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秦君主列传第一部之秦庄公 > 第30章 居申城平王登基

第30章 居申城平王登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余臣赶到鄚地,周朝百官及百姓也纷纷赶到鄚地。俗话说得民心者的天下,虢公翰、尹吉甫等大臣便劝余臣登基。余臣说:“王兄命我监国,只是个看大门的。若我此时登基,岂不就是监守自盗了?众卿休要再提此事!”

    眼见余臣不肯登基,百官及百姓对他更加拥护。便有百姓自发组成护驾团,主动盘问来往于鄚地的陌生面孔。发现可疑之人,或扭送至官府,或通知官府前来捉拿。公众侍卫见百姓尚且积极主动保护余臣的安全,作为侍卫越发勤谨,自觉保护殿内安全。秦弱见余臣得到上下爱戴,安全无虞,眼见春节将到,也就回汧邑了。望舒公主眼见母亲日夜操劳,甚是辛苦,便决定留下来陪陪母亲。召婞原来之所以将望舒公主送往秦地,是眼见周幽王身为周王,却不理政事,只顾着过自己的小日子。预想着周朝在这样的君王带领之下,着实吉凶难卜,于是便将她送到了秦地。此番眼见余臣甚是贤德,得到周朝上下的一致支持。想着周朝说不定就能因为此人再度恢复秩序,也就允许望舒公主留了下来。

    转眼之间,春节就过了。旧岁辞去,新年到来。公元前770年到了。申侯经过一番密集的外交活动,遣使跑遍了各大诸侯。果如他所料,各大诸侯,却是应者寥寥。仅有鲁国、许国、缯国给他回了信。说是愿意支持宜臼继位。当然,众诸侯之所以不予回应,理由却是各自不一的。有些人是不耻于他的叛逆行为,恐怕和叛贼扯上关系,如秦地、郑国等;有些人却是持观望态度,等看看形势发展再做处理,如距离较远的燕国、齐国等;有的是支持余臣的那些人,如虞国、虢国、鲜虞国、鼓国、仇由国、肥国、中山国、莫国、楚国等;还有一种是你们的争斗我不参与,专心致志谋取自己利益,发展自己势力的国家,如犬戎国等。

    最让他不能容忍的是,派往郑国的使者,被郑国新任国君郑武公掘突割了耳朵鼻子,还带回来一封书信。申侯接过书信,只觉那书信沉甸甸的,还有些臭,打开一看,竟是一坨屎!申侯心中大怒!想要讨伐郑国,却又考虑自己尚且不具备那个实力。且目前,扶立宜臼为王,才是正事。心里想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自我宽慰,笑了笑道:“这顽皮孩子!”

    有了鲁国、许国、缯国的支持,申侯随即于前770年正月立姬宜臼为周王,为周平王,定都申城(今陕西宝鸡眉县)。

    趁着申侯忙着立宜臼为周王,周朝内部空虚,犬戎国再次发兵,拿下周朝岐山至丰京的大片土地。犬戎势力蓦然强大,成了周朝西部最强大的势力之一。

    人与人的感情,真是个奇怪的东西。在一起的时候,不觉得怎样。不在一起,就想。秦弱回到汧邑,向二哥秦襄公禀报了在虢城的所见所闻。极言余臣是个贤能的君王。能实现周朝复兴的必是此人。秦襄公听罢,沉吟不语。突然问:“你去陈仓看了吗?”秦弱这才拍着额头道:“哎呀,一直想着保护余臣的安全了,事后又跟着去了鄚地。没来得及!”秦襄公拍拍他的肩膀,“快过节了,五叔五婶又不在了,你自己一个人,我叫你嫂子准备准备,和我一块过吧!”转身离去。愣怔了一会儿,也没搞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心里蓦然想起望舒公主来,“若是她在,她定能明白二哥的意思。”一想起望舒公主,她的音容笑貌,便一一浮现在眼前。心里便在责怪自己,“这才多大一会儿呀,就离不开她了?”又想她主动留在鄚地,说不定就不愿意回来了。你想她,人家可未必想你。想到这里,摇了摇脑袋,算了!不想了!想也没用。

    这个节,是和秦襄公一家过得。他光喝酒,没说话,挺没意思!却不料春节刚过,望舒公主就回来了。虽然仍假装若无其事的样子,心却觉得和她贴近了不少。

    申侯扶立周平王,自恃有功,自任太师。太师府与王宫并列,在王宫左侧。太师府与王宫有侧门,通过侧门,他就可以随意出入王宫。由于地位尊崇,他对各路诸侯越发颐指气使。动辄拿王命压人。周平王定都申城。申城却是他的地盘。每有诸侯前来朝拜周平王,必须先来朝拜他。否则,休说见不到周王,连申城也进不来。朝中百官,也都换成了他的人。甚至连周平王颁布诏书,任命大臣,也要经过他的同意。否则,即便是周平王任命了大臣,也进不了申城。

    原先周王当政时,各路诸侯均派人来朝中做官。这些官员里头,有些是诸侯指派的,有些干脆就是由各诸侯国国君兼任。自从周平王在他这里建都之后,愿意让那个诸侯当官,不愿意让那个诸侯当官,都由他说了算。与他关系好的,比如鲁国、许国、缯国等,就能来朝中担任高官。与他关系疏远的,尤其是前些日子拒绝过他的人,比如齐国、燕国、楚国等,是连申城也进不来的。

    一开始刚把周平王扶上王位的时候,还允许周平王说话,后来见周平王说话不和他的心意,于是就禁止周平王说话了。每有朝会,都是他在说,周平王老老实实坐着,闭口不语。一开始每有大事,还来禀明周平王,请周平王在他的意见上加盖上周平王的玉玺。后来嫌大事儿小事儿都来请示周平王麻烦,干脆就把周平王的印玺控制在他手里。大臣们每有奏章,也都得他阅批,批完之后,直接加盖周王印玺。大权独揽,唯我独尊。那是他这一辈子最开心的日子。

    周平王毕竟已经十七岁了。十七岁的他自小就受到父亲排挤,还差点被父亲杀死。好不容易逃到外公这里,又受这诸多限制。似如此这样的生活,和一个傀儡还有何异?越思越想,自不免心中凄恻。这日趁着鲁孝公前来觐见之时,便将他叫到后殿,向鲁孝公透露了自己的心事。说着说着,竟掉下泪来。

    鲁孝公是个正人君子。胆子却小。听罢周平王一番哭诉,也忍不住心中凄恻,陪着他落了一会儿泪。却是不敢深谈,只是浅尝辄止地说:“申侯当时约我同扶大王为君,说的好好的,说是要复兴大周,匡扶正义。却不料最后竟是这个样子。大王有所不知,申侯就那脾气。莫说是别人,就是老臣,许君许兴父,缯君缯昭,不也是说话稍不和他意,就被当众呵斥?老臣老了,干不动了。回去后,我会找人商量的。事情总能解决的,请大王不必忧心!”这里正说这话,申侯就皮笑肉不笑地进来了。

    却原来是周平王的王后申姬向申侯告了密。申姬是申侯的孙女儿。年方十八岁。去年在申侯的主持下,嫁给周平王的。为的是在周平王身边有个自己的耳目。周平王每与人交谈,不论是谈的什么话,都会立即传进申侯的耳朵里。

    “鲁君与人商量甚?”申侯皮笑肉不笑地问道。

    “没商量甚,我只说我老了,干不动了。”鲁孝公满头大汗,站起身来,惴惴不安地说道。见申侯不说话,只是笑眯眯地望着自己,又打躬说道:“太师既然找大王有事,老臣这就告辞了。”说着话,匆匆走出王宫。也不带家眷,找了一匹马,急匆匆打马出城,直奔鲁国去了。

    鲁孝公走后,许君许兴父,缯君缯昭也相继辞职。回到各自封国。申侯大权独揽,行为越发放肆。

    鲁孝公回到鲁国之后,连吓带累,一病不起。在病榻上将申侯的所作所为向儿子弗湟说了。弗湟道:“我就说吧,这申侯是个人面豺心的狠毒之人,当时父亲还不相信。”

    鲁孝公接到申侯书信,曾与儿子弗湟商议,弗湟当时谏言,“申侯志大才疏,人面豺心,阴谋诡计虽多,却是只算小的,不算大的。这种人不可靠。”建议鲁孝公学东边的齐国,稍等一些时日,再做道理。鲁孝公当时只想着报恩,没听儿子的话,故此有此一语。

    鲁孝公听罢,满脸羞惭。嗫嚅道:“我这不是知道错了么,你快些给我想个办法,我都病成这样了,你还忍心说我?”

    鲁孝公为人柔懦,待人甚是宽缓,故此儿子敢于和他说真话。眼见父亲可怜,弗湟不好继续责怪父亲,况且他当时也是为了报恩,是好心,这才说道:“父亲无须忧虑,儿子有一个主意。郑桓公当年被申侯杀死。郑桓公死后,其子郑武公掘突继位。郑武公继位后,无时无刻不想为父亲报仇雪恨。前番申侯遣使去到郑国,郑武公就把他的使者的鼻子耳朵都割了,还给申侯送去一坨屎。如果我们把这个情况告诉郑武公,我想他会立即出兵讨伐申侯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