狸这玩意警惕性太高。

    它们在自然环境下捕食,发现了猎物也会驻足不前,东张西望仔细观察周围环境,这也是‘狐疑’一词的由来。

    正是因为这个习性,所以需要做出针对性的布置,那就是用气味来打消它的疑虑。

    假如是用气味诱饵,可以多做一些,比较经典的气味诱饵配方:鸡内脏、臭鸡蛋、臭肉。混合装袋闷三天。

    一半用作捕兽夹处的诱饵,剩下的一半就可以从五六十米外一点点抛洒,形成一条气味线索。

    气味线索可以很好的消除绝大多数肉食动物的警惕性。试想一下,换做我们人类,在野外突然见到了一个赤条条的美女,你第一反应是啥?

    我是觉得这很奇怪,她为什么莫名其妙出现在这里?甚至会怀疑这是不是个陷阱?又或者其他的疑虑。

    但如果是在野外的路上突然见到了一只高跟鞋,然后走出不远又见到了一条裙子,越走发现的东西越多,你会做何感想?

    动物一样如此,狐狸通过气味线索发现目标,一路追寻着线索而来,就不会显得那么突兀,它们会更加大胆。同时因为沿路抛洒的那些臭肉,使气味散发范围大大提高,整体引诱效果更上一层台阶。

    这个法子不仅仅是用来捕捉狐狸,大多数肉食动物都能用到这个法子,之所以称作经典,就是因为百试不爽有口皆碑。

    除开下夹子的方式,偶然也有机会遇见狐狸洞。

    狐狸洞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它们本身并不擅长打洞,更多的是抢占其他动物的洞穴来加以修整。

    图片中的洞穴不太靠谱,理解个大概就可。狐狸洞,暂且称作狐狸洞,洞口直径一般只有筷子那么长,有些可能会略宽一些,但绝不会太大。

    狐狸洞基本上都在向阳的土坡上,并且只有十二月到五月这段时间可能会有狐狸在洞里,因为这是它们的繁殖季节。

    其他时间狐狸并不住洞里,可能是某个岩石缝隙,某个犄角旮旯随便对付一天。

    之所以说是对付一天,因为它们白天休息,晨昏活动,有些远离人类干扰的地方白天也会出来活动,这个主要取决于位置,距离人类活动范围十公里内的,基本都是晨昏活动,深夜一般也会找地方休息。

    最后来提一嘴题外话,狐狸的眼睛构造比较特殊,这是我在科普书上看来的,它们的眼睛没有一种特殊的晶体构造,在夜晚的时候能够把极为微弱的光线聚于一点,这样更能够在黑夜里看清周遭环境。

    也正是因为这个晶体,使得它们的眼睛在黑夜里看上去会闪烁着微弱的亮光。

    而且向阳、土坡的环境与我们老百姓土葬风水契合,所以坟堆里比较容易见狐狸,加之晚上它们的眼睛会发光、进出墓穴带出磷,种种因素之下就流传下来很多有关于狐狸的鬼怪传说。

    反正我是不信这些的,凌晨逛坟堆家常便饭,好货不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