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聚元丹
正如端木松所说,端木霏姐弟的丹术天赋还是很不错的,跟着青阳学了几年的草丹之术,两人不仅学会了用草丹之术炼制养气丹和聚气丹,就连原本已经掌握的元丹之术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只是草丹材料不好找,端木家在外面收集一些,青阳从自己的醉仙葫之中凑一些,才勉强凑够了端木霏姐弟练习用的材料,因为材料珍贵,两人都是在有足够把握的情况下才敢尝试。
端木霖毕竟实力低一些,能掌握聚气丹的炼制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端木松也没有对他报太大的希望。而端木霏就不同了,在她能够使用草丹之术炼制聚气丹之后,端木松对她进行了特训,亲自教授她用元丹之术炼制养元丹。看样子端木松没有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青阳身上,还是希望孙女能在丹王会上为端木家争口气。
经过四年多的锻炼,青阳的元丹之术跟草丹之术不差多少,炼制养元丹的成功率早已超过四成,看看时间,距离丹王会开始只剩下了几个月的时间,青阳对于丹王会有了更多的期待。
他找到端木松,向他提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要求,让端木家帮忙收集一批炼制金丹修士提升修为服用的聚元丹,也就是说,青阳想要尝试用元丹之术炼制金丹级别的聚元丹。
端木松对这个要求很是惊讶,自己成为筑基丹师已经数十年了,到现在都不敢尝试炼制聚元丹,因为难度太高,只有准金丹丹师或者资深筑基丹师才敢这么做,青阳道友接触元丹之术不久,学会养元丹也才四年多,怎么就敢试着炼制聚元丹了?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既然青阳提出了要求,端木家不能不照做,这些年有青阳坐镇,端木家平安无事,也没人再敢招惹,这是多少灵石都买不来的。不管是无知者无畏也好,还是青阳异想天开也把,哪怕这些材料都被他白白浪费了,青阳提出的这个要求,端木家无论如何满足。
对于青阳能不能炼出聚元丹,端木松根本就不抱希望,整个五城岛数百年来,千手丹王之后就没有一人能够炼出来,青阳这个才学了几年丹术的外来人,何德何能可以成功?
说白了,端木松答应准备材料,也就是为了应付青阳,花一些灵石陪着他玩闹一下,等青阳知道了其中的难度,自然也就放弃了。
当然,这个玩闹也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聚元丹的材料可不便宜,一份就要二三十块灵石,一百多份就是将近四千块灵石,之前四年多,青阳所消耗的全部材料加起来也不过如此,端木松也很心疼。不过想想此人救了端木一家人性命,又保护端木家五年平安,让端木家免遭劫难,这些灵石似乎也不算什么。
端木家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端木松专门派端木桐出门了一趟,大约一个月之后,凑齐一百多份材料送到了青阳的住处。
看着眼前一百多份聚元丹材料,青阳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聚元丹炼制的难度难以想象,不光因为聚元丹是金丹级别的丹药,而青阳只是筑基丹师,其间有着等级的差距,也因为那元丹真解下册关于聚元丹的介绍太少,只简单的记录了丹方和炼制步骤,其他的一概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什么地方是难点,材料处理有什么要求,主药辅药搭配有没有忌讳,这些通通都不知道,都需要青阳自己摸索。
青阳学习丹术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没有前人的经验教训可以参考,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或许这一百多份材料全部用完,自己都练不出一颗丹药,那时候就只能放弃了,聚元丹的材料这么贵重,青阳也不好意思要第二次。而且五城岛地处偏僻,资源匮乏,即使青阳不顾面子去要,端木家也不一定能够凑齐第二批。
不过再难也要尝试,青阳暂时把材料放在一边,然后闭上了眼睛,在脑海之中过滤元丹真解下册,书中的内容很多,关于聚元丹的部分也有不少,无论有用无用,青阳全都重新熟悉了一遍。
之后的程序跟炼制养元丹一样,青阳静静地坐着,把聚元丹的炼制步骤一遍一遍的过滤,熟悉过程,找出难点。不过元丹真解之中关于聚元丹炼制可供参考的经验太少,这个过程快了很多,但是快不一定是好事,也意味着很多方面都考虑不到,将来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成功炼制出聚元丹的几率也就更低。
五天之后,青阳觉得准备的差不多了,这才开始了第一次炼制。点燃灵材烘烤丹炉,等丹炉的温度达到一定程度,青阳随手取过一份材料,按照元丹真解上面记载的方法,把材料简单的处理了一下,然后扔进了前面的丹炉之中。
材料入炉,被丹炉的高温熔炼,渐渐产生一些变化,青阳敏锐的感知力甚至可以察觉到,材料之中的煞气被驱离。这时候青阳又去过另外一份材料,稍加处理之后,看准时机加入了丹炉之中。
炼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看起来青阳坐在那里似乎从容不迫,实际上他本身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取材料,处理材料,控火,控炉,光是两只手都不够用,还需要神念的不断配合。观察材料状况、判断火候、盯着炉中反映,也需要神念与眼睛互动,全身心都要投入到里面,所以一次炼丹下来不亚于大了一场恶仗。
好在青阳从踏上修仙之路到现在,炼制过无数丹药,对这个早就过程熟悉了,这次除了丹药的难度高一些,其他还能适应。
两刻钟之后,丹炉之中传出一阵爆响,随后一股焦糊的味道传来,第一次炼制失败了。青阳脸上表情波澜不惊,也没有其他多余的动作,就静静地坐在那里,把之前经历的所有步骤全都在脑海之中过滤了一遍,分析原因,寻找失误出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