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太师不死 议和不成
“韩太师可曾与史相有何恩怨?”太子殿下不由得发出这样的疑问。
张大人摇了摇头,说道:“史同叔当年只是礼部侍郎,和太师差得远呢,哪里来的恩怨?不曾听说。”
“那与皇后娘娘呢?”
张维德沉吟了一番,谨慎地说道:
“太师与皇后,要说有恩怨,也只能是你母亲和皇后两个女人间的矛盾。毕竟,当时你母亲宠冠六宫,还是废后另立的最佳人选。韩氏兄妹可以说史皇后最大的敌人。”
后宫女人间的战争,何尝不是前朝权力的争斗?
入了宫的女人,背后不仅仅倚仗圣上的宠爱,更多的还是娘家的倚仗。杨氏出身比不上韩雪儿,又久居后位无所出,废后更是喊得人尽皆知,可想而知当时的恨意。
可杨皇后哪里来的那么大能耐,能够杀当朝太师呢?
当时的杨太师,可是手握军政大权,是圣上最为信赖和倚仗的大臣,更是一位力主出兵收复国土的爱国大臣。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
“或许,是因为当年的议和?”张维德想到此处,又摇了摇头:“不可能,太荒谬了!”
他如此一番自言自语,倒是让太子殿下和锦奕二人看得云里雾里。锦奕心思比较细腻,她觉得张大人或许是难以启齿,便语带安慰道:
“张大人,无需多虑。我等也只是在做推测,哪怕有些念头比较古怪,也可以说一说,一起分析分析。人多主意多,不妨事。”
张大人这才不好意思地说道:“微臣只是觉得,刚刚一闪而过的念头有些许夸张了,望两位殿下不要介意。”
“十五年前,因我军西线主帅吴曦叛变降金,导致西线溃败,北伐失利。此事震惊朝野,令君臣闻金色变,对收复中原丧失了信心。”
“更重要的是,这个吴曦,是韩太师一力举荐的,因此朝中对韩太师非议很大,老师的威望受到很大损害。”
“六月,朝廷派遣使臣去金国议和,金国提出了一个可笑的条件,让使臣震惊,并回朝禀告。”
“什么可笑的条件?”锦奕和太子均很好奇。
“金国提出要韩太师的首级,作为议和的前提。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我堂堂宋国太师,怎能受此侮辱!”
“使臣回国后又过了月余,八月初,金国又派来使来临安城议和,很快,便由礼部侍郎史同叔对接,草拟了和谈盟约,即嘉定和议。”
“哀哉!我大宋竟与金国改为侄伯之国,岁币由20万增至30万,还增加了犒军费300万两,实乃我大宋之耻辱啊!”
当时,朝中重臣也好,坊间百姓也好,对和议的条件都痛骂不已,恨之入骨,可圣上却鬼迷心窍般地信任史同叔,再加上,太师在这个议和的关键时刻病故,一切无可挽回了。
“刚刚我所说的荒谬的念头,就是这个条件!当日金国来我大宋议和,全程都是史同叔在对接此事,莫不是他们偷偷害了太师,向金人献媚?”
张维德说得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这个想法,太大胆了!
锦奕和太子殿下听到此处,更是屏住了呼吸,这个想法,不仅大胆,还丧心病狂!!可震惊之后,他们反而觉得,这个可能性非常大。
太师力主北伐收复中原,挥师北上,是金人的眼中钉;同时,他在朝中掌握军政大权,又有其妹在后宫独获盛宠,可谓是皇后的肉中刺。
而一个籍籍无名的礼部侍郎,在议和后一路扶摇直上,平步青云,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则是铁一般的事实。
无论从何处来看,史同叔和皇后勾结,谋害韩太师,以期达到议和的目的,都合情合理。
太师不死,议和不成。
“可我舅父已过世十五年了,当时了解内情的人,少之又少,该如何着手调查呢?”
锦奕一时竟有些茫然。
“太子殿下,老臣愿意去寻找当年知情人,这也是我此次前来寻安乐公主的原因。”
原来,这么多年,韩太师的死因,一直都是张维德心中的大石,此事一日不明,他一日不能安心。
二人深受感动,朝中有此良臣,是朝廷之福;而太师有此弟子,更是太师之幸啊!
晚间,太子殿下在东宫,接见了叶无尘、小朱二人。
这几日,两人均在外,一则寻找沈育兴旧部王铁、王刚两人的下落,二则追查当夜程府黑衣人和那日暗杀老丁头的凶手等线索。
王铁王刚自那夜后,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毫无踪迹可循。二人从军多年,武功又高,如今躲藏在暗处,不得不多加提妨。
第二件事,天气渐热,刑部已经复核后,将尸体都抬至义庄,准备安葬了。但迄今为止,都没有更多的线索。攻击程府的一干黑衣人,身上没有任何身份文牒,应是死士,早就被抹去任何身份信息了。
而杀害老丁头的凶手,当日在场的百姓众多,大理寺一一排查后,犹如石沉大海,亦是困难重重。
但是,二人带回来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接生婆郑婆子的下落。
此事还得感激程大夫,他素日里行医救世、乐善好施,因此结了很多善缘。他通过同行药铺、各大医馆发出寻人信息后,很快就有一处同行发来密信,说在某处村落,前年见过类似的婆婆。
两人马上赶往同行所说的村落,叶无尘发现,真真太巧了,这不就是当日那个绞杀张乐获罪的陈阿二家所在的村子吗?!
叶无尘在陈阿二获罪后,时常和锦奕前来此处探望陈阿二的母亲,对这个村子并不陌生。
陈阿二的母亲,自他伏法后,病情加重,没多久就郁郁而终了。是以,他和锦奕好长一段时日未曾来此处。但是村里还是有好多面熟的乡亲认得他,纷纷打招呼,有些更是热情招呼他俩进屋喝水、歇息。
因此,两人不费什么力气,便找到了郑婆子的家。
带路的大婶朝里头喊了喊:
“兰婆~~兰婆~”
可敲了好几声门,都无人应答。几人推门进去,家中摆设简单、干净,像是一个孀居多年的老婆婆所住,但遍寻家中各处,还是没见着人。
“哎呀!我这个记性!今日是初一,兰婆不在家,就是去三才观烧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