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懂卓
很多人对董卓这个名字是再熟悉不过的。
在三国演义当中,董卓是以凶残暴虐,堪比秦始皇而闻名。
不过,三国演义当中的中国,除了凶残加脑残。
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加官进爵,靠的是花钱拉关系。
独霸朝纲,抗的是各路人马,大家彼此利用,而他是一个无能无情无耻。
但是有几分狡猾的人,所以他抓住了机会,乘势而上。要不是因为貂蝉的缘故招惹了吕布。
他就成就了一代霸主。这是三国演义给他安排的具体人设。故事脚本。所以看罢三国演义。也并不觉得董卓是一个厉害的角色。那么到底这个家伙厉不厉害呢?到底有多厉害,厉害在哪里?
咱们从这集开始啊,根据三国志的技术来了解更加接近历史真相的。
狠人。董卓。董卓,字仲也。从他的字可以知道啊。应该是家里排行老二。他是凉州陇西郡霖桃仁。
就是今天的甘肃省定西市的岷县人,这家伙呢是粗猛有谋,武艺高强可以左右开弓。
所以说我小时候在这个连环画当中看到总和他的形象是一个大胖子,面容满脸,横肉,巨臭无比。但实际上呢。在他年轻的时候。
玉树临风,浓眉大眼,也算是一表人才。
根据英雄记上的记载说啊,他的爸爸叫董君雅。
所以说呢,这是一个副县级公安局长,就是县委。但是种种迹象表明。老董家呢是属于颇有家财的地方。好。由于董卓的哥哥早逝。所以作为董家二少爷的董卓就成为了继承人。
他是充分发扬了富二代的优点,那就是纨绔子弟败家的玩意。正经事那是不干的。
成天到这个羌族人的部落里欣赏风光,和少数民族兄弟切磋武功,并且邀请他们参加排队。每天都得杀牛宰羊,举办酒宴,唱歌、跳舞。
把那家中的牛羊都吃光了也在所不惜。
作为他的兄弟是非常有福气的,谁家里生活困难的时候,叫他一声老大,都会帮上一把。
有不少跟他父母的弟兄们,原本是羌族的豪杰呀,就跟随董卓来到了董卓的家乡。董卓在他们自然是没话讲的。
豪杰后来为了感谢董卓真心相待。回去之后呢,收集了一千余头牲畜送给董卓。
像他这样豪爽的作风,那就是你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成为一个很受欢迎的人啊。
董卓于是迅速成为凉州地界上叫的响的一位游侠。那迫于羌汉战争的紧张局势。
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多的官员都愿意举荐他,培养他、提拔他。有史为证啊,比如吴书记载说呢。
郡府征召董卓,任命为官令,令董卓负责捉捕盗贼。
湖人曾经出来。遗憾人凉州刺史成就任命董卓为从事,让董卓率领骑兵讨伐胡子。董卓呢还真是有几分本事,大半湖人斩获上千人。滨州刺史段影。向三公府推荐了。
而司徒袁伟。觉得这小伙子不错呀,很有潜力嘛,值得培养。要不然你就跟我混吧。于是任命董卓为。在汉桓帝末年。朝廷在边境六军招募梁家子弟,编入了邻居。公主。
猛善战,有谋略,履历过人,身边呢常携带两副弓箭,他可以左右开弓,在马上是驰骋如飞啊,简直是帅呆了。
董卓担任军司马。中郎将召唤出战。他是极力表现自己,大力发挥纵横冲杀,左右突击。
经过上百次战斗,空军卓著的他连连升迁,平步青云,官至首拜为郎中,皇帝还特别赏赐他煎薄九千匹。
他面对朝廷的赏赐,讲了一句很有水平的话。他说,为者则己,有者则是。他的意思是说啊,立功的虽然是自己,但是有赏赐。那都应该分给将士们。
这句话证明了董卓是有一定的管理水平。
而且也解释了为什么懂得他的敌袭部队对他是如此的。死心塌地。
后来呢董卓担任王武县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庶几校尉。但是没过多久又被免职。
后来,他再次受到朝廷的征战,胜败为槟州刺史,河东郡太守,改任中郎将。
为什么董卓这会儿升迁的这么快呢?那简直是坐着火箭平步青云呢。根据英雄记的记载说啊,董卓多次讨伐羌湖。前后经历一百余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但是在考察黄金军的时候呢。董卓军战败,被免职抵罪。韩遂等人在凉州起兵造反。董卓再次售卖为中郎将。派他西进攻打韩翠。但是,这次军事行动却并不是特别顺利。
在望远县峡谷的北边,董卓被羌湖数万人马包围,粮食匮乏。
无奈之下。
怎么说呢?就假装指挥不下去,鱼在河上修筑堤坝,形成了堰塞湖。堰塞湖当中的水满了之后,这湖水绵延长达数十里。董卓呢悄悄从燕夏指挥军队过了河。然后呢,又把这个堰塞湖给挖开了。
等到江湖闻讯追过来的时候呢,那河水已深,敌军没办法过河。当时有六路军队讨伐陇西的江湖。其中呢。五路遭遇了惨败,只有董卓全身而退。
董卓此后呢就驻扎在右福峰担任前将军,受封为苔香红,紧接着又受到朝廷的征召,担任兵招募。
而根据零地基的记载说啊。在灵帝中平五年的时候,朝廷征召董卓拜为少府。
是令董卓把自己的部队交给左将军皇甫嵩指挥,让他前来皇帝行营报道。可能这个时候皇帝已经看出来这小子不好控制,不能让他拥兵自重,于是就开始出招,要谋夺他的兵权。巧华的董卓当然不干了。
董卓于是上奏说,凉州这边还很乱呢,贼人还没有剿灭干净,这正是陈卫国效命之时啊。我手底下的兄弟们都想着要报国恩,非常踊跃。兰州城的车子言辞恳切,让陈没办法上路啊。而且陈之前作为他们的将领,一向是进行抚恤将士,他们都愿意为臣效命啊。
他的意思是自己实在是走不开,就算是自己想走,手底下的那帮子将士们。
也不答应。这栋楼比泥鳅还滑,不肯上钩啊,没办法,朝廷又想了一招,在中平六年。
任命董卓为兵招募,然后敕令董卓把他手底下的部队都交给黄雪松。
这回生你官了,该答应了吧。
是人家总说还是不上套,他立马打了一份报告,说,臣执掌容氏十余年,大小氏族相处已久,他们眷恋成的豢养之恩,都愿意为国家。
祈求朝廷让陈率领军队效力边陲吧。
他早就看穿了朝廷的意图,所以是坚决不放弃手中兵权,干脆在凉州观望局势的发展。董卓是接连两次抗命啊。
而接下来,即将发生一件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那就是。大将军何进将要征召董卓。那么这一回,董卓来还是不来呢?预知后事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