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搬新家啦!
新房有三居室,厉言和霍临川有了各自的房间,终于不用挤在一个炕上了。
厉言挺高兴,霍临川心里却有些失落。
多出的一间,留给霍临川做书房。
采购新家需要的东西,首先要换的就是厨房用具。
楼房的煤气灶和大杂院烧柴的土灶差别还是蛮大的,原来的厨具他们都不准备要了。
这些厉言不擅长,都交给霍临川,毕竟以后也是他用。
霍临川挑挑拣拣选了一个炒锅和一个汤锅,汤锅的上面带着笼屉,可以蒸包子馒头。
还有一套青花白瓷的碗碟。
窗帘和床上用品都是挑选的花样,量好尺寸,店家现用缝纫机车出来的。
那时的布料也没有什么花样,除了结婚用的大红大绿,就是蓝白或者绿白的小方格。
霍临川给自己挑了蓝白格,给厉言选了绿白格,洗的时候容易区分。
新房的地面上白色的瓷砖,冬天会有些凉,厉言偏偏喜欢光脚。所以霍临川买了两块地毯,一块铺在沙发旁,一块铺在厉言卧室的屋里。
至于他自己,就用不着了。
厉言本来还想买冰箱,电视,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可没想到这里一台黑白电视竟然要五六百块!
冰箱洗衣机更不用说,就这样的天价还得托关系才能买到!
如今职工平均工资不过二十几块,一个人就算不吃不喝,也得两年才能买上!
这些在现代家家户户都有的家用电器竟然这么贵?
算了,惹不起,惹不起!
两人走走逛逛买了一大堆东西,都拎在霍临川的手里,厉言要帮忙拎也被他拦下了,最后还是厉言硬抢过来两袋拎着。
不过在外面吃了午饭之后,又被霍临川拿了回去,厉言再要抢,他说什么也不给了。
下午他们才开始回大杂院搬家。
大杂院里除了衣物,没有什么能拿到新房的,两人的想法都是买新的。
他们把不要的东西都送给院子里的一位老奶奶,现在霍临川的手艺就是跟她学的。
老奶奶攥着霍临川的手,不住地道谢,惹得那些没捞着又眼馋的人,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
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只有在退押金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插曲。
房东收房的时候一直挑三拣四地,明摆着不想退押金。
在厉言关上房门,拿着一把螺丝刀,和他进行了一段亲切友好的沟通后,他才老老实实地退了押金。
终于料理好一切,厉言的钱包也见底了,霍临川也花了不少。
从刘军那里坑来的二百块钱,现在就剩五十多,厉言在心里琢磨着找一点别的门路搞点钱才行。
两人累了一天终于弄得七七八八了,还剩一点收尾的工作留到明天再处理。
幸好明天是周末可以晚起,不然她还真有可能爬不起来。
可惜的是,他们第二天睡懒觉的计划被一阵敲门声打破了。
来人真是靳玉洁带着小女儿乔文文。
靳玉洁和他们住在同一单元,不过靳玉洁住的是位置更好的三楼。
昨天她已经来了好几次了,可是昨天白天厉言不是在买东西,就是在大杂院,家里没有人,让靳玉洁连来三次都扑了个空。
有了靳玉洁的加入,昨天未完的清扫工作很快就处理好了。
靳玉洁还带来了搬家礼物——一套她自己做的沙发垫。
米白色的沙发垫将整个黑皮沙发覆盖,让整个客厅都显得温馨又柔软。
晚上霍临川做了八道菜,算是温锅宴。
靳玉洁看着在厨房忙碌的霍临川很是不解。
这时的男人特别大男子主义,虽说改革开放了,但心里还是奉行“君子远庖厨”那一套。
何况是霍临川这种外表看着光风霁月的文化人!
只见霍临川游刃有余地在厨房里煎炒烹炸,做出来的菜更是有模有样,让靳玉洁这个资深主妇都赞叹不已。
同样是家里男人做饭,
刘宝英看了会阴阳怪气地讽刺厉言又懒又馋,而靳玉洁却对她竖起了大拇指,连连夸她“御夫有术”。
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差距。
除了靳玉洁一家,厉言还请了厂长郭祥忠。
听靳玉洁说,不止这次分房,就连之前厉言转到财务部也是郭祥忠通融的。
厉言猜测可能郭祥忠见靳玉洁在财务部势弱,才把她拉进去做帮手。
无论郭祥忠的目的是什么,厉言作为受益者,于情于理都要请他的。
至于他一个大厂长,愿不愿意参加她这个小主管的温锅宴,那就看他自己的考量了。
没想到郭祥忠还真的乐呵呵地来了!
席间郭祥忠和乔志民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对当今的时事政治高谈阔论,霍临川偶尔被两人追问看法,他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至于厉言,呵呵!
前世作为一个我行我素,无法无天的黑帮大佬,她的观点对于他们来说太过离经叛道,还是不吓唬他们为好。
酒过三巡,郭祥忠说起来厂里的事。
原来郭祥忠是五年前才调到金龙米业。
他调来的之前,副厂长郝坤还以为上一任厂长走了,他能被扶正。
谁知空降了一个郭祥忠,郝坤可不得恨苦了他,经常给他使绊子。
郝坤在金龙米业扎根二十几年,可谓是树大根深,即使郭祥忠有心想动他,也要顾及到他背后盘根错节的各方势力。
所以扳倒郝坤这事急不得,还是要徐徐图之。
送走了客人,厉言看着沙发对面空落落的墙,心里想着还是要搞点钱,至少把电视安上。
现在的市场仍然以国有企业为主,政策上只批准了一些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对于私有企业还是禁止状态。
没有门路还真不好弄!
走正路赚钱不易,要是干厉言前世的买卖,趁着如今管理松散的状态,倒是能狠捞一笔。
不过厉言目前还没有把这本年代文改成黑道文的想法。
厉言这边想着怎么搞钱,没想到赚钱的机会就送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