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两使会面
公台?
伊籍听到这个表字,脑子里迅速想起黄承彦给他提醒过的那个人!曹操麾下的谋士,陈宫陈公台!
曹操居然也派人来了?难道曹操也有联合之意?
曹操曾经向荆州派遣来了使者,使者还是曹操麾下的军师鲁肃鲁子敬。
而荆州迎来鲁肃的时候,他已经踏上了出使益州的路。
但是曹操与荆州之间达成了什么协议?这个恐怕就只有庞德公几人知晓了。
而伊籍本身能言善辩,他来蜀中,主要目的就是告诉刘焉:除了联合,他已经别无出路。
一瞬间他在内心里做了许多权衡,按照荆州的策略,刘表绝对是坚定的抗白派。
而现在的天下,白加已经成就强秦之势。如果白加放下鲜卑不打,或者假意先与鲜卑交好,那么现在天下可能都已经被白加平定了。
但是谁都没想到,白加竟然这么刚,硬是在刚刚稳定北方的时候,就已经向鲜卑宣战。
还是全面与鲜卑开战!
他们做过推演,现在白加恐怕已经为他的鲜卑之战付出了许多的代价。
单单是现在的黄河以北无力向南,就已经十分说明问题。
而让荆州紧张的,正是洛阳最新传下的任命:应大司空曹操举荐,郑云任青州牧,田丰任兖州牧。
与这两人一起渡过黄河的,还有高览。高览任鹰扬将军兼任兖州兵曹从事。
郑云则是只身赴任青州,身边并没有武官跟随。伊籍的判断是,白加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
虽然白加兵强马壮,可当年的大汉都没能力跟匈奴直接正面开战。更何况现在白加发起的乃是灭族之战,鲜卑还比当年的匈奴更加强盛。
伊籍脑子里思路逐渐清晰,他出使刘焉,黄承彦给他的命令是:“务必联合刘焉!”
那就是说,其他不重要,曹操不重要,他的使命就是拉刘焉一起反对白加。
陈宫出现了,是个温文尔雅的中年文士。
对着刘焉躬身一礼,“曹司空帐下长史陈宫,见过刘州牧。”
他再转身微笑与伊籍行礼,“见过机伯先生。”
伊籍正要还礼,陈宫却继续道:“不知机伯先生的夫人可好些了?鲁肃军师出使荆州,还特地为机伯先生的夫人向青龙医学院的人求了几服药,现在应该大好才对。”
伊籍忽然不想说话了。
他伊籍或许有些名声,但是在荆州官场绝对是个散官。在刘表麾下有许多他这样的人,有个官职,平时却没有事情做。
可陈宫这话里的意思就是:我们对你很了解,甚至还给你带了礼物。
他伊籍都可以被曹操的人关注,曹操到底对荆州做了什么样的功课?曹操要打荆州?不应该啊,听说曹操才刚刚跟孙策开战。
伊籍谨慎的对陈宫拱手,“多谢先生挂念,伊籍不过是一微末小官,此次出使之后当登门拜谢。”
伊籍意思是:咱们说正事,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刘焉看两人瞬间已经交手,明显曹操略占上风。他对此完全没什么意见,把俩人叫一起,也是他有话要说。
刘焉道:“两位乃是曹司空、刘荆州的心腹谋士,刘某也不绕弯子。两位目的相同,就是要与我益州联合抗白。只是我想问二位,对白加,曹司空和刘荆州到底如何看法?”
伊籍当先道:“在下刚刚就说与刘益州知,我家主公与白加有杀子之仇,誓要抗击到底。”
刘焉看向陈宫,“可公台却说,刘荆州与白加必然暗通款曲,此事未可尽信。”
陈宫解释道:“有大将黄忠跟随,怎么可能说杀就杀?况且白加为何要杀两位刘公子?”
伊籍面色一暗,心底却在组织措辞,最后方道:“我主也曾猜测,人未必为白加所杀,但两位公子必因白加而死。”
他一说完,觉得气势弱了一些,立即质问陈宫道:“曹司空与白加关系莫逆,难道也会抗白?青州牧郑云、兖州牧田丰,这可都是曹司空举荐!”
陈宫淡定笑道:“岂不闻鲁子敬子午棋谋?”
两人齐齐看去,伊籍更是问道:“虽有听闻,但不知何解?”
陈宫道:“子敬先生的谋略就是:过长江,联有志,共抗白加,划江而治!”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在外边谈论鲁肃的战略规划。
划江而治,这确实是子午棋谋的核心,只是那时候的子午棋谋里,没有刘焉刘表,有的只有曹操自己。
包括到现在为止,曹军内部依旧不认为自己有能力与白加正面对抗。
伊籍却一皱眉道:“那请问,曹司空如今在忙些什么呢?”
伊籍盯着陈宫,他觉得陈宫可能会避重就轻,却不想陈宫直接回答,全不避讳。
“打孙策!”三个字说的简单明了。
伊籍立即道:“难道此刻,不该联合一切可联合的力量吗?”
陈宫看着伊籍,就像是在看一个傻子,他缓缓道:“孙坚,不是刘荆州派人杀死的吗?”
伊籍也马上意识到,这事是双方的默契。孙坚确实是刘表的人杀的,虽然那批人现在都跑到了白加麾下,但是当时确实在为刘表打仗。
陈宫淡定从容,继续道:“孙家狼子野心,我主乃是趁乱取之。取下江东,正好全力抗击白加。”
伊籍无话可说了,他与陈宫这一场嘴架,更像是给刘焉说明双方的立场。
刘焉问道:“曹司空与白加乃是过命交情,也有抗白之心吗?”
陈宫面色一正,向着刘焉拱手:“乱世当前,谁会甘心白加一个外姓独霸朝纲?况且我主世受皇恩,愿与诸公共抗白加。”
刘焉却依旧皱眉,“如何取信于人?”
陈宫道:“我主愿发讨白檄文,号召天下诸侯共抗白加。”
刘焉看向伊籍,伊籍道:“我主景升公与白加不共戴天,汉室宗亲怎可任奸佞横行朝野?只待刘益州点头应允。”
刘焉还要犹豫,毕竟蜀地险峻。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
走在殿外才有士兵禀报:“主公,吴懿将军紧急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