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借宿
“拍擦!拍擦……”
远处传来砍柴的声音。
小六子知道离村庄已不远,心下大喜,立马迎着声音而走。
前头一个樵夫在弯腰曲背砍柴,连忙喊道:“大哥!……大哥!!”
深山之中突然有人从背后叫唤,是有那么点吓人。樵夫手臂一颤,刀从手中掉落了下来,回过头来看见是一个身穿黄衣的少年,这才放心地摸摸胸口,有些不悦地说道:“人吓人,是会吓死人的……”
小六子嬉皮笑脸地迎上前说道:“大哥不好意思哈,刚刚从这山上下来,看到了人……就抑制不住惊喜,所以才在你砍柴时喊你的。”
樵夫脸色有些惊愕,道:“你从这山上下来的?!”
小六子点头道:“是的呀,走了很久才走出来的。”
樵夫听后,有些惊异地重新打量了一番他,问道:“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啊?”
小六子摸了摸后脑勺,笑嘻嘻地说道:“我名叫陆希,大家都叫我小六子,大哥您要是不介意,也可以这样叫我,敢问大哥姓啥?”
樵夫有股憨憨的感觉,放下手中的木柴,缓缓说道:“我叫年赫西,是附近‘静鹤村’人。”
小六子望望天色,心中似有几分想跟他借宿一夜的想法,但又不好怎么开口,迟疑了一下,说道:“年大哥,我从很远的地方来,今日天色渐暗,能否在你家行个方便?”
年赫西嘴上一笑,说道:“好的,小六子兄弟,你今晚就随我去寒舍暂住一宿,明早再走吧。”
小六子心觉碰到了一个老好人,当下双手叩谢道:“麻烦您了。”
年赫西把地上的木柴整理成堆后,扛了一些柴火,就领着小六子往家里走。
很快便来到静鹤村,这村庄放眼望去,就只看到几户稀散的房屋,而年赫西他家就坐落在几处房子的西北脚上。
快到家时,年赫西就大声叫喊:“老婆……老婆……家里来客啦!”
屋里传来了一个女人清脆的声音:“你叫什么咯,难道你舅舅来啦!”
年赫西抿嘴一笑,故意喊道:“你舅舅……才来了额!”那个“才”字好像是他故意压得很低,只有一旁的小六子听到了。
时不久,一个盘着秤砣大发髻的女人走了出来。
左右望望,也只见丈夫身边站着一个少年,并非自己的舅舅,心中已知上了丈夫的当,此时更有种不好言语的感觉,心下既有几分好笑,又有些想生气的样子。眉头一皱,撇嘴道:“竟拿我寻开心!”
说着竟生气地去挠年赫西的痒痒肉,年赫西笑着用手挡道:“老婆,他也是客人啊。”
小六子见两人在嬉闹,笑吟吟地喊了一句:“嫂子好。”
年赫西老婆听到小六子这样的称呼自己,立马就笑着应了一声。
年赫西拉着老婆的手介绍道:“老婆,这是小六子兄弟,从很远的地方来,今晚要借宿一晚。”
又跟一旁的小六子介绍道:“这是我老婆,姓钟名清敏。我还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是长子,叫‘年佑清’,女儿名叫‘年思汝’,俩人都还只有几岁大。现在这个时候应该都出去玩去了,等吃晚饭的时候,自然会回来吧。”
正在说话间,钟清敏连忙招呼小六子进去坐。
走进一间较小的客厅,里面的陈设显得有些简陋,只摆了一张普通的四方桌与四张已有些年代的椅子;墙壁上还挂有一串蒜头,好似今年挂上去的。放眼望去,房屋内收拾得倒较为干净。
钟清敏示意小六子先坐,然后又给他端来了一碗茶。
嘴刚一碰碗,一缕香气就迎面扑了过来。张嘴之后,一股暖流顺着食道慢慢滑下,渐渐便有了一股甘甜沁入心脾的味道。
喝完之后似有未完的感觉,那道甘甜居然还在肚中迂回——忽高忽低,忽前忽后,心中甚喜,绵绵不绝。
茶甚是好茶,小六子此生还未曾品味过,抿嘴满意地说道:“嫂子,你这茶叶真好,非常好喝。”
钟清敏微微一笑,道:“这就是很平常的茶叶啦,看你喝得如此入木三分,倒是给这茶叶长脸了。”
小六子伸出了右手,大拇指朝上,夸奖道:“这很平常的都这么好喝,那你们这里最好的茶叶!那岂不……要上了天啦!”
钟清敏捂着嘴巴笑道:“我们这里就这一种茶叶,没有最好的了。”
小六子拍马屁的功夫一流,但是对静鹤村茶叶的称赞却是发自肺腑,心里寻思:“哪天要是没什么事情了,我也去做茶叶生意,这一定能挣大钱。”
夕阳渐渐熹微,年赫西在菜地忙活一阵后,也回到了家中。这时他的两个小孩,弄得满脸污秽地跑回了家。
钟清敏先是一顿数落,然后又拿毛巾一一把他们的手、脸擦拭干净,这才让他们两人入席。
两个小孩见到小六子就“叔叔……叔叔”地叫个不停,小六子和他们相比,只有几岁大的区别,听到此,脸不由得有些微红。
晚饭只有几个极为简单的菜。
小六子看着这些简单的菜肴,嘴上似乎已有几分饿意地抿了抿。
钟清敏见小六子面带羞涩,似有几分不好下筷的样子,于是顺手给他夹了一筷。
小六子微微一笑,此时肚中的饿意让他立马扒了一口饭,但见这一家子吃饭都比较斯文,于是他头一回在吃饭时做起了君子——开始细嚼慢咽,开始细细品味。
山里一到晚上就有些冷,钟清敏在饭后把小六子叫来火炉边烤火。
看着他们一家子围在火炉边烤火,他在此也想到了父母,还有爷爷。多看了眼他们其乐融融的样子,心中无不期许自己也能和他们一样,但这个希望是渺茫的;他可能正与他们就在一片天,可是一个在东,一个却在西。
小六子一直对“磨头山”充满好奇,在与年赫西说话时,突然问道:“这‘磨头山’你可曾去过?”
年赫西摇了摇头,道:“我长这么大,可从来没去过,我也只是听老人说过一些。那山去不得,那山不叫‘磨头山’!”
小六子惊讶地问道:“那叫什么了?”
年赫西环顾了一下门窗,心下略微有些不安地说道:“准确来讲不叫‘磨头山’,是叫‘魔头山’!据说这山上死了很多人,叫‘磨头山’还是几百年的事了,一般人进去了有去无回,所以就有了此称呼。”
听见这个名称,小六子看了看窗外,又看看火炉,不知怎么地,他在此莫名其妙的感觉一股冷意袭来,颤声道:“为什么?”
年赫西见小六子害怕的样子,抿住嘴巴竟笑了起来。
“六子兄弟,不必害怕,只要不去山上就没事的。”年赫西道。
小六子好奇地问道:“但我怎么能从这山上下来?!”
年赫西微笑着说:“可能是我们小六子兄弟福大命大呗!反正我是从没去过,也不敢去。”
那山的阴森恐怖让他憋了一肚子话,他等年赫西说完后,将其一一道了出来。
他用手比划着会移动的骷髅头尸骨,配合着他的肢体语言,讲得更是绘声绘色。还将那十几具移动的尸骨做了分析,以及再次遇到的心情讲解。
年赫西听后也感觉到不可思议,说道:“我曾听老人们说过:魔头山有瘴气,进去后吸入者很容易致幻。可能是你当时已经出现了幻觉吧。”
年赫西往火堆里继续加柴,炉灶上面的锅盖在此呼呼作响,一缕缕蒸汽从锅盖旁边冒了出来。
年赫续道:“你在那山上的运气真好,竟然走出来了。不然吸入了瘴气的人,会反复走重复的路,直至精疲力竭而死!”
小六子有些疑惑地说道:“我刚开始……也是跟着路绕了一圈,然后又绕回了原地,后来不知怎么的就走了出来了,可能一下子清醒了过来,或者……”
“你福大命大呗!”钟清敏突然插话道。
他眉头微蹙,感觉这是非一般能说清的事,于是继续说道:“但是我在那边看见了一只乌龟和一条黑蛇在打架。这山上居然有乌龟,哈哈!我也是头一回见。”
“啊——!”
年赫西惊讶了一声。
小六子、钟清敏、年佑清、年思汝,几人莫名地把目光均投向了年赫西。
年赫西摆手道:“没事、没事,那种龟是山龟,是一种特殊的乌龟,他速度极快……”
年赫西说完,便望了一眼小六子。
小六子点了点头,道:“是的、是的,它咬死黑蛇后,跑得特别快,呲溜一声就没了影子。我这个大活人,居然跑不赢一只乌龟,说来可笑、可笑。”
“什么!那乌龟咬死了黑蛇?”年赫西惊讶地问道。
小六子见年赫西有些惊讶,连说道:“是的、是的。”
年赫西镇定地说道:“你可知,那黑蛇是一种特殊的蛇,一般人很少会遇到它,因为它非常稀有。我听长辈们说黑蛇有化解毒的功效,不管你中的是什么毒,只要能求得黑蛇的蛇血,定能解百毒。我们都未曾见过此蛇,这‘魔头山’可真稀奇,竟聚集了两种奇怪的生物。”
小六子暗忖道:“莫非是我吃了这蛇,才解了这瘴气……”
心下立马有些高兴,悦声道:“哦!我知道了,我吃了这蛇肉才解了我所中的瘴气,才能在致幻中渐渐清醒,才可以慢慢地走下来。”
“什么!你吃了那蛇肉?!”年赫西有些惊讶地问道。
紧接着钟清敏以及依偎在年赫西身上的年佑清、年思汝也把目光投向了小六子。
小六子摸了摸后脑勺,支支吾吾地道:“当……时……我太……饿了,也没什么东西可吃,我就把它……给……吃了。但是我是烤着吃的,没……生……吃。”
年赫西听后尤为震惊,缓缓地说道:“难怪你能走出这‘魔头山’,不然换作他人早就已经命丧黄泉了。”
小六子有些欣慰,摸了摸心口,倏然又一皱眉,道:“但是……我看那些尸骨手中都有拽着一块黄布,这是我一直不能理解的。”
年赫西嘴上“嘻”了一声,解释道:“哦,你说这个哦。我们这儿的人都有一个习惯:只要你是进山,或者是出远门的人,都会在口袋里放一块黄布。人在某种程度都会有危险,因此我们这里的人,只要出了远门,口袋里都会放一块黄布。万一哪天发生了不测,寓意着死后也可以上天。黄色更代表富贵,来生还可以投个好胎,或者当皇帝……”
年佑清与年思汝听着听着竟然睡着了,钟清敏于是把两人抱上了床,小六子则与年赫西继续谈论。
说话间,年赫西给小六子倒了碗热茶,这茶闻起来气味芳香,小六子便一饮而尽。
旁边的年赫西见其喝完又立马为其续上,这样反反复复为小六子倒了好几回。
两人聊了很久,年赫西有了睡意,就带小六子来楼阁上睡觉。
夜深人静的时候,人都已睡去,只有狗偶尔会发出响声,今夜的他却难以入眠,可能是喝了茶的缘故,辗转反侧终难以入梦。
清晨,太阳照得很高的时候,小六子这才醒来,因为他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睡着的。
吃完早饭,小六子便向年赫西辞行,钟清敏也为小六子准备了一些干粮。
年赫西给小六子拿了一块黄布,小六子知道其寓意,心想自己一定可以长命百岁,就婉言道:“年大哥,我小六子此去定会平平安安的,所以……这个……这个就不必了。”
年赫西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拉开了自己的衣兜。
临行前,小六子特意从包裹里拿出一锭银子给年赫西,他刚开始还有些推脱,在小六子的三言两语下,他最终还是收下了。
小六子朝远方走去,年赫西、钟清敏以及两个小孩都在望着远去的人,直到他的身影愈来愈模糊,才收下眼眸。
穿过一片竹林,路就越来越宽,地势也越来越平,正巧看见了那天指路的渔民,走上前招呼道:“你好啊,今天在这里又见面了。”
渔民开始没注意,直到听到小六子的声音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那天坐船的少年。
他脸转微笑,道:“你还在这里啊,还以为你早就走了。”
小六子摇头叹息道:“哎!甭提了,那天我根据你的指引,我直接上了那‘魔头上’,昨天才下来的。”
渔民拍了一下脑壳,道:“我也真是的,那天只管教你走的方向,却忘记告诉你,有条路是通‘魔头山’的。那边只有一条隐蔽的小路才是通往我们‘静鹤村’的,我们很少会走那条路,当时我也疏忽,就忘记告诉你了。那条小路就藏于一块巨石后面,不易发现,一直沿着路走只会走到‘魔头山’。看来你此去真是福大命大,今天还能见到你,也算老天在庇佑。”
小六子听后嘴角发出一丝冷笑,见其也在静鹤村,便问道:“您也是静鹤村的么?”
渔民连连颌首道:“是的、是的,要不随我去家里坐坐?”
小六子眼神一笑,微微摇头道:“不了、不了,我还要赶路,我刚刚从静鹤村出来,是在年赫西大哥家暂住了一宿。”
“哦……你是在我侄儿家哦……”
渔夫说完,并跟小六子再次指了一下路。
依照渔民的指引先向北走,然后再向南的方向走。不知道这回靠不靠谱,在一个如此陌生的地方,还能怎么办,再信一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