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相见(下)
清晨,阳光散去雾霭叫醒大地,鸟儿在鸣唱,植物在伸展,人们一天的生计就此开始。溪水乡人杰地灵,自然的馈赠和上千年家风的传承让这里的每一人都有着一颗不问世事的心,虽说基本都有吃有穿但相对于如今的现代化科技城市来讲也是相当落后。
然而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新鲜,让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有过在这里定居的念头,但是想归想,在权衡利弊之后,人终究是还是逃不过物质与金钱的繁花似锦,即使是向往也只是向往而已,什么诗和远方也只不过是有些人吃饱了撑的臆想出来的自我安慰。自从上世纪被外人发现后,溪水乡至今也未曾有过翻天覆地的变化,要说变化也只是这里人们的基本生活变得方便与卫生了许多。
每到农历双数月份的第一天,在溪水乡都会有一场热闹的赶集活动,这里不仅汇集了老乡们的生活必需品,还有很多民间艺人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玩偶,玩具等等,精致而漂亮。大人们看着开心,小孩子们看着新奇,摊主也不为挣钱只为图一乐呵,老乡们也懂得必需品一定要付款,想要的但又不是必须品必定不会买也不会赊账,家中的孩子也不会为喜欢的玩具而在此哭闹不走。热闹而不嘈杂的集市中充满的了人间最美好的闲事情趣……
面前是一个缓坡,十多个山竹从上面滚落下来,碰到了北棠素色绣花布靴停了下来,她弯腰捡起这些山竹放进挎在胳膊上的刺绣布包中,向拄着拐杖步履蹒跚急忙赶下来的老人走去。
“老婆婆这些山竹是您的吧,给您。”北棠笑着对老人说。
“对!对,是我的,谢谢你小姑娘啊,我的袋子不小心弄破了,山竹就掉了出去,真的是太感谢你了!”老人说。
“没事的,您连着这个袋子一起拿走吧。”北棠说。
“这可不行,你这哪里是袋子,这是刺绣提包,虽然刺绣的功力差了一些但是这雅致的布料和绣线可是上品啊!”老人看着北棠手中布包说。
“您是行家啊!这个布包是奶奶教我做的,可是我笨,没学成。”北棠挠挠头笑着说。
“哈哈哈,老朽也是年轻时候想学没学成。”老人家笑着继续说:“小姑娘要是不嫌弃就到寒舍喝口茶,以表示我对你的谢意,可否啊。”
北棠想了想便答应了老人的邀请,一来老人腿脚不便回家的路上再出现什么意外可不好,二来想必老人家是不会收下这个布袋,那么这些山竹就真成自己白捡的了。
老人家年龄虽长,但思想可是一点儿也不落后于现在的年轻人,北棠搀扶老人一路上有说有笑,不一会儿的时间就到了那老人的家,门楣上挂有一个牌匾,上面赫然写着——墨云堂。
“墨云堂?在哪里听过来着?想不起来了。”北棠抬头望着心想。
“小棠,愣着干什么呀,快进来呀。”老人向北棠招手,示意她快点跟上。
“哦,好的。”北棠连忙答应道。
开门,一股药香迎面扑来,古老的房子安安静静,可以感觉它在均匀地呼吸着,呼吸着,虽无雕梁画栋但却素雅秀美。
“小书啊,有客人来了,快烧水上茶!”老人家说罢便进入一间房似乎在找什么。
“哦!来啦!”秦书收好刚刚晒好的薄荷叶,从药房出来,掀开布帘看到北棠一个人站在院中央,有些局促的样子,她梳着两个麻花辫,穿着白色立领修身斜盘扣半长袖上衣,一条宽松的扎染裙裤,而那扎染的图案如同蓝色的火焰向上燃烧着,还有脚上的那一双素白色的布靴,每只都绣着一朵素冠荷鼎,那花儿栩栩如生仿佛所穿之人可以步步生花一般。
此时的北棠在秦书的眼里如同邻家女孩,完全不是他之前所认识的那个眼神的犀利北棠,而是那么的温婉动人。
“秦书?是你吗?”北棠在环顾庭院时忽然看到一动不动呆呆地望着自己的秦书。
“北棠?你怎么会在这里?”秦书问。
“哈哈哈哈!现在的你真像村东头水稻田里正在劳作的农家大哥,看惯了你穿军装的样子,突然看到你穿的这么质朴接地气,有点儿画风突变的感觉!”不知道戳中了北棠哪里的笑点,她笑得如此的开心,又或许不是因为秦书的穿着而笑,只是因为不期而遇的发自内心的喜悦吧。
“你个傻小子还愣着干嘛,快去烧水上茶啊!”老人家再次催促道,这时她的手里拿着竹篮从屋里出来。
“哦!”秦书忙答道。
“真的,不用麻烦了……”北棠不好意思地说,但是秦书却不见了人影。
“小棠,来,进屋来。”随着老人家招手,北棠便跟着进去了。
老人从竹篮里拿出一卷布包,北棠把山竹一个一个地放进竹篮里,老人请北棠坐下,将那一卷布包摊开露出了里面的针灸,又向北棠面前推了推一下脉枕说:
“小棠,来让我给你把把脉。”老人露出慈祥的微笑。
“阿婆,我没有病,为何要诊脉?”北棠有些惊讶,如果没有病诊脉也无妨,但是她真的有病,重要的是她不想让秦书知道自己有病,于是她起身推辞表要离开。
“我不会跟小书说的,放心。”老人说。其实就在北棠搀扶老人回家的路上,老人家凭着多年行医的经验就已经察觉出北棠身体异于正常人。
北棠在疑惑,似乎眼前这位老人可以看透自己的所思所想,她依旧不敢坐下,于是老人只好又站起来让北棠坐下。北棠将右手手腕放在脉枕上,老人开始为她诊脉,逐渐表情开始凝重起来。
此时此刻的秦书正在翻找着家中最好的茶叶,一边找一边打心里微笑到嘴角,他在想:
“没想到在休假的最后的几天里可以见到你……”秦书很开心,脑海中一直定格在北棠邻家女孩的样子,挥之不去。
“小棠啊,你跟小书是怎么认识的呀!”老人收起了凝重的表情,又微笑了起来。
“嗯,我是报社摄影师,去部队采风时和秦警官认识的。”北棠不想让老人家知道现实战争的惨烈,害怕她担心秦书的安慰所以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部队很危险吗?为什么我总觉得他身上有伤呢?他也不让我问,也不让我看。”老人疑惑地问。
“您是秦警官的……”北棠问。
“不好意思啊,忘记介绍我自己了,总觉得咱们似曾相识来着。”老人笑着说:“我是小书的外婆,我姓华。”
“啊!我想起来了,秦警官跟我说过,原来您就是华神医啊!”北棠惊讶于这世间之事的巧合。
“孩子,相遇容易相识难,相识容易相知难,然而相遇相识又相知就是前世修来的缘分,你要牢牢抓紧,即使它很短暂。”老人一边为北棠诊脉,一边若有所思地说。
北棠不知怎样回答眼前这位老人才好,道理谁都明白,只不过真正事到临头时,道理只是一纸空谈而已。
诊脉,针灸,老人行云流水般的操作让北棠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安静的会诊室内只听得到一老一少的平稳呼吸声,还有窗外某人进出厨房的脚步声。
“孩子,这一生辛苦了,在这最后的时间里你将会成为最幸福的人。”老人拔下最后一根银针怅然说道。
那一个辛苦二字攻破了北棠的心理防线,她微微抬头望眼欲穿似的,泪水在眼眶里,亮晶晶的眼睛看着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想象着自己老去的模样。而后两人不再谈论病情因由,只是在聊天,聊到情之所至之时便大笑起来,或许对于北棠来说这次的不期而遇就是上天赐予她的幸福之一吧。
“你们在笑什么,可以让我也听听吗?”秦书端着茶盘,进到厅堂内。
“小棠咱们去喝茶吧。”老人说。
“嗯!”北棠起身做了一个请的动作示意老人先走。
三人围坐在八仙桌前品茶。
“这是五到七年的白毫银针啊,好茶!”北棠一边品茶一边说。
“小棠对茶还有研究?”老人笑着说。
“祖国的六大茶系,每个系列的每种茶都品尝过,可是能够喝到好茶的机会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逢年过节的时候老爸带着我去亲戚家或是领导家可以喝到,平时喝的都是一些口粮茶。小女子不才,别的本事没有,味觉可是超强,只要尝过一次,便不会忘记其味道。而这个年份的白毫银针是前年在朋友家喝到过,但是味道与现在的相比还是略微有些差异,现在这款茶喝起来更加清爽些。”说着北棠又抿了一口回味着。
“哈哈哈,这是外婆自己种的茶,因为白毫银针有药用价值,大部分会留下将来入药用,剩下的就自己当做茶来喝,而你说喝起来更加清爽的原因可能就是没有过度包装的原因吧。”秦书笑着,一边说一边又为北棠倒了一杯,笑容间是那掩饰不住的开心。
老人家看着眼前的这两个人,真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心想:“我这个油盐不进的大外孙终于开窍了!”
“小棠啊,过两天你还得来我这一趟,再给你扎一次针灸才能完全疏通筋络,具体时间我会让人通知你的,你在这张便条上写一下你的联系方式吧。”老人拿来笔和纸递给北棠。
“不,不,不,这怎么好意思呀,真的没事啦,已经不疼了。”北棠摆着手不肯接。
“如果你觉得不好意思,下次就带着诊费来。”说罢,秦书放下茶盏接过外婆手里的纸和笔,放在北棠的面前。
“真是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啊。”北棠不好意思地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这时北棠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她看到奶奶的信息:“丫头,菜买回了吗?”
“糟了,奶奶让我买的菜还没有买!阿婆,秦警官我先走了,咱们下次见。”北棠起身恭恭敬敬地向老人家作揖,作揖到半截抬头又调皮地眨了眨眼睛,老人笑着也眨了一下眼睛,示意会帮助她保守秘密。
“我送你!”秦书忙说。
“不用麻烦了,我得跑回去才行。”北棠说。
秦书目送着北棠离开,直到她的身影消失。
“两天后给小棠打电话,让她过来吧。”老人说。
“嗯!”秦书随口答应道,但转念又说道:“为什么是我,联系方式在您那里,我又没有。”
“人家姑娘在写的时候,是谁在一旁不眨眼地盯着看来着?号码已经背下来了吧?!”秦书的外婆得意地笑着说。
“我才没有!”秦书脸红了转过头傲娇地说。
之后的两天里秦书时常坐在院子里的台阶上望着天空,时而情难自已般地微笑着,时而怅然若失般地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