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浩然之气
张邦昌离开后,申金龙随着周学儒来到了文昌塔内,二人在桌子跟前坐了下来。
“周师父,张邦昌这个鬼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么多年了也不去投胎转世?”申金龙问道。
“还不是为了这张阴阳图,阳间他没弄到手,到了阴间也不甘心。”
接下来,周学儒讲述了与张邦昌从人到鬼的恩怨。
周学儒比自己的弟弟周学元大两岁,两人虽是同父异母,但兄弟之间感情深厚。
宋英宗二年,周学儒和弟弟周学元双双考中秀才,那年周学儒十七岁,周学元才十五岁。
此后,弟弟周学元每考必中,周学儒却是每考必然名落孙山。
周学元由秀才,然后举人,接着考中进士,参加殿士,一路顺风顺水。
因为周学元是两榜进士,为官清廉,到宋神宗在位的时候,他已经官至巡按,而周学儒却屡试不中,最后竟迷上了修道。
在哥哥周学儒的影响下,做过巡按的周学元辞官归隐,兄弟两个在一处风景秀丽的山边结庐而居研究学问。
附近有户姓张的大户,有一子叫张邦昌,极为聪明,六岁就可吟诗作对。
张邦昌的父亲,了解到周学儒兄弟二人满腹经纶后,多次登门请求,让儿子张邦昌拜兄弟二人为师。
纠缠的没办法,周学元勉强答应收下张邦昌为徒,教习他五经四书,一直教习了十年,张邦昌终于成为两榜进士,入仕为官。
周学儒兄弟二人,经过多年钻研,终于从太极图中发现了儒家修炼之道,并把修炼法诀标注于太极图之上。
发现儒家修炼秘密后,周学儒因为寿限已到,未及修炼就含恨离世。
周学元按照破解的方法真正修炼出了儒家的“浩然之气”,在110岁那年修成正果飞升了。
在周学元飞升前,张邦昌多次找周学元索要那幅阴阳图。
周学元发现,张邦昌自从做官后,变得奸诈圆滑,不仁不义,而儒家修炼又是以仁义为根本,所以周学元拒绝把阴阳图给张帮昌。
飞升前,周学元来到哥哥坟前,把阴阳图化为灰烬。
让周学元没想到的是,他哥哥周学儒到阴司后,不过奈何桥,不喝孟婆汤。
都城隍知道后,问明原因,感念其执着之心,让他的阴魂到均州书院看护文昌塔,潜心修炼。
“周师父,你刚才的雪白之气,难道就是儒家的浩然之气?”等周学儒讲完,申金龙问道。
“是的,不过我这只是练气第一层,因为我是阴魂,属纯阴之体,修炼儒家之气特别艰难。”周学儒回答说。
“师父,第一层就这么厉害,那儒家之气到底有几层?”申金龙问。
“共有八层,一层比一层难练,我弟弟周学元就是第八层突破后飞升到天界的。”
“我这么多年只在第一层没突破,除了我是阴魂外,还有另一个方面原因,我的仁义礼智信修为不够。”
周学儒的情绪有些低落。
是呀,中了秀才后,几十年竟然每次科考名落孙山,与进士无缘,等参透了修炼之术却寿限到了,还不知在这阴司能否修成正果!
“师父,你刚才说,修炼浩然之气,以仁义礼智信为根?”申金龙问道。
“是的,所以你想修炼的话,必须先阅遍圣贤书,遵循圣坚之道。”
“你师叔周学元就是因为为官清廉,积下的仁义深厚,才修炼的很快。”
周学儒把修炼“浩然之气”的诀窍告诉了申金龙。
“师父,刚才我看到浩然之气敌不过的时候,你大声背诵了几句诗,那气势就涨了起来。”
申金龙一直在思考着这里面的因果关系。
“对于修炼浩然之气的人来说,仁人志士的文章诗句,就相当于道家修炼的丹药!”周学儒解释着。
申金龙心里豁然开朗,难怪自己背诵《孟子滕文公上》时,丹田之内会产生气感,随之人也会更有精神。
“师父,我背《孟子滕文公上》时,丹田之内有气产生,是不是浩然之气?”申金龙终于问出了许久想问的话。
“当然是,不过你那只是入门,说明你基础不错。”周学儒回答说。
“师父,那我该如何修炼?”申金龙问。
“其实我前面已经讲了,学圣贤之道,读圣贤书时,聚精会神,意守丹田,最重要的还是行仁义之事,不要舍本求末。”
“你现在身为阴司差役,在做事情的时侯,多从仁义方面考虑,要积累你的仁义功德,方可快速突破。”
周学儒谆谆教导着申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