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那是最好不过了
“里正伯伯,您可别有这么重的心理负担,这五个手指头还有长有短呢,这人又怎么可能一个脾性呢!”
唐一鸣说完这话,就有点不知道怎么继续下去了,因为刚才他还想着要跟里正说一下,刘锁柱盯梢自己的事情,他很怕冯文玥知道这一点后,拿这做文章。
虽然这件事本身就是刘锁柱的错,但是真若因为这点事儿再逼的刘锁柱错了心思,那他跟里正之间就会有一道不可弥补的裂痕了。
“也是一鸣你这孩子心思宽阔,不跟这村里边人计较,你放心吧,伯伯肯定不会让这些人拖你的后腿。”
“伯伯,虽然你是大柳树村的里正,但是一些个人的行为也不是你能所掌控的,所以你不要把这些事情都揽到你的身上。”
“老刘啊,一鸣说的不错,大柳树村虽说不大,这人也是参差不齐的,哪能说面面俱到呢!”刘俊杨也加入了劝说的行列。
“行了,都不用说我了,一鸣的事情有没有章程了?”
“差不多了,算是有点眉目,正好你跟刘伯伯都过来了,我再提醒你们一下,这个冯文玥心狠手辣,他的势力也不是咱们能与之抗衡的,所以能避开的尽量避开。”
“避不开的,刚才王爷也说了,都往禹城县衙推,倘若禹城县衙给了他方便,你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用顾忌我这里,这徐大哥自有办法去应对。”
“好的!”
“两位伯伯,不要弄得这么严肃,即便是要与冯文玥针锋相对,那怎么也得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我这河边的景区还没弄完呢,就算是他抢先盖好了酒楼客栈又能如何,难不成还指望着咱这附近的村民去他那儿吃饭!”
“再说了,这一年的时间,很多事情都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谁知道一年以后他还在不在这,所以没必要这样如临大敌似的。”
唐一鸣提到了王爷,搬出了禹城县衙,又特意提起了时间,里正跟刘俊杨似乎明白了什么,神情也放松下来,也是啊,这个冯文玥再厉害,难不成还能大的过王爷去!
屋内的气氛松懈下来,唐一鸣便留里正跟刘俊杨用晚饭,他还想着要跟里正说刘锁柱的事情呢,里正跟刘俊杨心中的悬着的石头落地,便答应下来。
用过晚饭,刘俊杨跟刘磊先离开了,唐一鸣单独送里正出来,两人走了一段距离后,里正看着唐一鸣说道:“一鸣,你是不是有事要给伯伯说?”
“是有点事,伯伯怎么看出来的?”
“说吧,什么事?伯伯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而且事情也都过去了,之所以现在提出来,就是害怕成了人的把柄再受制于人。”
“一鸣,有什么事情你就直接说好了,不用先跟伯伯解释,”里正虽然嘴上这么说,心中却是忐忑不安,甚至有种很不好的预感。
“是这样的,前一段时间你们家锁柱大哥应该是受人所托,一直盯着我的动向,并将消息传递出去。”
唐一鸣这话说的算是很含蓄了,可听在里正心里不亚于是一道惊雷,震的他差点就这么过去了。
而且他丝毫没有怀疑唐一鸣这话的真实性,因为前一段时间刘锁柱确实过于关注唐一鸣这的情况,自己也因为这说过他,却不曾想原来是这么个情况。
他一直觉得大柳树村的村民过分,有负与唐一鸣的好心善意,却未曾想自己的儿子居然是最败类的那一个,会将唐一鸣的行踪透露给别人,那成什么了呀!
“一鸣,伯伯心中有愧呀,你说吧,怎么收拾这小子?”
“伯伯,倘若我真要跟锁柱大哥计较,也不会现在才说,实在是因为害怕冯文玥知道这一点后再拿它作文章,到时候逼得锁柱大哥再错了主意。”
“一鸣啊,他都这样对你了,你还为他着想,伯伯真是无颜”
“伯伯,要说我对锁住大哥没有怨言,那是不可能的,但那也过去了,再者伯伯也没有少帮我,锁住大哥的事情,也是他一时的糊涂。”
“一鸣,你放心吧,回去后伯伯肯定会好好收拾收拾他。”
“伯伯,你是不是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咱们现在主要的是防备着冯文玥,把能想到的事情都提前做好准备。”
“我懂,但也不能这么轻易放过这小子呀,毕竟他做错了事情。”
“那就给锁住大哥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倘若冯文玥真的找上了他,让他配合着演一出戏。”
“你说怎么演?我回去告诉他,肯定让他配合!”里正一听这话,明白这是刘锁柱一个很好弥补的机会,便忙着答应了。
“里正伯伯,我是这么考虑的,等到冯文玥找到锁柱大哥时,让锁柱大哥很是惊讶的说一句:原来让我以前盯着唐一鸣的是你呀!但却不要执意认为是冯文玥。”
“然后锁柱大哥再以这有王爷为借口推脱一下,等到冯文玥威胁他的时候,便让他走投无路似的向你坦白,然后由你抓着他上我这儿来。”
里正听完这话,心中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这哪是让自己的儿子配合唐一鸣啊,这明明就是唐一鸣给自己儿子找的脱身的理由啊!
唐一鸣肯定早就知道了自己儿子盯梢的事,并且也知道是谁让自己的儿子来盯梢的,而且对方的来头肯定不小,他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将自己儿子曾经盯梢的事情揭过去啊!
“一鸣,伯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你这是在为锁柱开脱呀!”
“伯伯,话不能这么说,这事一鸣也是有私心的,因为这件事情还不能让对方知道,我已经知道了他们派人盯着我的事情,所以冯文玥若真因为这件事找到锁住大哥,也相当于为我解了围。”
唐一鸣这话说的是实事求是,因为谢鸿远那块他们还得继续周旋下去,能用冯文玥揭过刘锁柱这件事情,那是最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