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北狄来了
内务府整顿完,新的班底安排好,已经到了冬月底。
内务府的动静如此之大,不可能不引起前朝的动荡。
荣长煜把握着处理的尺度。
被牵连的前朝官员,有确凿证据且金额较大的,或者影响恶劣的,毫不留情,直接该罚的罚,该杀的杀。
荣长煜就是要大刀阔斧的整顿一下官场风气。
那些盘根错节,纠缠复杂的裙带关系,一时之间,在朝堂之上,无法形成有效力量,与新帝的整风力量相抗衡。
不管朝臣们的恭维称赞,是实心实意还是表面客套,至少,在明面上,新帝荣长煜胜了一局。
但荣长煜知道,整顿官场是一场长期的,道阻且长的过程。
毕竟大燕王朝成立上百年,官场已经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体系。
绝不是动了一两个人,办了一两个大案就能改变的。
如果那么简单,那官场的那些大佬们,就不是政治家了。
至少,荣长煜不是一个轻易被蒙蔽双眼,看不到未来的人。
等处理完内务府的事情后,荣长煜在御书房宽大的御桌前,深深的思考起来。
整个国朝官场庞大,官员众多,贪污腐败,德行有失等等,这些仅仅靠吏部的考核和监督,远远不够。
其实煜耀阁,适当的时机,可以提到明面上来,增加一项监督官场运行的职能。
这样对官场行事的监督运行更加灵活,也起到威慑作用,使官场逐渐树立清明之象。
进入腊月,大燕王朝已经有了年味。
大街上多了卖春联的,卖门神的。
还有夏氏独家销售的烟花爆竹。
今年南边大陆的商路,西北边大陆上的商路同时打通了。
这极大的促进了大燕商业的繁荣。
当然银子也像水一样,流入了大燕的国库。
街上人来人往,每个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人们辛苦了一年,就盼着过年,能够一家团圆,享受天伦之乐呢。
今年的大燕皇室,是新皇开泰帝登基的第一个春节。
内务府经过一番清洗,如今也正是新人新气象。
整个皇宫大内,红灯高挂,腊梅飘香,处处散发春的生机。
就在大燕一片喜庆,准备过春节的时候,北狄开始大规模调动军队。
北狄太子和公主返回后,经过同行使臣一番加油添醋的禀告,北狄一些好战亲王立刻按耐不住,怂恿国君,发兵南下,对大燕进行惩罚。
腊月初二,荣长煜收到消息。
北狄大约集结十万大军,正向着北疆黑城行来。
黑城是穆家军守北疆的驻地,现在城内屯兵大约十万。
另外二十万分别驻扎于北疆沿线城镇。
穆继业在黑城的作战准备,也正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上一次北狄与大燕发生战争,也就过去一年多一点。
北狄骑兵,骁勇善战,让穆家军没少吃苦头。
在人数相当的情况下,北狄人的胜算更大。
穆家军侥幸胜了北狄,花费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基本上是三个大燕士兵换一个北狄士兵的性命。
以这样惨痛的代价赢了胜利,但是,也烙上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但这次穆凡返回北疆,带去了大燕最先进的战争武器,大炮。
同时还有武装骑兵的连环弩,手榴弹等武器。
这又在一定程度上给了穆家军信心和勇气。
穆家军本来就是一支训练有素,经过战场上鲜血洗礼的军队,作战经验都很成熟。
因此对于应对赶来挑衅的十万北狄军,荣长煜并没有多少担心。
而是认真的看着眼前传过来的军报。
这份军报一看就是穆凡的手笔。
他跟荣长煜打过一段时间的交道,知道他要求的汇报风格,喜欢简明扼要。
因此这份军报,简单的报告三个方面的情况。
第一,北狄来犯兵将信息。
此次带兵的大将军是北狄庆王,阿成哥。
此人是北狄皇室亲王,上一次与大燕作战的先锋官。
可以说,对穆家军的作战风格和穆家军的战力,都很熟悉。
这次北狄兵大约十万人,其中大约5万骑兵,其余5万步兵。
据估计整体作战实力,比上一次有大幅提升。
第二,穆家军的军事安排。
除黑城兵马全力迎敌外,其余边部,也都做好了应战准备,并且随时准备应援黑城。
第三,后勤补给问题。
目前穆家军储备粮草,够大军一月之用,请朝廷提前做好安排。
另外,武器方面的需求。
上次穆凡返回北疆,带去两门大炮,100箱手榴弹和2万把连环弩。
请朝廷尽力给些武器补给。
南方和西北商路打开后,荣长煜和夏强做的最大笔的买卖,就是收购粮食。
所以现在大燕的储备粮草,不是问题。
军火武器方面,工部匠作营原本打算运往西北的武器,暂时先调度给北疆。
于是,荣长煜赶紧回了一封信给穆家军。
告诉他们后勤补给一定跟上,军火武器最迟20天送达,前线只管做好防卫迎敌即可。
回信发出后,荣长煜看着舆图,心里在琢磨新的作战方略。
北狄有几个好战的亲王,都是北狄王室重量级的领兵人物。
上一次与大燕一战,北狄没有讨到好处,损失惨重后,不得不签下停战协议。
表面与大燕停战,但是心里咽不下这口气。
这次送来和亲公主,或许是一方势力周旋的结果,但也许是北狄有试探的意思。
如果答应和亲,北狄人定会觉得大燕求和心胜,畏惧战争。
如果不答应,北狄正好有了一个出兵的借口。
总之,北狄当权势力,已经做好了要与大燕一决高下的准备。
这次敢来,定要让北狄人尝尝,冒进主义的错误,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
荣长煜想了想,对着小兴子吩咐道。
“叫韩明晨来见朕。”
“是,陛下。”
小兴子答应着,夹着屁股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