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四十四章再见已出家
苏欣从兰若寺出来,恰巧碰到推着空粥桶回寺中的俞怀生。
苏欣面带笑颜的看着俞怀生道:“怀生哥哥,正好碰到你,上次没能和你好好道谢,不知那小男孩在寺中过得怎么样?”
苏欣眼角瞟到俞怀生身后,跟着一个矮小的身影,往俞怀生身后探头,瞬间嘴角的笑意消失了。
站在俞怀生身后的正是那个小男孩,他已经剃度出家了。
原本的小发髻,如今已剔成铮亮的光头,一身宽大的僧衣罩在他身上,显得他愈发瘦小。
“你为何为何要出家,你明明可以选择的,为什么选这么一条路。哪怕带发修行也好啊,出家了这辈子只能在这寺庙中渡过。”
苏欣气的眼中含泪,心里难过。
小和尚面上微笑看这苏欣,示意无妨自己过得很好。
“施主,只是我的师弟妙海,他潜心向佛,自当入佛道,还请失主莫要如此激动。”
苏欣闻言猛地向俞怀生看去,俞怀生眼眸清澈,仿若看尽苏欣心中所想。
苏欣一时觉得无所遁形,推开身前的俞怀生,头也不回的跑走了。
马车上苏欣只觉心中怒意横生,他知道,俞怀生他知道。
苏欣一直把没能将俞怀生带离寺庙,劝其还俗,当成心中的憾事。
自从遇到小男孩,见其有意出家,只当他一时悲伤,生出这个想法。
苏欣极力阻止,怕他今后后悔,寺庙中孤寂,一生都在潜心修行。
小男孩年纪尚小,若遁入佛门,定是要吃不少苦头。
当年没能救出俞怀生,此时再错过小男孩,她心里如何能接受,所以极力劝阻,似乎这般才能消除这份遗憾。
可却罔顾了妙海心中的意愿,在俞怀生清澈干净的眼神下,自己显得愈加不堪。
苏欣缓缓闭上眼,想将方才所发生的事情抛出脑海,只静静的呆着。
不晓得为什么,一遇上关于俞怀生的事情,自己情绪波动这么大。
当初所求不过是想让他还俗,拥有自由。
可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沾染上自己的杂念,想要的越来越多,自己应该停止么?苏欣在心中这般问自己,却想不出任何答案。
就这般无精打采的回到院中,倒头就睡,想把这些纷乱的想法通通赶退。
这可把屋中一干婢子唬了一跳,不知自家小姐出了什么事,出去一趟回来后脸阴沉沉的回屋就睡觉。
找跟随苏欣出府的下人询问,也并无其他异常,春柳等人只得担心的守着苏欣。
而从苏欣推开俞怀生跑走后,俞怀生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直到自己的衣袖被拽了拽,小妙海比划着问道:“苏欣姐姐怎么了,是我惹她生气了对不对。”
俞怀生摇摇头,许久露出一个笑道:“没有,她没有生你的气,她是再气我。”
妙海歪了歪脑袋疑惑地看向俞怀生,俞怀生只摸了摸他的脑袋,继而推起粥桶往寺内走去。
苏欣在家想了几日,又去了趟兰若寺,她窥着妙海身边无人时,苏欣出现在他面前。
“妙海,上次是我不对,我应当尊重你的想法才是。今日是来和你道歉的,这是我亲手做的豌豆黄,你要尝尝么?”苏欣笑着将自己手中的油纸包递给妙海。
妙海不停地摇头摆手,苏欣问道:“你还是不肯原谅我?”
妙海还是摇头,苏欣不解,妙海用手快速比划着:“小僧没生气,施主无需道歉。”
苏欣把油纸包塞到他怀中,说:“既然没生气,那你正好尝尝我的手艺。家中还有事,我先走了,以后再来找你玩。”
说罢开心的当着妙海的面,翻墙而出,豪迈的身形,看的妙海瞠目结舌。
妙海抱着油纸包回到屋中,坐在床上,小心翼翼打开油纸包,甜香味散开。
妙海抿抿嘴,自己已有许久没吃过点心了,取出一块放进嘴里咬了一口,果然软糯好吃。
正在这时俞怀生推门而入,看见妙海捧着点心满脸带笑,很是奇怪的问道:“哪来的点心,让你这么开心?”
妙海比划:“是苏欣姐姐做给我吃的。”
俞怀生点点头,在自己床上躺了下来,只是眼睛一直盯着拿包豌豆黄。
妙海赶忙把剩下的点心包好,放在枕头下面,心想:不是他小气,只是这是苏欣姐姐亲自做给自己吃的,一番心意,不能和师兄分食,嗯是这样的,绝对不是因为舍不得。
妙海嗅着枕边点心的甜香,睡了个好觉。
可怜俞怀生,只能眼巴巴的瞧着妙海,一点点珍惜的将这包豌豆黄吃净,也没想起给他这个师兄尝一口。
苏欣了却一桩心事,回到家中,见苏远在屋中等着自己。
苏欣走上前去,抱起苏远道:“远儿,怎么来我屋中了?”
“阿姐,你早晨做的点心呢?不是给远而做的么。”苏远有些不乐的瞧着苏欣道。
苏远早晨就看见苏欣在厨下忙碌,期间还伴随着香味,苏远只当苏欣是给自己做吃食。
想着不打扰苏欣,苏远开心的回自己院子里等待。
没成想一直等到快午时也不见苏欣身影,苏远一路小跑,跑至苏欣院中,哪里还有苏欣的身影。
苏远跑到厨下更是连点渣子都没给自己留,苏远心中觉得委屈,只觉得阿姐最近忙忙碌碌,心里没有自己。
他气呼呼的抱着胳膊坐在苏欣屋中等她回来,这就出现了方才那幕。
“那是阿姐跟人赔礼道歉,亲手做的礼物,这样更有诚意。远儿要是有什么想吃的,跟阿姐说,只要阿姐会的都做给远儿吃。”
“真的?”苏远性子单纯好哄,苏欣只简单几句话就哄的差不多。
“当然是真的,对了远儿,你怎么不叫自己宝宝了?”苏欣有些好笑的看着苏远的小脸问道。
自从苏永昌病倒,苏欣也昏睡,杨氏两边跑,还操心着家中事务。
苏远帮忙照看苏欣,跟个小大人一般,满脸认真,时不时替苏欣更换额上帕子,掖掖被角。
也省得杨氏来回跑,倒替杨氏省下不少功夫,几日下来,苏远眼见着成长了许多。
“远儿不是孩子了,不能总躲在阿姐和阿娘身后撒娇,远儿是男子汉,要替爹爹保护你们。”苏远挺挺小胸脯一脸理所当然道。
“远儿果真是长大了,阿姐以后就靠你保护了。”苏欣笑着对苏远说。
苏远点点小脑袋应下,脸上的表情逗得苏欣憋笑不已。
“这样吧,爹爹病已经快痊愈了,这期间膳食一直清汤寡水的,我们给他做点吃食。”
苏远自是开心应下,苏欣拉着苏远去了厨下。
苏欣先遣人去阿曼那讨要了一包滋养身体的中草药,用纱布包好。
再将焯过水的老鸭子放进砂锅,把中药包放入其中。
再加入几颗红枣和姜片,注入水,盖上盖子,在盖子上浇一圈黄酒,炖上一两个时辰。
在炖煮老鸭汤期间,苏欣把早就准备好的面团搓成条,截成剂子,再擀成圆圆的面皮。
一旁是一盆肉三鲜的馅料,挖一勺馅儿,放进面皮中,双手一捏,一只小巧玲珑,白生生的小饺儿便赫然出现在手心。
一旁苏远看着,直觉很神奇,也有模有样的学着苏欣的样子包了起来。
只是总捏不住,馅料都挤了出来,样子也歪歪扭扭的不好看,苏远有些着急。
苏欣见此,笑道:“这一看就是远儿亲手做的,不管什么模样爹爹都会很开心的吃下,因为这都是远儿的心意。”
苏远听后颇受鼓舞,沉下心来一个个认真的包了起来,竟是越包越好,不一会就已经能包出一个完整不露馅的饺子。
虽然样子还是不太好看,但比之前进步太多。
两姐弟埋头包了许久,包出一百多个蒸饺,苏欣将这些水饺都放入蒸笼里蒸熟,待蒸饺出笼时,老鸭汤也做好了。
苏欣和苏远带着两样吃食给苏永昌送去,一家子时隔多日终于坐在一起用膳食,杨氏坐在苏永昌身旁替他布菜。
苏永昌经这一病消瘦了不少,面色也不如从前那般红润,连腰身都收了几分。
苏永昌挟一只白嫩的蒸饺入口,果真是鲜香无比,每一个水饺中都有个鲜虾仁,一口咬下很是满足。
苏永昌看着一双儿女闪着两双大眼满怀期待的盯向自己,笑笑道:“这真是欣儿和远儿亲手做的?”
苏远放下手中筷子,一撅屁股坐到苏永昌另一边,扬起笑脸道:“是我们亲手做的,爹爹觉得好不好吃啊?”
“这应该是爹爹吃过最好吃的蒸饺了,远儿这么小就知道给爹爹做吃食,真是辛苦你了。”
苏远得了夸奖小脸上笑得更欢实,眼睛都眯成月牙状了。
苏欣盛了碗老鸭汤,走到苏永昌身边,稍微一用力把苏远挤开,自己凑了过来。
“爹爹你尝尝这老鸭汤,里面加了养身的中药。爹爹这几日都是清粥小菜,还需补补身子。”
“嗯,汤味醇香,加了中药使之味道更浓,爹爹觉得身子都变得有力气了。我的好女儿,真孝顺。”
苏永昌尝了两口汤,老鸭汤炖得火候足,味美汤鲜,鸭肉炖的软烂脱骨,与中药结合不显油腻,更使苏永昌感念两个子女的一片孝心。
苏欣趴在苏永昌耳边小声道:“爹爹只管养好身子,过了孝期我给您打些酒来,保准不叫阿娘知晓。”
苏永昌闻言双目微亮,笑的更是开怀。
这些时日的隔离修养,清淡饮食他也就忍了,可每当深夜腹内酒虫作祟,许久没能喝酒的苏永昌,在夜里辗转难眠。
苏永昌在桌下暗地里朝苏欣比了个大拇哥,以示赞赏。
一旁的苏远被挤到一边,看见苏欣和苏永昌说悄悄话,自己也想听,就蠕动着小身子在二人间挤来挤去,那滑稽模样逗得一家人捧腹大笑。
“好了,你们两个老实些,别在饭桌上打闹,叫你们爹爹好好用膳,一会到时辰还得用药呢。”杨氏在一旁开口道。
苏欣和苏远这才老实下来,各自回到座位上用膳。
用完午膳,苏欣姐弟陪着苏永昌,等他喝下药汤,一会子便混混沌沌的入了眠,二人才悄声退了出来。
苏永昌经这一遭,可谓病去如抽丝,精神体力都大不如前。
苏欣看在眼里,心中担忧,时常拉着苏远来陪苏永昌用膳。
好在经过一段日子的修养,苏永昌的身子也恢复的七七八八,只不如从前那般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