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打架
现在的男生送人东西的时候都喜欢送手链吗?她竟然在一天之内收到了两条手链。季滢内心讶异,但是毕竟季大小姐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面上也没表现出来。
季滢从盒子里把它拿了出来。手链看似精巧,分量倒还不轻,拿在手里竟然还沉甸甸的。她拿起来细细看了下,这是一条银白色的手链,做工精巧,还带着光泽。总体看下来,季滢得出的结论就是这条手链绝对不便宜,至少以张书扬的经济状况来说。
季滢又想起刚刚他从餐厅出来的时候穿的那件单薄的外套。这人连衣服都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件,却给自己买了一条价值不菲的手链。想到这里,季滢的心情很是复杂,她只觉得现在自己手里的这条手链似有千斤重,她都快要拿不动了。
她不想收张书扬这么有份量的礼物,但是她没办法做到像对待祁珺那样直接给他送回去。她就这么拿着手链,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张书扬看季滢这个样子,以为她是不喜欢自己送的东西。他的眼神黯淡了一下,但是很快就恢复到了无事发生的样子。
他艰难的笑了一下:“没关系,你不喜欢也没事。”他伸出手,想要从季滢手里把东西拿过去。
是啊,她堂堂季家大小姐,什么东西没见过,怎么会稀罕自己送的这么廉价的礼物呢。
季滢见他显然是会错了意,急忙解释:“你想到那里去了班长,你送给我的东西我当然喜欢呀,只是这个手链看起来可是不便宜的,你为了买这个一定很辛苦吧。”
张书扬看着面前的少女,她的眼睛里满眼都是心疼,丝毫没有一丝自己想的嫌弃。
原来她不是不喜欢自己送的东西,而是心疼他啊。张书扬只觉得心头一暖,便扯开嘴角,朝她一笑:“其实也没有多少钱,只要你喜欢就好。”
季滢一愣,面前的少年眼睛里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她突然觉得内心大恸。不由自主的又想起之前林嘉彦问自己的那个问题——她真的想好了吗?
她真的想好了吗?她真的想好了接受面前这个少年如此真挚的爱意了吗?她的心里很乱,可是少年的眼神是那么炙热,她仿佛都盯得喘不过气来。
他还在看着自己,顺着他的目光,季滢点了点头:“嗯,我很喜欢。”随后又补充道:“不过班长,以后不要送这么贵重的东西给我了。”我觉得太沉重了,我有点承受不了。
当然后面一句她没有说出来,少年的爱意太过沉重,压得她有点喘不过气来。季滢甚至有点怀疑自己当时是不是真的有点太草率了,在没有想好的情况下,直接去追张书扬。现在少年把全部的爱都毫无保留的给了自己,她当真能用同样的感情去回应他吗?
“可是我只想把我自己最好的东西给你。”他说,“季滢,你不用觉得有负担,这都是我自己心甘情愿的。”
他看着自己的眼神温柔到似乎能滴出水来,不知不觉,季滢觉得自己仿佛溺在了他的眼神里。
她点了点头。
算了,不想那么多了,大不了自己以后加倍对他好就是了。
……
很快就到了精诚中学开学的日子,这天早上,季滢起的挺早,一大早就去林嘉彦家叫他一起去学校。
自从上次见面到现在已经过了快十天了。这段时间林嘉彦也不知道在干什么,季滢一直也没看见他。好几次赵锦云叫他过来吃饭,他都没过来。季滢也不知道这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她忙着和张书谈恋爱,也没时间管他。
但是今天不是开学吗,再加上也这么久没见他,季滢这打算去叫他一起。但是来到他家里的时候,曹阿姨却告诉她,林嘉彦已经提前走了。
季滢不由得气闷,什么人啊,走了也不和自己说一声,亏自己大早上还来叫他呢。
但是季大小姐显然是没有想到,林嘉彦其实好像是故意躲着自己的。后面的好长一段时间。她都很少碰到他,包括有时候明明看到自己了,他也会状似不经意,就直接那么躲过去。
对于林少爷如此幼稚的举动,季大小姐也是相当无语的。她记得自己好像也没有得罪过他吧。算了,随他去吧,她可能闲工夫陪他过家家,她还忙着和张书扬谈恋爱呢。
本来季滢觉得也没什么大事,过段时间林少爷想开了就会自己过来和她说话。但是她还没等到一天呢,一个更加不好的消息就接踵而至了。
这天两个班在一起上体育课,因为现在天气已经慢慢回暖了,季滢嫌晒得慌,体育课的时候就拉着慕甜甜躲在教室没出去。
但是正当她很惬意的享受这为数不多的悠闲时光的时候,一个男生就急匆匆的冲进了教室,看着火急火燎。
“怎么了?跑的这么急?”季滢看他的样子,很是不解,真是的,这么着急干什么。
男生大喘了几口气,这才勉强缓了过来:“不好了季滢,班长和林嘉彦他们在操场上打起来了!”
这下轮到季滢着急了,她猛地一下站起来:“什么!!!”
季滢来不及多想,就急忙随着男生来到操场。
她远远地就看见那边围了一大群人,季滢二话不说就冲上了前去。果然,张书扬和林嘉彦正扭打在一起,旁边一大群人拉架的拉架,看热闹的看热闹,还有蒋贺,他自然是只站在林嘉彦那一边的。他不但不帮忙拉架,还一个劲的在一旁对张书扬下黑手,下手那是一个快准狠。
看到这个,季滢顿时气不打一出来,她二话不说就想冲到前面去把他们拉开,但是那场面人挤人,她挤都挤不进去。
林嘉彦和张书扬两个人谁也不服谁,好像是有什么不共戴天的仇恨,季滢只觉得一阵烦躁,她大喊了一声:“你们特么的赶紧给我停下来!”
听到她的声音,围观群众这才纷纷回头想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