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唐第一太子 > 第157章 第 157 章 李世民:我怎么没李渊……

第157章 第 157 章 李世民:我怎么没李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武珝离开不久,李泰便走进来,他是来汇报朝堂民间舆情的。

    李承乾静静听着,心里松了口气:“也就是说,以目前的形势来看,虽部分人对丽质掌兵出征之事略有微词,但大体尚算不错,至少对丽质的能力是认可的。”

    李泰点头:“丽质这一战打得漂亮,堵住了许多人的嘴。当然也少不了大哥十余年话本故事的浸染。”

    李承乾了然。他铺垫了十余年,这么长时间的潜移默化,总要有些作用的。更何况丽质并非从无到有,她有平阳姑姑打下的基础、留下的财富。

    当然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如今的大唐还没有历经后世程朱理学的影响,虽然仍旧是男尊女卑,但女性地位并不似后来那么低。不论世家权贵,亦或市井民间,独当一面、强势泼辣者不在少数。

    李泰又道:“只是朝堂里有些人认为丽质今岁已经二十三,想来这两年便会定亲成婚,待成婚后,自然便不能似如今这般肆意了,手中兵权恐会有变故。”

    李承乾嗤笑一声:“他们若打着这个主意算计丽质的兵权,那怕是只能在梦里想想了。便是成亲了又如何?只要丽质愿意,只要我准许,能有何等变故?倘若夫家驸马有微词,就换个夫家换个驸马。”

    李泰:……你这说的怎么跟换件衣服一样简单。

    李承乾挑眉,半点没觉得自己这话有什么问题,轻笑出声:“再说,我眼瞅着丽质现在可没有半点想成亲的意思。”

    李泰十分无语。这还不是你纵的!

    “现在不想,不代表以后不想。再过上几年,她都多大岁数了。大哥,你真由着她?”

    李承乾不以为然:“岁数大了又如何?青雀,你要明白,她是我大唐的公主。我们家的小娘子不愁嫁。只需大唐在,我在,她有的是试错的资本,也有的是反悔的机会。”

    李泰一顿,仔细一想,似乎还真是这样?

    可是……

    他幽幽看向李承乾:“只怕阿耶不这么想。我前儿还听阿耶与阿娘说,等丽质回来便替她选婿,这回必须挑一个把婚事定下来,绝不会再由着你们任性胡来。”

    李承乾耸肩:“那就让他说着呗。”

    李泰:???

    啥意思?你都不想想办法的吗?

    李承乾眨眼:“说说而已要什么办法?他不是说等丽质回来吗?放心,丽质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我欲在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任命丽质为都护。”

    李泰:!!!

    都护府乃一地最高军政机构,直接隶属中央。都护更是有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过之权!大哥啊,先是让丽质接管娘子军,出征西突厥,后命其为都护,你这一个接一个的大雷砸下来,是真不怕朝堂会炸啊。

    李泰嘴角扯了扯,欲言又止。

    李承乾看向他:“青雀,若别人说男儿就该上马杀敌,开疆拓土,你当如何?”

    李泰一顿。

    李承乾轻叹:“你自幼喜文不喜武,从小到大的武课都是我用各种手段拖着你上的。那会儿是怕你贪吃又疏于锻炼,对身体不好。这些年下来,你也习惯了每日锻炼一阵子,这就够了,更进一步,你若不想,不谈也罢。

    “你想修撰立著,整编各类书籍,我放手让你去做。相对的,丽质喜动不喜静,她想一展所长,想建功立业,想拥有更广阔的天地,我自然也会成全她。

    “青雀,我希望你们都可以如自己所愿。你是,丽质是,蕴宁亦是。”

    说到此,李承乾眼中带着浅浅的笑意:“你觉得蕴宁如何?”

    李泰直言:“蕴宁聪慧不输男儿,一点就透,虽如今还小,但遇事总能看到不一样的角度,思维活跃,见解独到。”

    李承乾点头:“比之怀安呢?”

    李泰想了想:“怀安是个心大的。”

    李承乾失笑:“你不如说他缺心眼。”

    李泰也笑:“大哥也不必太严苛,怀安还小呢。长大后就好了。再说,他也有自己的优点,活泼好动,精力充沛。”

    “我知道他是好孩子。但有些东西不是好孩子就够的。”

    李泰怔住,有些东西?

    李承乾眸光微闪:“青雀,蕴宁虽然年幼,却已可见胸中沟壑。倘若日后她想施展抱负,我也想让她如愿。所以我得提前准备,尽可能为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她这条路走得顺遂一些。”

    李泰呆在当场。这意思是……不……不会吧?不会是他想得那样吧!

    他大哥是疯了吗?

    转念一想李承乾在李丽质一事上的一意孤行,强硬姿态,再有这些年在朝堂后宫都让人无法忽视的一应女官,李泰猛然抬眸,瞳孔地震,正当他惊讶无比想说点什么的时候,李承乾已经站起身:“过来帮个忙。”

    李泰不明所以走上前,就被李承乾塞了满怀的奏折,还没等李泰回过神来,但见李承乾蹙眉:“太多了不好拿。”

    转头吩咐内侍取了个小箱子,将奏折装进去,重新塞给李泰。

    李泰:???

    李承乾一挥手:“走吧,去瞧瞧阿耶在做什么。我觉着他就是太闲了才总是抓着丽质不放。正该给他找点事干。有这时间操心丽质的婚事,不如操心操心国事。他也才四十多岁,哪有这么早退休的。美不死他!”

    李泰:……

    立政殿。

    李世民自退位后仍旧与长孙氏住在此处,没有搬离。那时李渊已去世多年,他是提出过像李渊一样搬去大安宫的。大安宫从前是他的秦王府,也算回归故邸,然而被李承乾按下了。

    刚至立政门,就见李怀安扒在树上,下方李治摆着桌案嗑着瓜子,悠然自得:“当年你耶耶说我玩得这些都是他玩剩下的。如今我把这话送给你,你玩得这些也是我玩剩下的。”

    李承乾:……多么熟悉的场景。

    李泰低下头,抿嘴偷笑。

    李怀安瞧见他们,宛如看到救星:“阿耶,阿耶!九叔欺负我。你听到刚刚九叔说的话了吗?九叔就是觉得你当年这么对付他,所以也要这么对付我。他就是在打击报复,报复不来你就报在我身上。阿耶,你管管啊!”

    李治翻了个白眼,继续嗑瓜子,半点不着急。

    李承乾好似听不到他的话也看不到此地的场景一样,大步走过,不置一词,连个眼神都没给。

    李怀安:!!!

    直到李承乾走入立政殿,他才反应过来,他阿耶是真的不为所动。自己可是他亲儿子,他居然不为所动。

    李怀安懵逼,震惊,不可置信。李治却好似早知这个结果,轻嗤一声继续嗑瓜子。

    殿内。

    李世民倚在软塌之上,一边品着酒一边透过半掩的窗户看着外头的情景。

    李承乾勾唇:“你还有闲心看戏呢?”

    李世民瞄他一眼:“谁又惹你了?”

    李承乾将弹劾高阳的折子递过去,又说起武珝查到的事。意料之中,李世民脸色瞬间黑沉下来,看向李承乾:“你打算怎么办?”

    李承乾说了自己的处置,李世民叹道:“就这样吧。先和离申斥,她若死性不改,这公主也不用当了。”

    李承乾点头。

    李世民又问:“这位辩机和尚……”

    话不过开了个头,李承乾便道:“看调查到的信息,此事纯为高阳一厢情愿,人家好好的佛门子弟,苦心钻研佛理十余年,是真心向佛。

    “今岁玄奘法师自天竺取佛经归来,首次在弘福寺开设译场,共选九名缀文大德,他便是其中之一。对佛门子弟来说,此是难得的机会。这等时候,想来他没那个闲心贪欲俗世。

    “高阳也委实不该乱了佛门清净,我会派人看着她。”

    这意思很明白。就目前而言,辩机并无过错,他不会追究。李世民微微蹙眉,有些许不赞同,在他看来,高阳再如何都是他的女儿,即便确有不对之处,辩机也不见得无错。但李承乾既这么说,他也没反对,默认了这个做法。

    李承乾望向窗外:“你这戏看多久了?不打算出去管管?”

    “你不也没管?你自己儿子自己都不心疼,我为何要去管?”

    李世民嘴角轻撇。出去救不救得下怀安不一定,但得罪雉奴是一定的。从前为救雉奴被承乾怼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呢,他并不想历史重演。所以还是不出面的好。

    李承乾耸肩:“雉奴不会无缘无故整治他,必是他闯祸在先。既是他有错,就受着吧。谁还不是这么过来的呢。”

    李世民一记眼神扫过去:“那你便不问问他闯得什么祸?”

    “总会知道的,不急这一时。雉奴既然用的这种温和手段,没下死手,可见闯的祸不大,没甚要紧。”

    李世民:……温和手段?

    他瞄了眼树上腿肚子发抖已经快支撑不住的李怀安默然。这叫温和手段?

    再转头看向优哉游哉的李承乾。很好,这是真一点都不急呢。这阿耶当得可真心大,也不怕真摔了。

    李承乾眯眼:“你莫忘了还有蕴宁呢。”

    李世民:???什么意思,关蕴宁什么事?

    正疑惑间,但听惊呼声起,一只羽箭凌空而来,正中李怀安肩膀,李怀安本就已有些脱力,被这一击,啊一声手脚松动,立时跌下来。

    李世民面色一变,下意识站起就要冲出去,就见属下侍卫早已待命,将人稳稳接住。

    李怀安怒视走过来的李蕴宁:“有你这么当人阿姐的吗!你想害死我啊!”

    “我若真想害死你,箭头上用的就不会是布包,而是箭矢了。”李蕴宁一掌拍过去,“让你拿我的暖玉棋盘。”

    巴掌落在后脑,不怎么疼,却成功让李怀安蒙圈了:“我何时……”

    话没说完,李蕴宁又是一掌拍过去:“你有本事拿,有本事你别跑啊。”

    李怀安更蒙圈了,只觉得卧槽,能不能让小爷把话说完,小爷什么时候拿了你的棋盘,你别胡乱污蔑人行不行!不带你这么给人扣罪名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居然还不懂。李蕴宁差点没被他气死,只觉得这弟弟智商着急,不得不侧了侧身子,挡住李治的视线,瞧瞧使眼色:“跑!”

    李怀安顿了半秒,总算没有蠢到底,终于反应过来,一边抱头一边迈着发软的双腿往外冲:“阿姐,我错了,别打别打。”

    “站住,你给我回来!”

    一个跑一个追,瞬间没了踪影。

    危机解除,李世民又坐了回去,望向李承乾,目露诧异:“你找人叫来的蕴宁?”

    李承乾摇头:“自家子女自家知。他们俩什么性子我能不清楚?有蕴宁这一出,雉奴即便猜到她们在做戏,也不会再揪着不放。”

    李世民轻笑,确实如此。他看着怀安远去的身影感慨:“这孩子同你小时候真像,一样那么野,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李承乾摸了摸鼻子,坚决不承认自己是这种熊孩子。

    李世民话锋一转:“他也有五岁了,苏氏如今又即将临盆,这太子之位也该定了。”

    “不急。”

    李世民看着他,目光狐疑:“你怎么总是不急不急,那你打算拖到什么时候去。储君身份早定,也可有助于朝政稳定,断了旁人的心思。再说怀安是嫡长,这位子迟早是他的。如今定与往后定有什么区别?”

    李承乾眼神闪烁:“若说嫡长,蕴宁是阿姐,比他还早一刻出生呢。”

    李世民微愣,还没等他仔细辨别话里的深意,李承乾又嬉笑着说:“储君身份是尊荣也是枷锁。阿耶,你就行行好,让他且快活几年吧。”

    这话成功让李世民缓缓升起的疑心给压了下去。

    李承乾看向他:“退位之后,你倒是挺爱操心。”

    李世民挑眉:“你这是嫌我管太多?”

    “那当然不,我是嫌你管得太少。”

    李承乾一个眼色使过去,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李泰将手里的箱子放到李世民面前。李承乾笑嘻嘻:“阿耶,爱操心是好事。我可巴不得你多操点心呢。父母操心都是为了儿女。阿耶,我是不是你的好大儿,你心不心疼我?”

    李世民浑身一震,警觉之心顿起,他伸手打开箱子,果不其然是一箱子的奏折。

    “阿耶,你就帮帮忙,心疼心疼我帮我批了吧。你看,我这刚从西突厥御驾亲征回来,舟车劳顿,着实累得很。这积压的折子实在太多了。”

    李世民咬牙:“要不要我提醒你,你御驾亲征回来已经一个多月了,而且你去亲征期间的朝事全是我给你处理的。你哪来的积压折子!”

    李承乾眼珠一转:“诶?没有吗?那我就更惨了。瞧瞧,瞧瞧。这没有积压都有这么多折子代表什么?代表平时的事就有这么多啊。阿耶,你忍心看着我被累死吗?”

    李世民嘴角抽出,呵呵,老子当年怎么没被累死!

    李承乾皱着眉手按额角:“青雀,来扶着我点,我头痛病又犯了。”

    李泰强忍着笑意过去搀扶。

    李世民无语至极。你这装腔作势,矫揉造作的,以为我眼瞎看不出来吗?还头痛病又犯了,你哪来头痛的毛病,不就是当年为了让丽质接掌娘子军被朝臣反对故意搞出来的。此后想让老子给你干点什么你就来这招。你能不能有点出息,好歹换个花样!

    “哎呦,不行了,我得回去躺躺。”

    “李承乾!”

    “别这么大声,你吓着我了。”

    李世民:……

    他深呼吸好几次勉强压下怒火,一字一句自牙缝里蹦:“批阅奏折乃帝王之事,我现在是太上皇。一山不容二虎,一国没有二主。这么做你觉得合适吗?”

    “哪里不合适?若说批阅奏折乃帝王之事,当年为了设计我上位,你不也装病让我代理朝政三月吗?”

    李世民忽然哑火,莫名心虚。当初他是恐李承乾当真做出从太子直接过渡到太上皇的事,故而想着趁早先下手为强。

    毕竟若等孙子能独当一面,还不知要多少年,他怕自己等不得,亦是怕承乾做惯了太子,头上一直有人给他撑着,待自己百年,真遇上什么事,他会有困顿的时候。承乾有能力不假,但做太子与做皇帝终归是不同的,且大不相同。

    李承乾轻嗤:“装的还挺像那么回事。亏我火急火燎去药庄将师父接进宫,求着他在宫里守了你好几个月,合着他跟你是一伙的。”

    李世民张了张嘴又闭上,这事确实是他办得不太地道,他无法反驳。

    见他如此,李承乾收回视线,继续揉着额角:“哎呀,可真是越来越疼了,青雀,快送我回去。赶紧的。”

    走至门口还不忘回头提醒:“记得把这些奏折赶紧处置了,朝臣们还等着呢。要紧的我都批过了,这些你看着办就行。不过批完之后,记得写个概要给我,我总要了解清楚。一本本看太麻烦了。”

    李世民:……你吩咐老子办事还真是吩咐的得心应手,真把老子当你的副手了啊!而且什么叫做要紧的都批过了。以为老子不知道你吗?你那是想管的都管了,不想管的全推给老子!

    李世民嘴角抽搐,很想把箱子朝李承乾砸回去,可想到李承乾的话,想到自己当年的作为,硬生生将冲动忍了下来。到底是他对不住承乾在先,他做不到啊!

    原来这世上有些债是真的要还的。当年设计承乾走这一招棋的时候他绝没有想到会变成这样。

    李世民望着一箱子的奏折暗自咬牙,还以为承乾上位后他能轻松点呢。这一点也不轻松啊。这都第几次了,第几次了!他怎么就没李渊那么好命!:,m,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