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下乡的知青(18)
姚桐华抹干净了眼泪,蔺刚把热水递过去。
“我去给你想办法。”
姚桐华动容的看了男人一眼,爸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外,双手摸了一把脸,“桐华,先别担心,你让刚子去给你看看,什么时候和刚子到城里去给你爸妈那边送一封信,问清楚情况。”
晚上,蔺刚双手安慰孩子般的有节奏的拍着姚桐华的背,动作轻柔。
尽管白日里很快调整好了情绪,可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害怕、恐惧却抑制不住的钻出来,各种场景在她的头脑中循环播放。感受到背上的温度,他说,哭出来好受一点,
姚桐华转过身子,抱住了男人,蔺刚没有说话,只是将桐华抱的更紧一些,胸前的衣服被泪水给浸湿。
白天,蔺刚找队长批了一个假。
连着是婚嫁的,眼下正忙着,还要请假。蔺刚本来就手脚快,懂经验,缺了他要落下多大一截进度啊,林队长本来不想批,可蔺刚一来从不请假的,二来他大概也知道是个什么事儿,不批假可就不通人情了。
林大队长身体健壮,半点不显老,他来这儿的时候就欣赏这个小伙子,可惜自己没有个闺女,不然就要先下手为强了。
林大队长略带同情的看了眼蔺刚,他挺同情这对新婚夫妻的,刚结婚,女人娘家那边出了事儿,这也不好办呐。本来他也挺喜欢桐华那小姑娘的,踏踏实实,心地善良,可惜了,家里成分不太好。倒不如儿媳妇迎蓉成分高。林大队长这番话只在心里面念叨着,嘴上关心道,“要是有啥事儿,你找叔,叔能帮一点儿是一点儿。”
蔺刚和姚桐华一起坐着牛车去了城里。
说来,这还是他们结婚以后第一次来,可眼下有正事要做,便也没有多少闲工夫四处闲逛。
蔺刚把手里两个热乎乎的肉包子递到姚桐华,“坐了这么久,先吃一点儿垫着吧。”
姚桐华直直的奔着邮局走,先去寄给爷爷奶奶家和外公外婆家一封信,又写了一封去问问贺叔叔他们的情况,贺叔叔是爸爸的同事,俩个人的关系可以称得上是忘年交。眼下,姚桐华把她能想到的全问了一遍。
虽然知道,这种事大家不愿意沾边,但是多少问些情况出来,叔叔伯伯们能劝劝爸爸,照顾爸妈一二,也是好的。
姚桐华想,当年响应号召,知青下乡,却从来没有想过是这种光景。人人都说来这里的是好青年,那时候她被鼓舞的满腔斗志,爸妈也劝过她,让她去城里先当个女工,可豪情壮志的她还是和一些同学毅然决然的来了。
若问有没有后悔过,从前没有,可眼下,真的是后悔了。
蔺刚陪伴在旁边,能感受到桐华绝望的情绪,等待送信来,也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
桐华吃下来两个包子,往之前的书店走。
“来了。”书店老板打了声招呼低头看自己的书,没再理会二人。
“老板,上次您说高中教材的事儿,到了吗?”
老板闻言,诧异的抬头,这姑娘倒是不见外,旁边还有个人呢,也不知道避一避,“到了,小华啊,这是哪位啊?”
老板状似好奇的发问。
“我的丈夫。”
“哟,你还在这儿结婚了?”老板对姚桐华挺投缘的,交谈中就知道了她是个知青,难怪这么有文化,她上回说到的《红楼梦》里鸳鸯殉情那段儿的感受,真是戳到他心眼子上了。
老板开着个书店,纯粹是个人爱好,他也不打招牌,店外面什么没有,但有心人寻到这里来了,他也不拒绝。这里也比较难找到,所以一来二去,客户就那么些个,说是他们这些爱书的人自发组织的一个群体也成,有时候看书的带自己的书来,放在这儿,不为别的,就借给有缘人看。
那本《红楼梦》,他本来是套了个封皮,自己偷摸在看的,小姑娘眼尖看见了,结果人家自己也看过,一些理论见地让他自愧不如了。所以听说姑娘问高中教材时,他答应了下来,因为自己正巧知道路子啊,能搞来。
眼下这么个聪明的姑娘怎么就掉到泥地里面了,瞧着这一副蠢样子,老板把蔺刚从头打量到脚,又打量回来,眼神倒正。
蔺刚能感受到老板的大量,媳妇在这儿办正事,他也不出声打断,任由老板看。
“结婚了,下次给您带上我们的喜糖。”
还护上了!
老板哼了一声,继而掏出书来,书本仔仔细细的包着。老板宝贝一般放到姚桐华手上,“这东西也是难见到了,我也不要你送我什么喜糖,等高考恢复了,你可别辜负我把书借给你。”
高考已经停了很多年了,姚桐华当年读书时,学校已经闹得厉害了,其实很早就有学校停办了,但是他们的学校撑了好久,直到撑不住了,她听从号召,来了这里。
“好!”
回去的路上,姚桐华将书本仔仔细细的护在怀里,两人上街买了些布匹,用品等,蔺刚提在手里。
走在路上,蔺刚突然开口问,“我能学字吗?”
姚桐华看着男人认真的神色,想到他自己下苦功夫去学习,很有毅力,虽然不能高考,但是能学一些也是好的。
姚桐华答应了。蔺刚松了一口气,他害怕他跟姚桐华的差距越来越大,他小时候听过牛郎与七仙女的故事,很美好。可他又在桐华这里听到了另一种分析,牛郎很自私,也很卑鄙。他偷了七仙女的衣服,囚禁她,逼迫她。说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桐华眼里全是愤恨。
蔺刚想,他们不能是七仙女和牛郎,他要再努力些,配得上这个仙女。
回了家,高玲和燕浩丽从俞迎蓉那里听到了消息,到了蔺刚家里。
燕浩丽看着蔺刚忙来忙去,桐华姐姐收拾买回来的东西,蔺刚哥又跑去做饭,蔺父端了点心过来,又离开了。
看着人走了,燕浩丽也不装着正经了,扑到姚桐华身上,“桐华姐姐~”声音之腻歪,单看高玲的表情就知道了。
“桐华姐姐,我可想你了。”
“我们不是白天能见着面吗,这样还想我?”
“那当然啦,你都不知道现在屋里就我和高玲姐了,真冷清,”燕浩丽对着高玲吐了吐舌头,“高玲姐不会做饭,隔壁院儿做的饭也难吃,真是愁死我了。”
“原来不是想我,是想我做的饭啦?”姚桐华刮了刮燕浩丽的鼻子,还真是一个活宝儿。
说小玩闹一阵,高玲还记得此行的目的,“桐华姐,你爸爸妈妈的事儿我们知道了,我给家里写信了,好歹我们也是这么久的同学了。”
“姐姐,你怎么都不和我们说呢,这么大的事情。”燕浩丽埋怨道。
“我也才知道。”
“桐华姐,伯父伯母一定能撑过去的,只要人还在就什么都好说。”高玲平时一副大大咧咧的模样,安慰人时,也是心思细腻。
“谢谢你们来看我,好了,不说这些了,也别担心姐姐了,我心里有数。”姚桐华换了一个话题。
让僵硬的气氛稍稍变得缓和。
几人坐在外面的桌子上,蔺父看着几个女娃儿,“来,多吃点,这是你们蔺刚哥的手艺,你们和桐华玩得好,也来尝尝好吃不好吃。”
燕浩丽看着端上来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大跌眼镜,这不比她家以前的厨子差呀。燕浩丽吃的像一个松鼠,边吃边点头,含含糊糊的说,“好次,好次。”
看着高玲的饭见了底,姚桐华拿过她的碗,要去给她加饭,蔺刚接过姚桐华手里的碗,起身去盛。
高玲本来想自己去,看见蔺刚动了身,对姚桐华无声的笑了笑,也就没动静。
燕浩丽回去的时候,对高玲嘀嘀咕咕的说,“本来我还挺担心桐华姐姐的,不过,高玲姐,蔺刚哥真的挺贴贴心的,那个秋千真的架得不比我们院子里的那个差。
高玲点了点头。
日子过的很快,秋高气爽,扑面吹过,很是舒服。院子里面的秋千早已架了起来,姚桐华喜欢坐在这里,在休息的时候,听着秋风伴着鸟儿的叽喳声,小虫子的叫声。树上的叶子随着秋风飘落,飘到了这里,落在了地上。
蔺刚为她上下奔走,听说他找了村里的书记,为她的事情操心。
这些事,蔺刚只是风轻云淡的一句话,就像当初他把那些书带过来的时候,也说得那样轻松。
姚桐华这一阵儿,午休时间,夜里空闲时候,有时候看看书,有时候看看自己买来的小说。无论如何,每日都会雷打不动的教蔺刚一个小时。
蔺刚这个学生,胜在努力,姚桐华做老师的话,很满意这个学生。
估量着时间,两个人又到镇上取回了一叠信。
坐在牛车上,姚桐华就忍不住一封一封把信拆开来看。
蔺刚识的字不多,只能读懂只言片语,也不太明白信上到底写了一些什么,但是他知道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