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废材嫔妃在现代 > 第9章 百菊图

第9章 百菊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苏婳把囡囡送到幼儿园就回到小院准备刺绣了,这是她第一次在这个世界拿起针绣花。

    这个世界的绣技水平还不是太高,国家对于手工艺的重视是从五年前开始的。

    她来到这个世界,又专门研究过原主的绣品,原主家的绣技传承下来的也不多,但一副最好的绣品依旧能卖十来万,她也细细观察过吴永昌店里的绣品,水平都和原主的差不多,所以她大胆的猜测,这个时代的绣技水平不及她那个时代的三分之一。

    这次她打算绣一幅长24寸,宽18寸的百菊图,十月百菊开,把酒食蟹时,等她绣完百菊图,差不多也到了菊花开的季节。

    苏婳回到小院,上了二楼,二楼中间的小厅早就被苏婳改造成了她专门刺绣的场所,一侧靠墙处的架子上摆放着不同种类的布匹,按照不同的分类摆放的整整齐齐,有纯棉、棉麻等植物纤维布;有丝绸、软缎、乔其纱、羊绒、法兰绒、纯毛呢料等动物纤维布;还有一些化纤布。

    另一侧墙上则挂着各色绣线,同样按照种类分布的整整齐齐,其中纯棉细绣线最多,按照从浅到深的色系排列着,其实市面上能买到的绣线只有9个色阶,但这对于苏婳来说并不够用。

    她对色彩有着很强的敏锐度,所以苏婳购买了很多白色绣线,自己在家染了许多,这也使得她的绣线看起来更丰富一些。

    除了纯棉细绣线外,还有纯棉粗绣线,它的色系较少,且每个色系的色阶也就3~5个;然后是真丝线,真丝线华国南方特有的一种绣线,它特有的光泽表现动物的皮毛效果极佳,适合在软缎、丝绸等柔软的底布上刺绣,也是在玻璃丝纱上做双面绣最极佳的选择。

    苏婳还准备了一些金银线,由于金银线的质地较脆,一般适合做盘金绣、菱绣。但苏婳曾经尝试过用金线打底,只要在绣的过程中小心些,专注些,也是可行的。其次还挂有一些合股线、机绣线、毛线、金银线、化纤线等。

    厅中间的实木桌上摆放着不同规格的绣花针和各类剪刀,绕过桌子,就是苏婳平日刺绣的地方了,她先根据自己的底稿裁剪出两块大小相同的棉布,然后用羊毛针和连绑线分别将两块棉布缝制在底稿的两端,随后就将上好绑的底稿搭在支架上,接着,将棉布的边缘塞到支架的缝隙中,并用胶皮线把缝隙塞上,塞紧以后缓慢地转动支柱,将棉布缠绕在支柱上,两面的棉布都缠绕好了之后,苏婳就开始进行上绑了,绑定后她才坐到绣架面前。

    绣菊花要将每一瓣菊花的花瓣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刺绣,以每一瓣花瓣斜面的方向,使用排列刺绣的方式,一针挨着一针刺绣。

    菊花是种多瓣型花卉,花瓣由内而外由小变大,不同的花型她使用不同的针法,有些用了掺针,一丝一缕,使菊花的花瓣看起来十分自然,菊花花瓣的颜色由内而外是由深至浅的,每种色彩的衔接之处, 沁色十分自然。

    苏婳绣的很快,不一会儿一朵娇艳欲滴的菊花就呈现在绣布上。

    因为她绣的是百菊图,一菊独开不是秋,姹紫嫣红秋满园,她几乎将所有的花型都呈现在一副图上,所以有的花型形如毛刺、龙爪,她便使用了撒针绣法,稀疏不规则的绣法,像刺撒上去一样,起到了增添色彩的效果;而对于一些较细的花枝,则使用了轮廓绣针法勾勒刺绣,线与线之间紧贴密接,却又不重叠,平滑齐整,圆润自然;部分叶子则使用缎面绣直切的方式进行刺绣……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苏婳看了一眼时间,将绣架放好,就换了衣服去接囡囡放学了。

    放学的路上,囡囡和苏婳说着在幼儿园的一天,“妈妈,我今天认识了一个好朋友,他叫慕白,他好可怜,他没有妈妈。”

    “嗯?”苏婳有些疑惑。

    “他说他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不在了。”囡囡抬起头,看着苏婳,“妈妈,我爸爸是不是也不在了?”

    苏婳:她也希望王阳不在了……

    苏婳蹲下身来,让自己和囡囡的视线平齐,她知道原主以前在囡囡面前提过王阳的,可自从她来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在囡囡面前提到过王阳,也刻意避免她听到关于王阳的事情,只是她没有想到囡囡会觉得王阳不在了,“囡囡,关于爸爸的事情,你记得多少?”

    囡囡低下小脑袋,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摇了摇头,“不记得了。”

    “那妈妈就和囡囡讲一讲关于爸爸的事情吧!”苏婳站起身来,重新牵起囡囡的手,往小路走去。

    “什么是离婚?”囡囡歪着头,大大的眼睛里都是疑问。

    “离婚就是,分开了,不在一起了。”

    “那爸爸去哪了呢?”

    “嗯~ 妈妈,也不清楚。”

    “那爸爸还会回来吗?”

    “不会了。”

    “那爸爸和妈妈为什么会分开?”

    为什么会分开?因为他们的婚姻本来就不是因为爱……

    “囡囡,有些问题妈妈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你解释,等你大一点你可能就明白了。”

    自从囡囡开学后,每日送完囡囡去幼儿园,苏婳就回到小院专心的绣图,周末的时候会放松一下,有时带囡囡出去玩,有时在家教囡囡画画,日子过的十分惬意。

    不知不觉间,一个月过去了,苏婳的百菊图也绣完了,这幅百菊图几乎将所有种类的菊花都纳入其中,有硕大如墨的墨菊,有白似胜雪的白菊,有舞环舌状型绿云,或白之素洁,或黄而雅淡,或红或紫……就像李商隐诗中描写的那样“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整体望去,有初花期的荷花型,也有盛花期的反卷型,花姿奇特,或飘若浮云,或矫若惊龙,似是将满园菊色定格在最美的一瞬间。

    她将绣好的百菊图拍了照片发给了吴永昌,吴永昌此时正在京城,他不仅是民间传统手工艺协会会长,更是华国艺术研究院在传统手工艺方面的负责人之一。艺术研究院是华国唯一一所集艺术研究、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艺术智库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

    「婳婳,这是你刚刚完成的绣品?」看到信息的吴永昌赶紧回复消息,虽然通过照片看不清楚细节,但他还是被惊艳到了,这幅百菊图无论是结构上还是绣技上,都比他之前看到的品质高太多了,让他一时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

    「婳婳,我明天就回去,等我回去我就去你家找你。」吴永昌惊艳过后,随即又发了来了一条信息,光看图片一点都不过瘾,他得回去仔细瞧瞧这幅绣品。

    对于苏婳来说,她的这幅百菊图并不算什么,据原主的记忆来看,她们平时用的绣法都是基础绣法,例如:平绣、垫绣、平金、施针等等。但还有很多针法经过时代的演变早就失传了,但她不一样,无论是扬州的苏家也好,还是后来进入了皇宫,都让她接触过很多这个时代没有的针法,她曾研究过沈婉之的绣法,沈婉之是她们前朝顶级绣娘,素有针神之称,她善绣人物,她曾见过她的绣品之一的《佛云像》,她用她独有的针法,生动细腻地表现出人间佛陀善良、温和大智慧的形象;同时她又采用掺针、交叉针、小乱针等多种针法,精巧地刺绣出人像后面的背景和座下莲台,她的绣品最主要的展现出来的风格就是两个字——真实。

    苏婉为了学习她的针法,曾彻夜不眠的研究了关于她所有的作品,耗时三年学会了她独特的针法,并模仿她的针法绣了一幅观音像,卖出了天价。

    翌日,吴永昌便从京城飞了回来,从机场直奔苏婳的小院,“婳婳,快把你的百菊图拿出来让我看看。”

    苏婳领着吴永昌来到了二楼,他直奔百菊图而去,吴永昌看着眼前这幅惟妙惟肖的百菊图不禁感叹道:“真是巧夺天工啊!不过你怎么还不小心滴了几滴水珠啊?”说完就上手想要轻轻拂去,直到反复的摸了两下,吴永昌才发现那哪是滴上去的水珠啊,那分明就是苏婳绣上去的露珠,那露珠被窗外洒进来的阳光照到,竟像真的一般,也怪不得刚刚他给看成了水珠。

    苏婳除了将绣品需要做到的平、齐、细、和、光、匀、顺、密八个要诀把握的恰到好处,更是融合了光影变幻,向光的色彩明艳清透,背光的晦暗浓郁,色彩的浓淡结合也恰到好处,五颜六色的菊花出现在同一处,却不显得杂乱无序,反而让人觉得恰到好处,少一簇则疏,多一簇则密。

    本来苏婳想要绣双面三异绣的,一面秀菊开正浓,一面秀菊苞未放,但想要一个人完成一个两面三异绣太耗费时间了,没有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是无法完成的,于是她退而求其次,只采用了简单的双面绣,即便是这样,她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婳婳啊,你这幅画,用了不下二十种针法吧?”吴永昌虽然是在问苏婳,但是语气却是非常的肯定,他虽然不会刺绣,但是欣赏的水平还是有的。

    “用了27种针法。”

    “你这花蕊,用的是什么针法?”吴永昌指了指其中几处问道。

    “这是打子针绣法。”

    吴永昌又指了另外两处针法,“这两处之前你也没用过吧?”他虽的是问句,但语气却十分的肯定。

    “这是我们苏家特有的针法,之前我一直在研究,但是一直运用的不太好,最近感觉练习的差不多了,才开始在绣品上用这种针法。”苏婳淡定从容的回答道,其实苏婳也不算是说谎,虽然她说的苏家和吴永昌认为的苏家不是一个苏家。

    “婳婳,我这次去京都开会,京都打算在苏市办一场绣品展,你这幅绣品,我打算拿到绣展上去,你觉得的呢?”

    “可以。”此时正合苏婳的意,简直就是刚想瞌睡就有人送上枕头,她正愁没有办法全面了解这个时代的绣技呢,结果就要举办绣品展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