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事实
“他写了妖怪的故事?”
赵律正下意识的问道。
“他难道写了老三的故事?”
张博脑中灵光一闪。
“他是写了妖怪的故事。”
诸葛云摇摇头,“但是主角不是老三。”
“虽然老三也有以高人的身份出现了几行字。”
“哦。”
张博点头,随即有些疑惑,“那个故事怎么了吗?”
他虽然看上去五大三粗,但有时候却是意外的敏锐。
他察觉出了诸葛云的情绪有些不对。
“也没什么。”
诸葛云苦笑,“就是觉得这个故事若是真的话,那对姐妹也太惨了点。”
“那对姐妹?”
张博愈发茫然了,“你说的故事是讲一对姐妹的吗?”
“你们看了就知道了。”
诸葛云把手伸向自己的书包,“你们等一下。”
“这期的《梦谭》我买了。”
“给。”
他把杂志递给张博,“你们看看。”
......
“老三,你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吧?”
他看向萧骁。
姐妹……吗?
萧骁点了点头,“我知道。”
“那个萧姓高人果然是你。”
诸葛云也不怎么意外。
他一开始就猜到了。
文章里提到的人物在熟悉的人看来,简直一目了然。
不过,他叹了一口气。
既然萧骁知道这个故事,那么,他基本就能肯定了。
“这个故事是真的。”
“我还没看过苏珣写的文章。”
对于诸葛云的结论,他无法做出肯定或者否定。
“哦,那先你看看吧。”
诸葛云也不着急。
毕竟是已经发生的故事了,
对于后来知道的人而言,什么情绪都是迟了的。
“我想大概的情节应该没差的吧?”
“也许细节上有些改动。”
“不过,这也没什么好改的吧?”
诸葛云嘀咕,“也就地名、人名稍微修改一下了。”
……
房间里一时间陷入了安静。
偶尔响起的翻动书页的声音也就格外的清晰。
“呼~”
张博吁了一口气,看向赵律正,“看完了吗?”
几秒后,赵律正点点头,伸直了身子,“看完了。”
“老三,给你。”
张博把杂志递给了一边的萧骁。
萧骁接过看了起来。
他看得很快,毕竟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
苏珣的确是把当时的那个经历用文字记录了下来。
他的想法……萧骁大概有几分清楚。
……
“老三,苏珣写的都是真的吗?”
诸葛云问道。
“嗯。”
萧骁点头。
“全部?”
张博确认,
“全部。”
萧骁肯定。
“呵。”
张博砸了咂嘴,“那这个叫铛铛的孩子……”
“也太可怜了。”
赵律正说完了张博未尽的话。
“是啊,最后死了也没有让人知道她是无辜的。”
诸葛云眉头紧皱,“她的家人,村人,很多人都以为是她害了自己的姐姐,最后自己也步了姐姐的后尘。”
“她死了,却没有人在意。”
……
“怎么没有人在意?”
萧骁的话没有让诸葛云的神色有丝毫的轻松,“你知道我指的是谁。”
“我指的是那孩子的家人,还有从小看着她长大的村人。”
“是那些知道女孩的人。”
“所以苏珣把这个故事写了出来。”
萧骁有些没头没尾的话让诸葛云、张博、赵律正都是一愣。
但是很快,他们的面上就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你是说……”
诸葛云低声喃喃。
“苏珣在这件事的叙述上并没有遮掩太多。”
作为知情者,萧骁可以说这篇文章几乎可以是一篇纪实文了,“地名也只是用了拼音缩写。”
“只要是知道铛铛的人应该都能看出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他们认识的铛铛。”
“讲述的也是他们有些了解的故事。”
“不过-”
见诸葛云几人的眼底渐渐有光透出,萧骁一盆冷水浇了下去,“在更多人看来,苏珣只是以铛铛的经历为灵感而创作了一个想象中的故事。”
“他们不会认为这就是事情的真相。”
“……也是。”
诸葛云叹气。
要是他不知道妖怪是真的存在的,他也以为这只是个源于想象的故事而已。
不过是借用了现实的素材。
“真是让人不爽。”
张博撇了撇嘴。
“那……铛铛就只能一直背着这个莫须有的罪名了吗?”
赵律正拿起水杯灌了一大口水下肚。
胸中却仍旧有些闷闷的。
那孩子为了替姐姐报仇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结果直到最后,在那些她在乎的人眼里,她就是一个害死了她姐姐的杀人凶手。
这可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他勾了勾嘴角,却发现这一点都不好笑。
……
“可是-”
萧骁笑了笑,“毕竟有很多人看到了这篇故事。”
“就算很少,甚至短时间内也可能没有,但是时间长了,也许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相信这就是事情的真相。”
“不明情况的其他人看了,也会知道铛铛经历了什么。”
“又受了什么委屈。”
“也许他们会当这是一个故事。”
“但是,他们读着这些文字时对铛铛产生的同情、怜爱是真实的。”
“有这么多人为铛铛抱不平,念着铛铛受到的不公正对待……”
“我想……这些善意铛铛会感受到的。”
“就算有一部分的人不理解她、误解了她,但是会有更多的人相信她,祝福她。”
“她不会是众人口中的杀人凶手。”
……
张博几人互相看了一眼,面上慢慢露出了笑容。
“啊,心气总算通畅了不少。”
诸葛云伸了一个懒腰,“我昨天光顾着郁闷铛铛的遭遇了,都没有细想苏珣发表这篇文章的目的。”
“果然是比我多吃几年的米饭,脑子就是转得快。”
“村人不相信铛铛,我们这些读者相信铛铛。”
“说不定等时间久了,这就是事实了。”
“这本来就是事实。”
赵律正纠正诸葛云的说法。
村人们自以为了解的事实才是他们的“断章取义”。
“对对,这本来就是事实。”
诸葛云咧开嘴角。
......
“希望那两个孩子下辈子能投生到不重男轻女的家里。”
张博有感而发。
但凡小女孩的父母有尽到一点做父母的职责,他想,小女孩也许就不会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