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定风波,山外青山楼外楼 > 第66章 污其之名 握其动向

第66章 污其之名 握其动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刑部尚书贾无珍,将万花楼案的最终审理结果向史相做了详细的汇报,言语之间颇有刑部“雷厉风行,破案如神”的荣誉感,他用语言和行动表示对史相“尽快办妥、办成铁案”的口号做了完美呼应。

    史相听他说了一大通,都沉默不语,未有任何表情。只是,对太子殿下竟为了这一起小小案子,动用了东宫令牌,他非常感兴趣。他问贾无珍:“你可知太子殿下,为何如此重视此案?”

    贾无珍正愁不知该如何将从临安府尹孙大人那听到的惊天隐秘告之于史相,这不,机会正好来了,可他又害怕万一说了出来,又被相爷痛骂,他立马垂下头,以退为进道:“下官不知该不该说。”

    “但讲无妨!”史相大手一挥,让他放下了顾虑。贾无珍如获大赦一般,赶紧说道:“下官听说,是太子殿下和这柳如月有那个什么。”

    “什么那个什么?”史相有点迷糊。

    贾无珍弱弱地跟了一句:“有一腿……”

    史相差点笑了出来。什么?太子殿下和烟花女子?这位东宫素来有名、不好女色的冷面公子?他强忍住内心的好奇,问道:“这消息可真?”

    “此事千真万确,相爷!”贾无珍笃定地说道:“府尹孙大人亲自接见的太子特使。说是东宫异常重视,不仅派人听审,还专门派了仵作一同来验尸。太子特使听到一尸两命之后,便匆匆回宫禀告太子殿下了。您说……”

    贾无珍又打住了,他试图从相爷的表情之中,再行推测自己是否还要往下说。但相爷没有一丝怒容,反而陷入了沉思,他便鼓起勇气继续说道:“府尹孙大人猜想,这柳如月肚子里的,会不会是太子殿下的?”

    贾大人这招高明!他说这是府尹孙有旺的揣测,可不是他凭空污蔑。就算来日太子殿下怪罪下来,也不是他贾无珍编造的。

    史相想到上一次太子在万花楼,听闻也是因为这名女子与张乐起了冲突,心中顿觉这猜测未必空穴来风。他问贾无珍:“太子特使在临安府衙还做了什么?”

    “只是了解一番案情,参与堂审。堂审完毕后便离开了,未曾有其他动作。”贾无珍回禀道。

    “那派去的特使,是太子身边何人,可认识?”史相又问。

    “孙大人说未曾见过,像是生面孔。”贾无珍对答如流,他对那次差点被勒死的经历心有余悸,所以近几次来相府之前都会用心做一些准备工作。

    “生面孔?”史相眯起了眼睛,一旁的侍从从侧面的阴影中走出,小声地说道:“自太子遇刺之后,东宫新增了几名护卫,大部分都来自御林军,只有这一人,不知来历。”

    “仔细查查此人底细。”史相对侍从吩咐道。自从上次破庙刺杀失败之后,太子身边的护卫人数明显多了,现在还有他们不知道的生面孔,史相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任何事,只要有一点脱离了他掌控的迹象,都是危险的信号。

    他对贾无珍说道:“胡闹!太子殿下乃我朝储君,怎会与烟花女子有染?这件事情若是让圣上和臣民知道,圣上定会雷霆大怒,臣民更是会笑话。”

    “那是!那是!太子殿下做下此等事,恐失民心,动摇国之根基啊!”贾大人现在的阅读理解已经满分,充分掌握了史相话中深意。

    反正唯一知情的人——婢女小云都已经一命呜呼了,当日公堂之上那么多人,想怎么说,还不就是一张嘴的事情。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古来就有。一朝储君,若总是身陷于此类流言之中,恐怕,是难以服众了吧?

    史相心中已然有了“借刀杀人”的好主意,让太子深陷污名,上失圣心,下失百姓,最终担不起这太子之位,这比杀了他,更让人觉得刺激。

    他吩咐身旁的侍从和贾无珍,叮嘱他们联络朝中部分大臣,为此番筹谋做一些准备。顺便派人将此信息传递至宫中,让皇后娘娘心中有数,以备在关键时刻进行助攻。

    待贾无珍领命离开后,他立时换了一副表情,对侍从冷冷地说道:“看起来,事情最后并没有如你安排的那样。”

    侍从一下子慌了,他知道史相说的是什么意思,立马跪地请罪道:“小的该死!小的本已经安排妥当,一应证据齐全,那个大夫就是预备好的替罪羊。小的不知她身边丫头竟然也会同时下毒。是小的未安排妥贴,小的罪该万死!”

    “罢了!今后万不可大意!好在这丫头死在堂上,此事也算是盖棺定论了。若再细细盘查,总有蛛丝马迹被有心人拿住。”史相想到最终结果并没有偏离他预期的轨道,便也不再去细究侍从的过失之则,但是,谨慎的他又叮嘱道:“另外,把你之前所布置的时候有可能露出破绽的地方,都清理干净。莫要再让人细查。”

    “太子并非喜好女色之人,若说他真与烟花女子有染,这绝无可能。所以,此次他派出东宫特使,定然是为了其他人。你好好去查。”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他从不轻视对手,这是他活到现在的秘诀。

    污敌人名声只是策略,但准确掌握敌人动向,才能给他致命一击。他几乎是看着太子和二皇子长大的,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他心中自然知道。

    太子即聪慧又敦厚,有礼有节,进退有步,不愧是太后娘娘亲自抚养出来的天子骄子;而二皇子,自小仗着母亲是当朝皇后,不思进取又鲁莽固执,可野心还不小。二者本不能相提并论,可二者必然会有一争。

    怨只怨太子并非皇后所出,他的优秀,反而成了他的催命符。史相自知,无论太子再优秀,自己都没有第二个选择了,他唯有将眼前的路,一直走下去。他要永远成为这个王朝最被需要的人,他的子孙后代才能享受这无边的权力和富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