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碰上不好惹的主
这一句话,可把巧儿吓得够呛。
她哪儿敢啊?
钱叔才乐呵呵地说,少庄主最近胃口很好,只要少庄主高兴,再简陋也不会怪罪。巧儿听了脸都愁皱了。
这段时间巧儿很安分,不敢在少庄主眼皮底下到园子里打秋风,毕竟少庄主要突然问起这道菜的材料哪里来的,说不上就完了。
可随着从前攒下的家底开始见底,巧儿急了,心思活络起来,管家前脚遣人通知少庄主晚上来用膳,她后脚就带着小红悄摸地到荷花池下网捞鱼。
鱼这东西,之前巧儿也从正常渠道买过,所以少庄主吃了也没多问,以为是大厨房的供材,只心里稍稍疑惑近期怎么每次来用膳必有鱼,好在巧儿会做的花样多,最拿手的是做“鲈鱼脍(kuai)”,用快刀切很薄很薄的生鱼片(因色白似玉故称“玉脍”)浇上捣碎的黄橙,调味品拌一拌就上桌食用。“炙(zhi)鲤鱼”又称“炙六六”因鲤鱼体扁而肥,鳞大,从头到尾最多36片,故称“六六鱼”,“炙鲤鱼”需在腮下挖去肠,填松子仁、佐料,火炙。还有蒸鲥鱼,鲥鱼去肠不去鳞,洗去血水,置汤盆中,以花椒、砂仁、酱擂碎、水酒、葱拌匀其味,蒸熟去鳞食用。荷包鲫鱼、糟鳇鱼、蒸石首鱼日日不重样,少庄主也没多想,只感慨这小丫头的手艺是越发的好了,鱼肉质鲜味美,小丫头做的好,大厨房供的食材也好。
渐渐的,少庄主每日傍晚时分来,把未处理完的公务带到墨竹园来处理,内室的博古架移出到客厅,腾出地儿,放了张桌子供少庄主办公,本就不大的内室更拥挤了。
在少庄主办公时,巧儿就在梳妆台上做自己的东西,或绣个帕子,或削个木头娃娃等等,再时不时给少庄主斟个茶倒个水,相处倒也融洽。
这日清晨,外边还没亮,巧儿服伺少庄主更衣,现只能巧儿和钱叔一起帮少庄主穿衣服,地方太小,人多伸展不开。
少庄主边穿衣服边想,这内室太小了,实在不够用啊,要不给她换个大的?
想到这里,少庄主就说:“墨竹园地处偏僻,这内室太过狭小,主屋年久失修,我看可以换”
还有点没睡醒的巧儿一听,睡意一扫而空,激动地想:“来了来了,要回礼了,果然没白忙活那么多天,听这意思少爷是不是要奖赏她了,好日子要来了!”
想着想着,巧儿激动的脸都红了,两眼亮晶晶的看着少庄主,道谢的话都到了嘴边。
看着巧儿激动的神情,少庄主心里咯噔一下,这小丫头可有爬床的前科啊,品德有待考究,若是无功无劳就奖赏,回头不得蹬鼻子上脸,品行就歪了。
少庄主一下子警觉了,自觉不能赏,不仅不赏,还得警戒她别动歪心思,于是说:“等你年龄再大些,管家会按照庄子里的规矩给你安排的。”
少庄主话音刚落,巧儿立即行礼道:“谢少爷!嗯?的指教。”礼行了一半反应过来,改了口,心中如一盆凉水泼了下来,彻底凉透了。
少庄主这句话有两层潜在意思,一是年头不到都不会破例给她奖赏,二是以后恐怕也没什么赠礼,让她别多想,安安分分的待着。
这天少庄主走后,巧儿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心里凉得慌,这些日子陪吃陪喝家底耗尽,到底图啥呢,少庄主睡她时在床上一口一个小宝贝、小乖乖的叫,转头翻脸就不认人。
越想越心塞,还不如跟小红浇菜呢,菜长大了她还可以吃,而少庄主只会消耗她的钱,想到这里巧儿起身去给菜地浇水去了。
又过了几日,夫人给各园子都下了帖,要在碧莲池召开赏荷宴,巧儿也在受邀之列。
巧儿很高兴,羡慕的摸了摸帖子,材质可真好,一看就很贵,上面的字写得也好,自己的狗爬字可拿不出手。
小时候光知道吃了,没有好好练字,巧儿有点后悔,将来万一有要写字的时候岂不是被人笑话,回头得练字了。
巧儿知道,很多大户人家的女眷私下里都会办些赏花会、赏月会的,会上吟诗作对,填写诗词都会有的,以前自己没机会参加,今后也许有呢,毕竟自己熬个十年二十年的,迟早也能当个贵夫人吧。现在练字,还来得及。
赏荷宴当日清晨,巧儿早早起来收拾打扮,昨夜少庄主没来墨竹园,故而巧儿吃得饱睡得香,起床精神饱满。
选了一袭水蓝色的衣裙,脸上铺了薄薄的花瓣胭脂,描了描眉,嘴唇上点了口脂,头发上点缀了几朵和衣裙同色的绢花,插上唯一的那根银簪子,准备出门。
这身打扮衬得巧儿皮肤水嫩水嫩的,像花丛中的精灵,清新脱俗得不像话,看的侍女小红眼眨也不眨一下,直呼好看。
巧儿心中微微得意,不过想到各位夫人及亲戚家的那些女眷们,很快又收敛起来,嘱咐小红到了赏荷宴别乱说话,谨言慎行。
也无怪巧儿千叮咛万嘱咐,小红打一进庄子就跟了她,没见过大宅里的一些大场面。
快到碧莲池时,远远地看见同样穿了一身水蓝色衣裙的人,巧儿有点印象,似是二夫人。
当初这个二夫人在夫人生辰宴上能说会道,风头可不小。这也是为什么巧儿对她印象比较深的缘故。
看到同色衣裙,巧儿有些不安,放慢脚步,低头在路边站下准备请安。待人走近前,巧儿带着小红行礼:“二夫人好!”
二夫人径直走到巧儿跟前停下脚步,从上到下俯视着巧儿,哼了一声,说道:“把头抬起来。”
巧儿依言抬头,眼眸低垂。
二夫人用手捏住巧儿的下巴抬起来,左右打量了一下,嗤笑出声:“还以为谁呢?原来是当日那个二愣子,差点坏了夫人的生辰,夫人真是好生大度,竟还请了你,瞧瞧这身打扮,瞧瞧这寒酸样,东施效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