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二十四个神秘底座
龙蕊再回头找妖姬的时候,发现已经不见了踪影。
龙蕊被整了个黑人问号脸,不可思议的道:“这是什么路数……跑了吗?”
龙芯哈哈大笑调侃道:“自信一点,把那个“吗”字去掉,就是跑了”
龙蕊一脸不开心的走了回来对茹玖道:“我尽力了,但是没想到这家伙打不过溜了,太狡猾了!”
大家都没有责龙蕊,毕竟在这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下,多一份谨慎总归没错。没人知道这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惊天秘密。
地球上的人类一直认为人类就是这个星球唯一的文明。可是听蓝色妖姬刚刚的那一番言论,它们的文明要比人类的第五文明---情感文明还要早上很久很久。它们居然知道第三纪元文明和第四纪元文明之战,找到他们了解他们,对人类了解过去意义重大。
但是这就更增加了后面任务的难度系数,他们的文明领先于自己至少两个文明 ,作为新时期文明的产物 ,自己一行六人真的能闯进他们的基地么?看目前的形势,即使我们进的去,也未必能出的来。
几人经过一番商议后,决定既然来到这里了决不能半途而废。即便自己一行人这次进不了它们的基地,那也要找到它们基地的具体位置。
就是不知道找到它们的基地以后,个基地会不会是潘多拉魔盒,进而引发一个未知的海底文明和陆地文明的碰撞。现阶段没人知道,人类的陆地文明能否经得起这个神秘海底文明的碰撞。
带着这种隐忧,大家心事重重的继续向前赶路。
约向前行走五海里左右的样子,前面左侧山谷上方忽然有几块石头滑落下来,由于海水的阻力石头下落速度很缓慢。但是由于体积巨大,下落之时还是发出了隆隆的声响,海底这片陆地被震的微微发颤。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众人感到有些意外,大家纷纷快速的向右侧山谷上方躲避。
好大时间过后,几块巨石跌落到了谷底不动了,下落之时带起了大量的泥浆。海底如同卷起了一场剧烈的沙尘暴 ,一切平静之后海水渐渐恢复了清澈。茹玖和南娜一行人才小心翼翼的从右侧山谷上下潜到谷底 。
几人看着这几块巨石打量着左侧山谷的坡度,看这里的情况应该不是故意推下来伤害众人的,如果想用这些石头伤害众人,起码在右侧山谷上应该同时有巨石滚落 ,这也仅是理论上可行,实际上海底海水的阻力很大,落石下落速度很缓慢,因此即便左右两边布置好了巨石也伤不到众人分毫。
那么巨石为什么会从左侧峡谷上方滚落下来呢?再向四周仔细观看 ,发现前方左侧峡谷山坡上遍布着大小不等的石块 ,这这些石块都是处于松散状态,显然是刚下落到下面不久的样子。有的小石块还会不停的向下翻滚着,众人对左侧山顶上发生的事情越发产生浓厚的兴致了。
当下众人也不耽搁时间,快速向山顶进发。在距山顶还有三分之一路程时,众人发现这陡峭的峭壁上,忽然出现了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平台,在平台尽头靠着内侧山体有一道十几米高的巨大石门。说是石门也不确定材质究竟是不是石头,仅仅是从外观上看感觉是石头的。
龙芯兴奋的叫道:“这是传说中的水晶宫吧,我们是不是一会儿能见到龙王和龙女了。”
龙蕊白了他一眼道:“神话小说看多了吗?一会儿是不是你还想见见齐天大圣,二郎神,哮天犬!”
龙芯不服气的说:“那也未可知啊,你看看龟丞相都出来了,被杜卡杀了,还有那个人鱼。再出来龙王,龙女也没什么奇怪的吧?我的小心脏已经能够承受任何刺激了 ,一会儿越刺激越好,我倒要看看这里到底能翻腾出什么花样来。”
说话间几人来到了的门近前,杜卡用手里的斧子轻轻敲了一下,发出厚重的金属声。嗯?这个门是金属制成的?那怎么远远看上去像石门。再仔细看不难发现,大门表面布满了厚厚的一层海底泥浆,泥浆之上又覆满了一层苔藓,珊瑚虫之类的海底浮游生物。也难怪看不出本来的材质 ,路上真面目被掩盖起来了。
再进一步打量脚下这片开阔的平台 ,这时发现石门两侧一直延伸出来至平台边缘,每一侧有十二个残缺的底座。看底座上面的痕迹,这些底座上面的物品好像损坏的时间不是太久。左右两侧底座排列整齐,每侧有十二根,看上去就像守卫在石门两侧的金甲武士。但这上面原本究竟是什么物体不得而知。
南娜想了想道:“茹玖姐,我忽然想起,咱们在下面发现的那些落石会不会是这二十多个底座上面的物品 ”
杜卡扯着嗓子道:“应该不会吧娜姐,下面山体那么多石块,怎么可能就是这二十多底座上面的物体,那些石块儿也没看出什么特别之处啊?”
南娜说:“没看出特别之处是因为我们没有仔细观察,我们的心思全在山顶,另外那些大石块有可能不是这些石座上的物体,它们只是被这石座上的物体所累,被冲击波击飞滚落下去的。”
凯尔趴到石座上挨个端详了半天,他有些质疑的问:“娜姐,这个石座底部似乎真的有猛烈爆裂留下的痕迹,但是这要多的爆炸当量才能震飞那么多落石下去,这有点太夸张了吧?”
茹玖也观察了很久道:“我支持南娜妹妹的观点,这个一点不夸张,我还觉得有点不够呢?回想之前撤退的鮟鱇鱼,以及你们潜艇收到的海底异常能量波动,这些可能都跟这二十四个底座有关联。如果是这二十四根底座上的物体同时炸裂,引发了海底剧烈的地质灾害,进而引发海平面以上的海啸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