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对簿公堂
听到王听梅说出这话,在场的人无不惊讶的看向她。
叶子芬也不意外,只是意外之中多了两分欣赏。
看来在这么紧要的关头,她的头脑还算是在线的。
“大人,开恩啊!我是一时糊涂啊!”王听梅的男人一听媳妇要和自己和离,还要他赔偿那六十亩地。恐惧之心爬上了心头。
又跪着挪到了王听梅的面前,抓着她的衣袖不停的求饶:“媳妇,我再也不敢了,你原谅我这一次吧!”
王听梅把袖子从他手里拽了出来,眼里都是失望。
看着自家男人这个样子,她满心的心疼,可是心疼也不能不活着着啊!
她要是想活着,就必须把家业拿到手。
再看一眼夫君,眼前的人哪里还有半点娶她之时的意气风发,如果当年知道他会是这个样子,说什么也不会违背父亲的意愿,嫁给他。
现在说什么也为时已晚,想到了家里的几个孩子,女儿们已经出嫁,老大也已经成亲,唯独还有一个小儿子。
“大人,我深知赌博的危害,现在我家还有一个小儿子未娶亲,请大人做主,允许我把孩子们带走,我不能让孩子们毁在他的手里啊!”王听梅再次开口。
苏县令为王听梅一番爱子之心感动,也听说过,赌瘾难戒。
权衡左右问道:“他既然喜欢赌博,可还有能力赔偿你的田地。”
王听梅一听有戏,赶紧说道:“我家田地契约一直在婆母手里收着,想来他不敢动。请大人明察。”
苏县令一听,喊道:“来人,去查一下,他家田地现在在谁的名下。”
刘衙差赶紧出列,抱拳说了一声“是!”,疾步走了出去。
王听梅的丈夫听到县令的问话,如雷轰顶,‘完了,彻底的完了,他家败落了!’
叶子芬挑了挑眉,看来这个大姨也不是没脑子的嘛!
不过已经不关她的事了。
那天她上门时,叶子芬没有在家,但是对方今天的表现来看,是个不会让自己吃亏的人。
想想母亲的性格,再看看眼前的人,难怪在外公死后娘亲会吃亏了。
叶子芬看到没有她的事了,对着苏县令屈了屈膝。
说道:“县令大人,现在事情已经查明,民女家中还有事要忙,不知可否离开?”
苏县令一听,赶紧说道:“无关人员可以离开了!”
说完挥了挥手。
叶子芬还有几个赌徒,纷纷离开衙门。
章怀玉不放心叶子芬,也跟着出来了。
“姐夫,不用担心,快回去吧!我也雇辆车回去了。”叶子芬笑着和章怀玉说。
章怀玉点了点头。
他知道叶子芬肯定想知道事情的后续,于是又回到了大堂。
很快刘衙役就回来了,回禀道:“启禀大人,小的已经查明,田地还在其名下。”
这个其指的当然是王听梅的男人了。
县令又问:“价值几何,可能赔付上那六十亩田地?”
刘衙役回答:“不能,也就二十亩地,不过还有他的名下还有两处铺面两处房产,加在一起勉强够了。”
王听荷从来不知道自家男人手里竟然有铺子,那他骗自己抵押铺子是何居心。
她立即看向了自家男人,眼神犹如利剑一般。
只是他男人听到刘衙役把自家的家产都说出来后,已经颓废了,根本没有看王听梅一眼。
自然没有看到王听梅责备的眼神。
王听梅的那些心软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县令一听,宣判了。
叶子芬回到地里,已经收了十多亩地。
看着眼前的土地,伸手抓起一把上面的土。感觉这样的土地需要好好养养才行。
“李伯,家里的羊粪多吗?”叶子芬找到了李伯询问。
“小姐想在这片土地上些羊粪?”老李猜测。
叶子芬点了点头,“太贫瘠了,估计再种粮食,出产也不会很高。”
老李估算了一下家里积攒的动物粪便,说道:“估计可以上二十亩,其他的四十亩没办法。”
叶子芬一听松了口气。
“没事,先把着二十亩上好肥料,种些玉米。间距再宽些。玉米出苗之后,再在里面种些西瓜之类的东西,相互套种,提高收入的同时,养一养土地。”叶子芬把打算说了。
“明天就开始吗?”老李问。
“嗯,李伯再去雇些短工吧粪便洒在已经收割好的地里。立即灌溉。等麦子全部收完立即种上。这样家里的三十亩地就不会被耽误了。”叶子芬把时间利用的明明白白。
“好!”老李一般不会反驳叶子芬说的话。
一是叶子芬太有主见,二是叶子芬从不会任性妄为。
陆家村,人们看到一车又一车的麦子拉到了晒谷场,心里好气。
当看到叶家的小六在晒谷场上看着时,心里知道这是叶家的粮食。
只是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收割呢!叶家的田地就在这附近,前两天还看到他们为麦子的灌浆浇水,今天怎么就收割了呢!
村民甲走上前问叶子薇:“叶家小六,你家已经开始收麦子了?别不是你爹没在家,你们姐妹几人瞎搞的吧!”
叶子薇本不善言辞,但是被人误会还是会辩驳两句的:“不是,这是姐姐买的别人家的,他家的麦子成熟的早。”
听叶子薇这样一说,大家看向麦穗,确实已经发黄了,他们这儿的麦子还是绿油油的。
村民乙抓起一个麦穗,搓出麦子看了看说:“麦粒太干瘪了,没有管理好啊!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买来的,可别吃亏了。”
村民丙:“估计是为了她家的羊,那么多的羊需要多少草料啊!这些麦子可以出不少麦糠呢!”
大家都觉的这个解释最合理,于是也就不再纠结了。
叶子芬跟随拉麦子的牛车回来后,叶子薇立即把村民说的话状告给了她。
叶子芬的脸上浮现黑线,人们的想象力还真丰富。
不过这还真提醒她了,这些麦糠需要找个地方储存。
于是老李的话又加了一项,找人建一个放麦糠以及秸秆的仓房。
忙忙活活,清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