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全部遇害
酒足饭饱后,常娄二人回酒店休息。
程思安返回市局的路上怨念深重:
“案子还一点头绪都没有呢,他俩倒好……”
程思静制止:“人家是警司,少背后说上级坏话。”
“警司怎么了?警司也不能迟到早退!”
昨晚熬夜打游戏,今天依然被迫顶着两个黑眼圈、脚步虚浮来打卡上班,甚至连私人午休时间都被充公来陪酒的程思安心理极度失衡。
程思静没心思再搭理他,忧心忡忡地跟上走在前头的刘承光。
“刘队,那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问题吗?”
正闷着头沉思的刘队反应了几秒,摇头:
“证件我看过,没有任何问题。”
但这恰恰就是最可疑之处。
这社会向来是僧多肉少,公粮不养闲人,没点真本事,怎么可能年纪轻轻就在多少才俊挤破头皮排不上号的省厅任职?
差是肥差,可油水也不是那么好捞的,常娄二人绝不是表面上那种四六不着的酒囊饭袋。
他们故意行事荒唐,糊弄了事,一定是受了谁的授意。
李文昌……
“师父,这案子的真相已经近在咫尺,为什么不让我继续查下去?”
“查?怎么查?刘承光,你要昭告天下省厅长的儿子是杀人凶手吗!别太荒唐了你!”
……
“你是不是疯了!我耳提面命嘱咐过你多少遍不要追查不要追查,你就偏偏要自毁前程?你脑子里都在想什么?刘承光——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伟大,觉得举世皆浊你独清?醒醒吧你!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承光,我天天把这话挂在嘴边上,你怎么就听不进去?”
当年初出茅庐的小警察梗着脖子,操着口不太流利的汉话辩驳:
“师父,我只知道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你他妈就是个蠢货!”
“爱上哪上哪,做你的英雄梦去吧,我李文昌带不起你这样的徒弟!”
劈头砸下来的搪瓷杯盖敲破了刘承光的眉骨,也敲碎了少年的崇敬和信仰。
那盏指引着他从草原一路拼命追赶到城市,从一人吃饱百事不愁的放羊娃成长为穿上制服、宣誓“为人民服务”的刑警的引路灯,就此熄灭了。
……
“刘队,刘队!”
程思静一连提出几个问题,见刘承光都毫无反应,才发现自家队长竟然罕见的在出神。
他眉头是舒展的,眼里看不出什么情绪,但抿直的嘴角以及僵持的面部肌肉都昭示着主人的疲惫和不快。
像是……深陷在某段不愉快的记忆里。
但这种不愉快没有持续太久,他很快被程思静的大嗓门轰炸回现实。
“刘队,你怎么了?”
“没事,你接着说。”
程思静:“……”
她深吸口气,只好把刚才絮叨了一路的问题再复述一遍。
程思静作为小刘承光三届的师妹,毕业后没有选择继续深造,直接被分配到东城市局刑警大队的第一支队,迄今为止,已经在刘承光手底下干了三年。
她了解刘队,审犯人时尚且“疑罪从无”,对待同事,刘承光绝不会毫无根据的产生怀疑。
既然已经证实他们的确是李副厅长派来的人,刘队为什么还这么满心忧虑?
刘承光捋了把汗湿的、垂到眉毛的头发。
——这个月忙得脚不沾地,一直抽不出空去理发店,头发逮到机会野蛮生长,出了市局警帽一摘,活脱脱一个活动鸟窝。
“李副厅长为人……”
他不太习惯背后语人长短,抻了半天,干巴巴的总结道:
“先回去,一切请示过龚局再说。”
不怪他无从说起,毕竟李文昌的事情,程思静了解的太少。
三年前她来报到时,刘承光就已经被任职为大队长。
彼时市局已经是龚局当家,是以程思静并不知道李文昌的底细,只听说这位前任局长立功无数,在任期间把东城治理的风调雨顺春和景明,四十几岁就升任了省副厅长,乃是个从无数基层中脱颖而出的传奇人物。
不过从刘承光欲言又止的反应中,程思静已经隐隐发觉,这位传奇人物,似乎并不如传说中那般。
突兀的手机铃声打破沉默。
竟然是市局的座机来电,接通的一瞬间,刘承光眼皮子倏的一跳。
值班小郑的声音一秒延迟也没有,抢命似的着急忙慌的汇报:
“思静姐、东大又出事了一整个班……咳……”
他急得语无伦次,恨不得标点符号断句的时间都省掉,一口气卡在喉咙眼,剧烈咳嗽起来。
“别慌。慢慢说,东大出事不是一两次,有什么好急的。”
“不是、出——出人命了!”
程思静反应平淡:
“我知道,受害者几位?你先通知值班的同事们,抓紧时间保护好现场,我和刘队随后就到……”
“是一整个班!”
小郑终于倒过气来,声音带着无法自抑的颤:
“刚才东大报案,园林设计的一个班,43名学生,加上任课老师一共44人……全部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