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大势所趋
李锦溪眼珠子咕噜噜转,声音十分热切。
“何大人,你也在啊。”
如今大理寺内部情况未明,光是看门口新换的一批从未见过的守卫,就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了。
说不定原先大理寺的人,很可能被囚禁在里面了。
如果把人带回顾府审问,也得费一番功夫。
倒不如……
何远身体莫名打了个颤,面对忽然变得这么殷切的李锦溪,他瞬时感到一丝丝不妙。
脸上不由露出个假笑:“是啊,我也在。”
李锦溪立马开口,指了指书生打扮的男人:“何大人,这个庶民,居然当街拦截官轿,空口污蔑朝廷命官。”
“这是犯罪,你把人带回去吧。”
何远抿了抿嘴,眼神有些茫然,他只是恰巧在街上溜达,途中凑上来和大伙一起吃个瓜,怎么还有自己的事。
“是。”
他的嘴比脑子答应的更快,顾淮曾经于他有提携之恩,即使当前形势尚未明朗的情况下,仍旧选择卖了李锦溪的面子。
只不过这人拎回了京兆府,那位京兆尹大概率会嫌他多管闲事罢了。
好说好说,这个闲事他管定了。
何远摸了摸腰间的佩刀,摆出一副威严的姿态,常年的为官历练让他做出这个动作时有模有样的,起码对普通百姓来说十分有威慑力:“还不快走。顾大人也是你等可以污蔑的。”
污蔑两个字,咬的很重,
也从侧面佐证了李锦溪说的某些话。
果不其然,经他这么模棱两可的一说,围观人群又忍不住开始窃窃私语,猜测一番了:“难道是真的,苏丞相真的参与了科举舞弊案?”
“那可是当世大儒啊。”
如果说,刚刚李锦溪解释完的话,他们已经信了六分,只不过碍于苏丞相的身份,心里还是难免有一点点怀疑的。现如今有了何远的加持,这份信任至少达到了八分。
有刚刚还跟着书生唾骂顾淮的人,口风立马转变,给出证据:“害,这有啥不可能的,苏凌薇能在诗会上弄虚作假,其父干出舞弊的事情也算正常。”
“兄台,什么诗会作假,具体说说。”旁边立马有不少人凑上去询问,有关皇宫宴会上发生的事,不像死个人那样惊天动地,能在百姓间流传的飞快。
被这么多人围住,刚刚说话那人顿时虚荣心爆棚,开始爆料:“唉,我告诉你啊,小年夜那天……”
李锦溪不理会剩下那些置身事外的百姓们,聚在一起八卦的内容,趁着书生被京兆尹府带走,她也赶紧溜走了。
轿子在顾府门口停下,李锦溪踩着凳子下来的时候,看到原先精美的轿身上多了几个颜色不一的印记。
红色的,绿色的。
她了想,哦,是刚刚迎面飞来的西红柿,臭鸡蛋啊。
尽管有侍卫极快的用刀剑将东西隔开,仍不免有残余的汁水落在了上面。
这种玩意,危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轿夫们抬着印有顾氏族标的轿子往一侧走去,门房处建的几间厢房,特意用来停各种样式的轿子。
李锦溪想,她今天做的最蠢的事,就是没乘私轿出门。
秋月跟着几个人一块儿过去,嘱咐清洗轿子的一系列注意事项。
李锦溪看着几人走远的背影,和那顶轿子,发了会儿呆。随后眼睛转移到身上的衣裙,自己在原地转了个圈。
裙子上并没有染到一丝污秽,可东西没砸到身上,却有些砸进了她的心里,人人喊打的感觉,着实令人不好受。
李锦溪:“天下文人愤怒了。”
“苏丞相参与科举舞弊的案件在没有审完的时候,这件事一直是处于对外保密的状态。”
“他的罪行一天没被正式公布,就还是人们心中,那个天下文人之首的苏丞相”
“而这样一个人死在了大理寺监牢里,文人们把矛头对准了顾淮。”
李明煜从前院幽幽走来,他手持一把折扇,扇面打开,朝自己扇了几下。
劝解道:“你最近少出些门。”
显然是刚刚外头发生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
年关将近,地上前几日的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掉,李锦溪看了一眼他手中的折扇,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怎么样,为兄最近新得的,帅不帅?”李明煜追问道,帅这个字还是他来顾府后新学的。
这几天的他白天忙于朝政,想尽各种方法打探顾淮的消息,下了职后还要在国公府和顾府之间来回奔波。
眼见着整个人都清瘦了一圈,
李锦溪鼻尖有些泛酸,扯着他的袖子回答:“帅,大哥辛苦了。”
李明煜:“不辛苦”
“我们两府之间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你下次别动不动踹我就行。”
李锦溪破涕为笑,保证道:“不踹了,再也不踹了。”
李明煜跟着嘴角勾起,悄悄把折扇藏进了袖子里。
是夜,
一个黑影悄咪咪的从墙头翻进了顾府,
奇怪的是,以往守卫深严的府邸,今天松懈了许多。
黑影径直走到书房,随着花瓶转动间咔擦一声,墙面翻动,里面是灯火通明。
李锦溪,李明煜已经等在了里面。
赵力撩起身后的黑斗篷,一只膝盖下跪行礼:“夫人,属下来迟了。”
顾淮身后的很多力量,夫妻之间都是一齐使用的。
李锦溪有些焦急,忍不住走上前,想要亲自扶人起来询问情况。
李明煜先一步她的动作,将人扶了起来。
赵力脸上恍惚了一下,有股奇妙的感觉从心底涌起,说不清道不明。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他快速汇报道:
“大人被关在刑部。”
李锦溪眉头皱起,询问:“是陛下觉得大理寺看管不严,没把人保护好,所以治了罪吗?”
赵力摇头:“不止如此,现在民间流传出一股风声,所有人都说大人乱杀成性,为官期间不知道残害了多少大齐官员,他们要替天行道。”
“地牢里一个人都没死,是因为根本没有所谓的刺客,顾大人自己在贼喊捉贼,借此杀了苏丞相。”
他看了一眼李明煜,对方立马补充:“是的,现在每天御史间讨伐顾淮的折子,十分密集。”
李锦溪不可思议:“陛下信了?”
“那日刺客杀人的过程,地牢里许多人都看见了。”
赵力没有明面上回答这个问题,低头道:“大理寺被封了。”
再多的人看见,也没有机会说出口了。
“后院有一条地道,我也是趁着天黑好不容易逃出来的。”
李锦溪愤概道:“怎么能这样对你们,明明是刺客的问题。”
事已至此,这样的抱怨毫无意义。
赵力谨记顾淮去刑部之前的嘱咐:“我要是出了事情,立即去找夫人商议。”
他想了想,又爆出一条消息:“我们的人查到,那天牢狱里的刺客,幕后之人正是辰国九王子。”
李锦溪天真的询问:“把这件事告诉陛下?”
赵力:“正有此意。”
“明日会找言官,当朝上书此事。”
他把目光转向李锦溪身边坐着的那位:“还望到时候,国公府能够一起助力。”
李明煜立马阻止道:“不可。”
赵力和李锦溪都皱起了眉。
李明煜也一起皱眉,“此事,怕是不成。”
“即便言官当场说了,皇帝也可以留后再议。”
他沉着脸说道:“苏丞相死了,需要给天下文人一个交代。”
“此为,大势所趋。”
顾淮从前在朝中的威势有多深,自不用说。
即便现在进了刑部牢狱,在事情尚未定论之前,也没这么多人敢公然上书参他一本。
除非,有一个比顾淮还要尊贵的人在暗地里授意。
赵力听完声音都变了:“这个交代是大人自己?”
随后,他冷静想了一下,并不十分相信这套说辞:“不会的,这种情况从未有过。”
以前也不是没处理过类似的案件,死在大理寺手中的官员不计其数。也不乏与苏丞相职位旗鼓相当的官员,比如曾经的开国武将,曾老将军。
以皇上对顾淮的信任和依赖,遇到事情是绝不会轻易将大理寺贡出去的。
李锦溪眼神变得空洞:“是大势所趋。”
她询问:“每日朝堂递折子参顾淮的是谁的人?”
赵力如实回答:“皆为大皇子的人。不过如今朝堂上,曾老将军和苏丞相一死,太子日渐势微,剩下大部分就是赵慕漓的人了。”
言下之意,这点并不能作为太大的参考性。
李锦溪:“你也说了,剩下大部分都是赵慕漓的人了。”
“陛下的目的达到了。”
李明煜意外的看了她一眼,这个妹妹怎么做到有时糊涂,有时候又十分精明的。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智若愚?
李锦溪没管他,拍了下自己额头,叹气道:“我之前怎么没有想到,自古以来,天子重用酷吏。”
“顾淮虽不是酷吏,但他这个职位所承载的作用也和酷吏差不多。”
她笃定的说道:“酷吏最后都是要被清缴的。”
“如今太子的羽翼被削减的差不多了,储君之位几乎再没有争议,最后一定会传给皇帝本就心仪的大皇子。”
“一切尘埃落定,陛下的最终目地达到了,顾淮自然没了作用。”
“还不如趁此机会,将人一遍处置。说不定就能给自己在史书上博一个明君的美名。”
这么一想的话,可能自己之前的分析有误,顾淮也不一定是皇室子弟,说不定就是最后发现反正是要被杀,被逼无奈之下才选择了篡位。
这一番话既清晰拆分了朝堂格局,又将顾淮接下来的结局给预判了。
有理有据,逻辑分明。
赵力自然听了进去,心里已经相信了个八九分,焦急道:“那怎么办?”
李锦溪不说话。
赵力:“要不,我找兄弟们商量一下,明天去劫狱。”
“一齐把大人给救出来。”
李明煜胳膊一抖,折扇从袖子里掉了出来,在地上转了两圈。他弯下腰去捡,恰到好处遮住眼里的情绪。心里再次感叹顾淮的厉害,也不知道这几年在朝堂之外培养了多少自己的势力。
也不对,如顾淮这样狡兔三窟的人,说不定早已想到了这个结局。毕竟私自在大理寺挖地道这种事,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
他忍不住询问:“救出来后呢?”
主动被放出来和强行救出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局,难道要李锦溪从此以后用罪妇的身份跟着他到处东躲西藏,吃了上顿没下顿?
李明煜的心里已经想到了好几个隐蔽的地方,万一事情真的发生之后,把妹妹藏在哪一个里面最合适。
不对,在没救出来之前,先想办法合离掉最好。
赵力看了他一眼,没有过多透露,只是说道:“救出来,离开京城。”
李锦溪却是大概明白对方的意思,按照小说的结局,顾淮最后是要参与夺位的,其身后势必有着其它的倚仗。
这个倚仗,现在赵力还不好对着李明煜说出来。
她想了想,说道:“倒也不必这么大动干戈,代价太大了。”
李锦溪拨开挡在跟前的大哥,澄澈的眼睛正视赵力:“你身后还有亲人,有孩子。”
“这其间,劫狱但凡出点意外……”
顾淮被救出,第一嫌疑人必定是他曾经的得力下属赵力。
从计划到劫狱,如此紧急的情况下,赵家这么多人完全撤退不容易,最后的结果就是很有可能难以保全。
退一步说,就算劫狱后把人救了出来,顾淮的身份也会从臣子变为逃犯,想要离开京城,难上加难。
万一这期间身边的人有个三长两短……
赵力立刻跪在地上,表决心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赵力岂是那等贪生怕死之辈。”
他一副英勇就义的表情,好像在古人的心中,为了所谓的成就“大事”,牺牲小家是必然的选择。
李锦溪咳了一声:“倒也不必这么一副赶着去死的模样。”
“你刚刚说,刺客幕后之人,是谁来着?”
“元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