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凯旋
殷明道一夜未眠,在金銮殿外站得端正,眼下虽带青紫,但一双眼睛仍是炯炯有神。
“皇兄。”
殷明道一听这声音心里就泛堵,但到底还是转过了身。
迎面而来的青年高挑俊朗,相貌与太子有七分相近,然而比起太子的端正不苟,他似乎更像是上阵杀敌的一方统领,那点不加掩饰的戾气连带着脸上的笑容都让人觉得违和起来。
“皇兄辛苦,”殷明安言笑晏晏,“眼下怎的乌青,昨晚没睡好吗?”
“有劳皇弟挂心,本宫一切安好。”殷明道不平不淡地回道。
殷明安煞有其事地说:“那就好,若是皇兄积劳成疾,我这个做弟弟的万死难辞其咎啊。”
“这么说来明安是想为本宫分忧了?”
“自然,”殷明安亲切地说,“自然,为皇兄分忧是做弟弟的荣幸啊。”
“本宫即便积劳成疾也甘之如饴,”殷明道最后看了他一眼,背了身,“不求皇弟为本宫分忧,只求皇弟也问心无愧。”
后面良久没传来声响,直到踏入金銮殿的前一刻,只听背后那人轻轻如叹息般的道:“皇兄这是病入膏肓了。”
殷明道恍若未闻,抬脚步入殿内。
朝议过半也没人再提起南交侯一事,殷明道并不着急,今日南交侯必然抵都,总会有人憋不住的。
然而最先开口的却是坐在上头的人。
南交侯三字一入耳,殷明道心中暗叫不好。这事谁先提都有回旋的余地,若是让启明帝先开了这个口,那事情就更难办了。
思至此处,殷明道挥袖跪下:“请父皇三思。”
启明帝一双如鹰的眼紧盯着跪叩在地的太子,不发一语。若是别人敢这么以下犯上,定然早已首身分离,但这偏偏是殷明道。
他疼爱殷明道这个儿子从来不是秘密,太子刚学会说话就被他交给国师巫清子教导,但每日所授之书皆由他亲自过目,无外乎帝王之术、纵横良策、德行教化。
从小到大都没怎么跑偏过,才华虽然不算多出众但身为太子一直以来也是恪尽职守,近几年却隐隐有些不对劲,这次更是敢公然跟他叫板。
若不是启明帝自认对这个儿子的心性脾气有些了解,知道他就这么个性子,几乎都要听信几个多嘴多舌的言官,怀疑他跟临家有些什么剪不断理还乱的瓜葛了。
“太子殿下好仁慈,皇弟佩服。”
殷明安规规矩矩地上前行了一礼,话锋一转:“只是皇弟听闻,每每镇南骠骑返回南交,百姓势必沿着一条街给他们好吃好喝的供着,声势极其浩大,南下巡查的官员可从未有过这种待遇。南交侯手握重兵,南交又天高地远,百姓眼里只有他临瑜,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启明帝意味不明地扫了他一眼。
闻言,殷明道支其半身,说:“百姓爱戴南交侯,难道不是因为他以身守护一方安定?怎么到了皇弟嘴里便这般奇怪?南交毗邻淮、沧、随三州,长期与百越交战,外敌尚未根除,此时削其兵力,如何使得?”
“皇兄高坐殿堂有所不知,近来皇都与南交之间驿站、烽火台已连修十余座,人力、物力、财力花得可都不少,皇兄莫非觉得这些都是拿来做摆设的?”殷明安说。
工部尚书沈池上前,一礼后说:“明溯殿下所言甚是,工部熬更守夜修设烽火台和驿站,正是为了军情速传速达,岂有荒废的道理?”
“沈大人此言差矣,”户部尚书石敬远一礼起身,“十里一烽火台,三十里一驿站,南交与皇都相隔千里,那十余座烽火台派得上什么用场?况且,你工部修十座烽火台便耗了三年时间,百越也能再等你个三年?”
“这就要问问石大人了,户部不拨款,工部如何建烽火台?石大人如今义正言辞说我工部建得慢,但每每轮到你户部拨款时怎的就一拖再拖!”
启明帝的表情慢慢冷下去,殷明安侧目道:“两位大人,且先收一收口吧。皇兄也听到了,烽火台和驿站修建实属不易,如今修建好了却不用,不是暴殄天物吗?”
殷明道蹙眉看他,反问道:“古往今来,没有哪个烽火台是专门为了将军情送至皇都才设立的,烽火台传送军情需要多久?驿站又需要多久?三日、四日还是五日?你我耗得起,那些战场上的将士也消耗得起吗?”
“父皇,”殷明安对着龙椅的方向拱了拱手,“如若百越来犯,军情递至皇都再派兵南下抵至交战地,一来一往满打满算也不出五日,皇兄所言夸大了。”
“荒谬!”绕是殷明道知道他不可理喻不是一天两天,也还是被这话里话外的理所当然给气笑了,“战场之事如何能拖延?本宫虽未上过战场,却也明白分秒必争的道理,拖延一刻,会损失多少将士、多少辎重,这种损失谁来承担,你吗?!”
“行了,朝堂之上吵吵嚷嚷成何体统。”启明帝淡淡地道。
“父皇息怒!”
群臣当即顿首:“陛下息怒!”
启明帝神色郁郁地看着这兄弟二人,手指慢腾腾地敲打龙椅。
“陛下。”谢温眠上前一步,挥袖而叩。
启明帝虚虚地抬手:“相国快快请起。”
谢温眠起了身,他虽年岁已高,脸有沟壑,但胜在身正体直,自有一派气度。谢温眠说:“臣以为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南交侯此番一举攻下南越营,正得民心,此时收其兵,恐遭人诟病。”
众人皆知启明帝谁的话都可以不听,但是众人也皆知,谢温眠的话他不会不听。
果然,金銮殿沉默片刻后,启明帝便转动着混浊的眼珠,沉声道:“依相国看,该当如何?”
***
“咱们这边儿刚打下南越,那边儿就想着收权,好嘛!挥之即来,呼之即去,用完即翻脸,皇帝老儿岂非正是不仁不义?”
离皇都越近,消息传播得越快,临近城外已经有不少流言传入军中。
“嘿,要我说天家这位当真是厚颜无耻、臭不要脸,收了咱将军的兵,到时候看谁给他打百越那帮龟孙子去,你去吗?你去吗?反正我不去。”
“他自个儿去呗,或者让他儿子们去,那殷明安不是跟北幽那边打过几场?来嘛,亲自带呗,可把他显着了。”
“带谁啊?”
“自然是我们镇…三爷!”那名正侃侃而谈的将士突然反应过来问话人是谁,险些咬着舌头。
临羡笑说:“镇南骠骑,好威武,再说大点声让大家伙都听见。”
那将士登时猫下了背,认了怂:“属下失言,甘愿领罚!”
“为什么要领罚?”
“啊?”那将士偷摸着瞄他。
临羡懒懒散散地拽了一下马缰,说:“说得好,听得人心里痛快,进城后小点声啊。”
“得嘞!”
后面立刻又传来窸窣的骂声,不是冲着启明帝就是冲着明溯王。临羡听了一会儿,晃悠悠地驱着马儿往前走,直至与军队最前方的人并行。
见他来,临瑜冷笑一声:“还没进去就找事儿,生怕别人听不见。”
临羡微微向上挑了挑眉,说:“陛下又听不见。”
两匹马儿并列而行,蹄踏声近乎一致,同样的矫健,同样的灵敏,身后跟随着霭霭如黑云一般的镇南骠骑。
“这是老爹养出来的骠骑,收兵不行,”临瑜瞥了他一眼,“收你也不行。”
临羡哈哈笑道:“谁能收得了我?”
不等他笑完,临瑜突地伸手去擒他腰间长鞭,这一擒擒得突然,他往后一仰堪堪躲过,临瑜却不依不饶趁他后仰再探手,这次差点把他外袍给掀下来。
“堂堂大将军,”临羡边躲便道,“这是要扒我衣服?”
“扒衣服算什么,”临瑜谦虚地说,“你尿布我都扒过。”
交手几回合,临羡抽出腰间悬着的长鞭往天上一抛,一夹马肚倏地向前冲去,手中却多拽了一块玄色的布条。
临瑜一抬手抓住鞭子,望着他手里的东西,疑惑地问:“你拿这个做什么?”
临羡回头,笑出了声。
“你——”临瑜有种不好的预感。
只见那小子高高举起布条,大声喊道:“大将军,尿布掉了!”
副将刚驱着马上前几步,见状咽了咽唾沫又缩回后边,身后的士兵皆是想笑不敢笑,有一两个没忍住泄出了几声,这几声传进临瑜耳里,但他已经没闲心去管他们了。
临瑜盯着那个极其欠打的身影,气得牙痒:“你今天要是让我追上,看我不打断你的狗腿!”
黑马宛如利箭般飞驰出去,一黑一白两匹马始终保持一小段距离,临瑜扬着长鞭挥过去试图把那人抽倒在地,可惜皇都周遭不比北朔草场广阔无垠,也不似南交跑马道地广天宽,任不了马儿跑几步就到了城门底下。
司阍站在城门旁对临瑜毕恭毕敬地一礼:“恭迎侯爷。”
“司阍大人辛苦。”临瑜憋着一股气,收起鞭子对他颔首,转身令人收了旗,他刚一转身,临羡逮着机会就驱马冲了进去。
司阍认得他,又看向咬牙切齿的临瑜,笑道:“小将军似是又长高了不少。”
“有我高了,”临瑜不解,“他马都没下,你怎么看出来的?”
“干在下这行的,没点眼力怎么能行?”司阍说,“侯爷快进去吧,听闻晚上还有陛下为将军设的庆功宴,耽误了时辰可就坏事儿了。”
临瑜一听庆功宴就头疼,只好点点头,带上几个近卫进了城。
此次不易高——
“大将军!是大将军回来了!”
调。
“大将军威武!恭迎大将军凯旋!”有人欢天喜地。
“叫什么大将军,这是我们大启的战神!”有人手舞足蹈。
“是大将军吗?怎么没有旗啊?”有人疑惑。
一众人前言不搭后语后语的嚎,听得临瑜想笑,好在他憋得住。
“就是大将军,临侯爷嘛!我见过的!除了侯爷谁能生得这般玉树临风?”
你很有眼光啊。
临瑜听了这句,忍不住侧过身对那人颔首。
“那刚刚前面过去的是谁啊?我瞧着也很是好看很是威风呢。”
“不知道啊,轻甲都没穿,开路的?”
“放你的屁,谁家开路的长那模样。”
街道之上临瑜不敢行得太快,临羡也不敢,这会儿正在前面不远处扭头冲他挑衅一般地扬起下巴。
找打!
马蹄刚踏进候府,临瑜立刻扬起鞭子,喊道:“滚下来!”
临羡二话不说翻身下马,下来是下来了,但一溜烟就跑出去,跑到门口还不忘回头冲临瑜龇牙:“嘻嘻。”
“三——”霍兮走进来正好撞见他,刚开口就听他笑了一声,再回头只瞧见一个背影,一晃便消失在街口。
嚯!潇洒!
“主子,兵马已安顿在城外,”霍兮瞧着临瑜的表情,感觉都能听到他咬牙的咯吱声,犹豫了一下说道,“要不我去替您擒住三爷?”
擒不擒得住不好说,但还是要意思意思的。
临瑜嗤了一声:“擒什么,累都累死了。”
霍兮放了心,又扫了一眼他手上的长鞭,笑道:“三爷他年少气盛,精力充沛些也是好事。”
“精力充沛?上天入地我都找不出第二个比他还能浪的,”临瑜仍旧咬着牙根,“摆明了不想去庆功宴,惯得他。”
“三爷要是去了保不齐有人嚼主子的舌根,三爷这也是为主子着想。”霍兮说。
这话倒是实话,临羡无军功无爵位,启明帝几年前问他想不想要个官儿当当,他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诚恳地说自己德不配位。
属实是很有自知之明。
启明帝大概也是观察了他一阵子,发现此人在战场下活蹦乱跳,上了战场就跟没这个人了似的,唯一的优点大概是长得好看嘴还甜,绕是没什么用,也能叫人看着养养眼,没仗打的时候就戴着张很是风骚的面具在南交周遭到处跑,混得脸熟了,百姓也都肯赏脸叫他一声小将军。
观察来观察去也只看出了他一点儿当使节的天赋,久而久之,启明帝也就没再提这事儿了。
临瑜执意要将这么个不成器的留在身边当副将,属实是开了天大的后门,军中还没人说什么外头就开始有声音道:“这位小爷文不成武不就,侯爷怎的就非要带着这拖后腿儿的呢?放府里养着不成吗?”
“侯爷所向披靡,谁当副将都一样嘛,而且不是还有霍兮将军吗?”有人打圆场。
“这些名门啊大家族啊不都这样?习惯了习惯了。”有人看破红尘。
“临氏称不上大家族吧?一共就两代人。”有人纳闷。
“别扯旁的,要我说这临三爷除了一张脸还有什么?哦,他还有个哥哥!”有人一脸高深莫测。
临瑜很有心机地一字不落转述给了临羡,本意是让他听听别人嘴里的自己是多么英明神武,好让他对兄长抱有敬畏之心。
谁料此人当即笑得合不拢嘴:“脸啊,说得好,下次我给脱光了,迷得那帮虫子叫三爷爷。”
临瑜虚心地请教:“他们叫你三爷爷,那叫我什么?”
“爷爷啊。”临羡随口一答。
临瑜乐道:“乖孙。”
于是两人打了一架。
临瑜莫名其妙地笑起来,霍兮摸不着头脑地看他:“主子?”
临瑜清清嗓,很是威严地道:“他爱去不去,备水,我一会儿沐浴,别到时候哪位大人去弹劾我身有异味熏了皇上。”
霍兮没敢接这话。
南交候府常年没人住,只有几个老仆没事儿干坐在院里嗑瓜子,这会儿听说主子回来了都慌里忙张地打扫,等他们做好饭得等到猴年马月。
好在临羡足够有先见之明,早早溜达到街上,冲烧饼摊后忙得不行的人努努嘴:“大伯,来个饼。”
烧饼大伯刚招呼一个身着武服的青年坐下,正要跟这个没眼力见的说等会儿,抬眼扫过一样东西立马改口:“得嘞!”
大伯搓搓手,对着那块悬在对方腰间的玉牌瞥了好几眼,要说单是个玉牌也不罕见,皇都里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谁还没块玉玩玩?
但这上边刻着的是个临字,这就不一般了。
临啊!那可是大将军的姓。
大伯忙里偷闲又瞅了瞅眼前的人,心道大将军应该不会闲得没事干来吃烧饼,但这位相貌身形哪里像是普通人家的小公子,瞧着约莫十八九岁——且慢,大将军好像早就及冠了?
“大伯,”临羡示意他看锅里的饼,“该翻面了。”
大伯连噢了两声。
“小公子,您拿好。”大伯拿油纸裹好烧饼就要给他,见他不接,疑惑地举着饼跟他面面相觑。
临羡也很疑惑:“这饼不是那边那位先买的吗?”
大伯回头一看,又连连噢了几声,马不停蹄地把饼给人送过去,又脚底抹油般回来继续烙饼。
临羡看着他忙来忙去,倒觉出了几分趣味。
安居乐业的烟火味儿。
他转念一想,战场上也有烟火味儿,还很浓,这一点儿刚生上来的伤感瞬间荡然无存。
大伯人瞧着傻乎乎的手艺却很不错,烧饼还额外加了很多肉。
临羡边吃边走,东看看美食小吃,西瞧瞧玲珑珠宝,提着买的一壶酒,漫无目的地迈着步子,转悠得街边摊都收摊回家后实在没什么可转悠的了,这才慢吞吞摸回候府。
外头毫无征兆地下起雨,掺杂阵阵雷鸣,打得屋檐隐隐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