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失望透顶
陈川流天天在兄弟面前炫耀媳妇和孩子,但大家都当他在打肿脸充胖子。
毕竟,他媳妇什么样,早在几年前大家就知道了。
是个能把天捅破的姑娘。
如果不是陈川流实在太能干,每次任务都能完美完成,否则,早就被当年的婆媳事件给拖累了。
家庭和谐也是升职的一个重要考量。
如果连婆媳关系都处理不好,还指望他能处理好更复杂的人事关系、社会关系?上面领导门儿清呢。
每次听陈川流说媳妇温柔善良,善解人意,大家就努力忍住嘲笑的嘴角,两眼望天,然后敷衍‘是’。
一个能和婆婆打架,逼着婆家分家的女人能温柔如水?
别笑话了。
直到现在,大家都还记得苏糖的‘再不回来,就祝福你第二春美满’。
现在军区的小媳妇吵架,也学着这一句‘是不是想找第二春?’
再加上,陈婆子常常给陈川流写信,在心里控诉苏糖的不孝顺,大花费,不懂事,脾气暴虽然说检查信件的人嘴巴严密,但也多多少少有一些小道消息传出来,说陈川流媳妇和婆家不和,脾气不好。
大家都认为陈川流婚姻不幸福,不和谐,但他自己却一次次地满脸幸福地夸赞媳妇,这就很迷了。
陈川流把大家的眼神看在眼里,决定提议让苏糖来探亲。
如果苏糖愿意随军就更好了。
可惜他在苏糖心里的分量不说不如苏老爹,可能连她家院子里的老母鸡都不如。他就是一个赚钱给她花的打工人,而已。
老母鸡天天下蛋,而他的津贴一个月只一次。
算来算去,还是老母鸡这个‘鸡蛋银行’更得人心。
接到陈川流的心,苏糖的确有点心动,想去看看。
苏老爹知道自己女儿什么尿性,一看就知道她的选择,然后劝她先去报道,然后再请假探亲。
这样既能去部对看陈川流,又有工资和票据。
苏糖皱起小眉头,委委屈屈,“太远了。”
苏糖宁愿一辈子窝在槐树村,也不愿意去公社上班。一方面是太远了,上班不方便,二是她对河西公社的领导没有太多好感,直觉告诉她这份工作应该不会干得太舒心。
自从上次的歌唱比赛后,苏糖对河西公社的领导的好感就直线下降,再加上以前办学校时的一些推搪、为难。
一言难尽。
连她这样的人都看不起的领导能是什么好领导?
苏糖对上面给的这份工作,真的提不起半分兴趣。
如果说在省城,是‘编外’就算了,在河西公社这样的小地方竟然还是‘编外’,不就摆明了不把她当回事?
但苏老爹说得也很有道理,这份工作有工资有票据,有补贴。她应该先去报道,先干一段时间,把位置坐稳,把‘编外’转为‘编制’,等苏小弟毕业再把工作转给他,这样苏小弟就不用回家种田。
考虑再三,就算是为了苏小弟,苏糖也决定去报道,去办理入职手续。
河西公社的教育办公室,就真的就只有一个办公室。小小的办公室里面随意摆放着三张桌子,其他一些杂物胡乱堆放在角落里。
有课本,有练习本,还有粉笔,有些装着各种资料的箱子已经被蒙上厚厚的灰尘。好像用力咳嗽就能灰尘滚滚。
这样一间小屋子看着不像办公室,更像多年没有人居住的就房间。
天哪。
苏糖瞬间后悔,想要立刻转身就走。
咬咬牙。
抿抿嘴。
呼呼。
为了苏小弟的工作,忍住,忍住,她是忍者神龟
三张桌子,其中两张有人,五十岁左右的一男一女,看似在悠闲地养老。
男人的桌面上放着一个搪瓷杯,上面艳红的‘为人民服务’几个字已经掉色严重。看样子,像家传古董,还是传了三代以上,看着就寒碜。
女人的桌面则放着一个小竹篮子,里面装着毛线和一些布条子,这是一边上班一边织毛衣,工作生活两不误。
两人正在聊着家长里短,谁谁家孩子不听话,不孝顺,谁谁家婆婆媳妇吵架、打架,谁谁家儿子不出息偷看寡妇洗澡公社那个领导又吃白面饺子了,那个领导的媳妇又做了新衣服
别看他们好像被边缘化,其实很多事情都一清二楚。
苏糖站在门口听了好一会,聊得兴起的两人没有一句是关于学校、学生和教育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村口,八卦、绯闻满天飞。
苏糖不喜欢这样的人,也不喜欢这样的工作氛围和态度。
虽然她本人也是懒懒散散的,好吃懒做,喜欢躺赢,平时是这个那个都不想做,想要舒适,想要安然。
但是,好歹她还是知道‘在其位谋其政’这句话的。享受了相对的待遇就要承担相对的责任,既然领了工资,就要好好工作。
钞能力爸爸常说,做人,可以懒,可以不务正业,但要对得起得到的一切。不管是勤劳,还是懒惰,只要问心无愧就好。
“哎呀。姑娘,你找谁?是不是要找公社领导?”正在织毛衣的女人看到苏糖,立刻笑呵呵地打招呼,然后指着外面道,“公社领导在前面呢。”
“也只有我们这种不被重视的部门才被安排在后面,一般人找不到这里来。”
的确。
教育办公室在河西公社办公区的最后面,和食堂一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只是个杂物房,存放食堂杂物呢。
苏糖也是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这里来的。
更绝的是,河西公社很多人居然不知道还有个教育办公室。
被问到的时候一头雾水,一脸疑惑,“有这个部门吗?”
呵呵。
讽刺。
苏糖站在门外,深呼吸好几下,想走,不想要这个‘编外’了。即使是苏小弟的前程也不能阻止她离开的脚步。
真的太失望了。
对省城领导的失望,对西河公社教育公办事的失望,对这个职位的失望她苏糖,不想干。
宁愿回家养母鸡,也不愿意来这里织毛衣。
苏糖转身就走,走着走着,脚步慢下来虽然这个职位不符合她的想像,也不符合她的需要,但想到那些辍学在家的学生,想到大字不识的年纪轻轻就嫁人生子的姑娘们苏糖双脚像被灌了铅一样,挪不动。
苏糖叹口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竟然心甘情愿为别人的人生努力,奔波劳累。
可能,这就是这个时代的魅力所在。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大部分人都在为了好日子好生活而努力。
苏糖转身回来,语气坚定,“我是来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