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男主他只要白月光3
陆柏从没想过自己还有顶着一身伤成为梁上君子的时候。
唐家的院落分布陆柏早就烂熟于心, 无声无息间几个起落,他人便出现在了唐玥的闺房外。
封了外间守夜侍女的睡穴,他一个跃身翻了进去。
唐玥已经睡着了,双手交叠放在腹部, 身姿十分规矩。这般模样, 倒是比她睁开眼睛时多了几分气色。
陆柏坐在床边的脚踏上, 借着月光看着她,一直以来悬着担忧的心渐渐落下。
唐玥如今的状态, 放在现代应该是属于受了刺激之后的自我封闭, 若是能得到及时的医治, 治好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可放在如今这个时代,难度未知。
不过,有唐文山的精心照料, 唐玥的病情不说恢复,只不会恶化这一点大概还是能做到的。
只是, 唐玥变成如今这般模样的事情以后绝对瞒不住, 到时京中必会起来流言蜚语,虽然知道如今的唐玥根本不会去在乎这些, 可陆柏心里总归是不怎么好受。
如今的他还是太弱了, 根本护不住唐玥, 更别提将唐玥带在身边悉心照料。
而为了他们的将来, 陆柏近几年来都没有时间陪在唐玥身边,这不是他可以任性的时代,所有的一切都只能按部就班地来。
时间一点点流逝, 已经不能再多留了,陆柏起身,倾身在唐玥额头上烙下一吻。
“等我回来。”
西郊大营设立在京郊, 只听令于皇帝的差遣,里面多的是皇帝及各方的眼线,陆柏虽是将军,却依旧有几分束手束脚。
那日陆柏离开西郊大营,多的是人看见了,陆柏受罚的消息,军营里知道的也不少。这次他回来,众人纷纷猜测这位上位不久的将军王爷会做些什么。
陆柏要做什么呢?自然是把里面的牛鬼蛇神给揪出来,毕竟这是他从新平帝那领了命的。
西郊大营听新平帝指挥调度,将来肯定落不到他手里,自己能把培养的亲卫带走就不错了。那陆柏为什么还要费心把那些人揪出来呢?
答案是,他要剿匪。
北原与南康两国关系僵硬,交界处少不了摩擦,边界百姓深受战乱之苦,北原国内也是匪患四起,百姓深受其害。为此朝廷几次发兵剿匪,却最终都没能成功,匪患猖獗是一方面,官匪勾结又是另一方面。
此次唐家一事影响颇深,如今正是百姓激奋之时,陆柏以此为名发兵剿匪,朝野内外不可能会出现反对的声音,若能真正肃清匪患,陆柏便能趁机扬名。而第二点,陆柏的目标是财,那些匪盗窝里的财物。这些东西自是要上交朝廷,可真正的数目只有第一眼见到人才知道。若要成事,钱财至关重要。
只这两点,剿匪这件事,陆柏势在必行。
等将军营里的势力梳理一遍,把一些混进来的探子踢了出去,陆柏就向新平帝递了折子。
匪患也一直是压在新平帝心头的一件大事,朝中有人跟匪盗勾结,这事他心里清楚,不然不可能剿了这么多年匪,只是光喊号子,实际上一点作用都没有。
拿到陆柏的折子后他心里一动,思量过后觉得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以陆柏的身份和能力,地方官员除非心中真的有恃无恐的,其余的肯定会推出那么一两个窝点,既能卖个好,又能当政绩,如此以来,哪怕匪患除不尽,也能消了大半。
不过,想要让朝中人心甘情愿同意剿匪,还得想个法子。他先压了折子,只在朝堂上提了他想要剿匪的想法,让满朝官员自己吵去。
该不该剿匪?派谁去剿匪?就这两件事,朝堂上吵了三天都没个结论。
最后是原本闭门在家的唐太傅跪在大殿上,求皇帝出兵剿匪,他一跪,满朝文武便跪了大半。这是唐文山大半辈子积累下的人脉。
发兵剿匪这个事就没人反对了,接下来就是该派谁去的问题了。
北原国尚文,朝中虽然也养了武将,可惜,跟以武力起家的南康一比,就弱了不少。而匪盗深入山林,狡诈非常,北原以前出兵剿匪,大多也是败在了这上面。
这一提该派谁去,朝中一时安静了下来。
唐文山揣摩了半辈子的帝王心术,新平帝
心里在想什么,他大概能猜到七八分。这次新平帝突然在朝中提起剿匪一事,满朝文武争论不出个结果,他也不说什么,所以,自己来了。而将领的人选……
“臣以为,三王爷可堪此重任。”
听到唐文山的话,大殿之上有人面上露出恍然,竟是把三王爷给忘了。
陆楠和陆槿看着唐文山的面上带着些怪异,这唐文山到底是在帮陆柏还是在坑他,怎么把这么一个烫手山芋给了他。
剿匪这件事吧,性命之忧倒是不大,可要想拿功劳也很不容易,这就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活。
不管怎么说,能看陆柏吃瘪这两人可是十分乐意的,当然,他俩可不敢明目张胆地把陆柏往火坑推,只示意了几个手底下的人跟着附议。
然后,陆柏就这样成了此次剿匪的将军,不过这个将军手底下只有三百的兵。
陆柏摸了摸下巴,三百人……大概也够了吧?
寨子里的火把燃着,火光明明灭灭,照的人脸上的神色看不分明。
“将军,寨子里都人都拿下了。”孙野指了指一旁跪着的一个体格健壮的大汉,说道:“这是这寨子原本的二当家。”
陆柏的眼神落在了那个汉子身上,上上下下将他打量了一遍,那眼神明明不含什么情绪,却莫名让那二当家打了个寒战。
“想活命吗?”
那二当家连连点头,当然想活着。
陆柏点了点头,“那好,我问你答,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
“小的一定知无不言。”若不是被绑着,那二当家的肯定要拍着胸脯保证了。
陆柏沉着声音问道:“那天你们是怎么知道唐家人会从前一座山路经过的?”
这个山寨就是当初劫掠唐家的那个,当初唐家走的官道并没有过他们的地盘,可这个山寨里的人却埋伏在了前一座山头。要知道,这些盗匪轻易不会离开自己的地盘的。
上一次没有把他们一锅端了,这次一路南下剿匪,陆柏可没打算放过他们。
那二当家的如今只想着能够活命,闻言便道:“其实
我们并没有打算去劫唐家,是在唐家人经过的前一天,我们山头上来了三个人,我们大当家的和那几人在屋里聊了许久,后来那人出来直接就走了,然后我们大当家就说第二天要带我们去干一票大的,就带了人去前面那个山头了。”
“那三个人是什么身份?有什么特征?”
“是什么身份我也不清楚。”二当家的垂下了脑袋,费劲地回忆着那天那三个人的衣着相貌,“我记起来了。其中一个人走的时候,衣袖被风吹起来了,手腕露了出来,当时他手腕上带了个‘绿镯子’,我便多留意了一眼,然后就看到那‘镯子’好像动了一下,我当时还以为自己眼睛花了……”
二当家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他这话只是情急之下拿了自己当初不确定的事情来说,自己心里也没底,不由得抬头想去觑一眼陆柏的脸色。
却没想到,下一瞬间一抹寒光一闪而过,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只看到陆柏手握着的剑上滴落了几滴血。
锃的一声,利剑回鞘,陆柏抬步离了这里。
“一个不留。”
“是。”
北方的盗匪不成气候,南方的才是硬骨头,陆柏这支军队一路南下,明显感觉得到仗越来越难打了。
越是往南山林越多,草木茂盛,这些匪盗仗着对地形熟悉,一见风声不对,就钻进了林子里不出来,想打都没法打,剿匪难就难在这里。
“大哥,咱真的要一直在这里猫着啊?”王石狠狠抽了下树上的枝条,他额角有道拇指长的疤,身材高大,看起来凶神恶煞的。
而被他称为大哥的人则是一个看起来满是书生气的男子,二人的气质差着十万八千里,可眉眼之间依稀有一些相似。
王木,就是那个被王石称作大哥的书生男子盘膝坐在地上,拿了根枝条在地上写写画画,说话语气慢悠悠的:“这次朝廷的剿匪军是三王爷带的队,一路上,所过之处,匪盗皆不敌落败,你觉得就我们这群人,能比得过吗?”
王石打量了一圈周围或坐或站的兄弟,一个个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手里或是一把
锄头或是一个t铁锹的,怎么看都是一群庄稼汉,一点也没有山匪的架势。
这山头上,也就是他和他大哥……王石看了眼自家大哥那弱不禁风的模样……算了,他哥不算,满打满算,也就他一个能打的,照这样看,还是在这里猫着吧!
奶奶的,要不是那个狗县令不顾他们今年收成不好,非得提了税收,他们干嘛放着好好的地不种,来这个破林子里。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白天跟着老师到处跑,没空码字,拖到了现在,抱歉!
……三百个兵,应该也不算少了吧?!一个山头的山匪估计顶多了也就是百十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