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再得良田
转眼间走过了炎热的夏天,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叫着,屋里很是闷热。舒楠看看天色,太阳不是很大,带着立冬去地里看看。
立冬转身取了一个篮子挎着,跟着舒楠往地里走去。七月的田野,太阳虽然很热,但是已经有了一些秋意,凉爽的微风徐徐吹着,吹去了燥热,吹来了清爽。外面的田野还是那么美啊!一人高的玉米稳稳地挺立着,玉米的花已经开了,上面黄黄的一片,下面,玉米半腰也露出了细细的小棒子和红红的玉米须。看着它们,舒楠想,再有一个月,就能吃到香香的玉米棒子,可真是怀念啊!
走过了玉米地,来到了辣椒和红薯地。“五小姐,你不要进来哦,你就在地边上站着,我去摘辣椒,保证捡大的摘,一定是辣辣的!”说完,看着舒楠点头了,没有要进来的意思,赶紧进地里摘辣椒去了。
绿绿的长长的辣椒在微风中轻轻摆动,静静地等待着收获,个别的辣椒颜色已经开始变深变黑了,舒楠知道,辣椒要开始变红了,扬声喊:“立冬,变黑变红的辣椒不要摘了,太辣了。”
“五小姐,我听到了。”立冬大声回答。
辣椒地旁边就是铺满一大片的红薯,绿油油的叶片是那么鲜嫩。忽然,舒楠想起来,南方人爱吃红薯叶,还听说红薯叶的营养价值很高,就想试试。看立冬正在摘辣椒,就自己弯腰,动手掐起鲜嫩的茎叶来,等立冬挎着篮子过来,舒楠已经掐了好大一堆了。立冬赶紧阻止舒楠,把红薯叶装进篮子里,又掐了一些,直到装满了,舒楠才带着立冬回家。
回到家里,舒楠把红薯叶交给春雪,一边回想,一边示范讲解红薯叶去皮技巧:“红薯叶先用水冲冲,这样手指头不容易变黑,折断叶开始剥外面一层皮,外面的皮剥完,再次用手折成半寸长的一段段,再次去皮,锅里加油爆炒就好了。对了,掐剩下的叶子不要扔,猪、牛、羊应该爱吃。”
扑哧一声,舒楠回头看着正在盆边剥皮的立冬,疑惑地问:“立冬,你笑啥?”
立冬忍住笑,认真的说:“五小姐,刚才说用红薯叶做菜,后面又说给猪、牛、羊吃,咳咳,不好笑吗?”
舒楠看看立冬,又看着忍着笑剥皮的春雪,笑着说:“哈哈哈,确实好笑!不过,人能吃的,猪牛羊都能吃!雪嬷嬷,你先试试,少炒点,试试味就好了。就这样吧。”
午饭,舒楠就吃到了爆炒红薯叶,味道还不错。
满粮吃一口红薯叶,再吃一口炒辣椒,满意地说:“辣椒确实好吃,辣的过瘾!红薯叶清爽可口,嗯,都好吃!”
满粮媳妇说:“没想到红薯叶这么好吃呢!能晒成干菜,留着冬天吃吗?”
舒楠摇头,说:“不能!就嫩着时能吃,而且很麻烦的!呵呵,细细的茎叶,得剥两层皮才能做菜吃呢。”
满粮媳妇不可思议地看着舒楠,说:“这菜,好可惜啊,我还真的喜欢吃,趁着现在能吃,多做几次吧。”
舒楠看了娘好几眼,疑惑的看了爹一眼,看见爹只顾着给娘夹菜,沉默了一下,给十六郎擦擦嘴角,等爹娘都吃完了,认真地说:“红薯收了,叶子留下来晒干,碾碎喂猪。”
满粮看了舒楠一眼说:“哈哈,咱家已经喂了十头猪了,先把红薯叶多晒一些,明年再看吧。对了,我看辣椒开始变红了,红辣椒不要摘,留着晒干留籽吧。”
舒楠眨眨眼,笑着说:“爹,娘,这几天天气好,地里没啥活,咱可以多晒一些绿辣椒,冬天和其他菜一起炒着吃啊。”
满粮媳妇问:“怎么晒?直接放在阳光下吗?”
舒楠想了一会儿,说:“不是,直接晒,太难干了。把辣椒切成筷子粗的环,晒一两天就干了,装在密封的罐子里,只要不出虫子就好。”
“那好,满粮,你下午去摘两大筐子辣椒,明天试着晒晒,如果好吃,今年就多晒一些干辣椒。”满粮媳妇说。
舒楠在院子里等到爹出来,小声问:“爹,我娘咋了?平时不这样啊!”
满粮得意地说:“你娘有喜了!三个月了,你多看着十六郎,别让他碰着你娘。”
舒楠默默的点头,带着弟弟散步消食,一会儿的午睡了。
建安十年十月,玉米都掰下来,剥皮,都架在了院中支起的横梁上,地里的玉米杆也都砍倒捆好,堆在了地里,等它们干了,拉回家喂牛羊烧炕时,终于等开来了期盼已久的嘉奖令。泾州知县亲自送来凉州府奖励的四十贯钱和朝廷奖励的白银百两,良田二百亩。
听到“良田二百亩”这个消息,满囤和满仓相视一笑,满仓得意的想:不花一文钱,土地越来越多,离大地主的梦越来越近了!
说完了好消息,刘知县认真地问:“老爷子,你看,你们家的玉米收完了,就剩脱粒了,等玉米晒干了,是你们自己卖种子,还是”
老爷子愣了一下,严肃地说:“刘亲家,我们还没想呢!你是有啥想法吗?说说吧。”
“是这样的,咱们泾州县和凉州府是先种玉米的,就是咱县里,好多村镇还没有种呢,咱们国家其他地方就更没有了,种子缺口很大啊。我是这样想的,先顾咱们县里,争取明年家家户户都能种上玉米。说真的,那玉米真是个好东西,产量高、口感好!另外,邻近的几个县的知县,也找我要购买种子,嘿嘿,数量有点大,我就想到了你们,高价粮种也就这一两年了啊!你们看呢?”刘知县笑着说。
老爷子乐哈哈地说:“还有这好事啊!刘亲家,你这人啊,真不错,哈哈哈,有财咱一起发!你一说起,我仔细想了想,种子还真不好卖!邻近的县,大多数人不知道玉米,知道的人还想靠玉米发财呢,有你牵头,我家的玉米销路就没问题了。谢谢刘亲家啊!”
刘知县微笑着说:“那你们能卖多少玉米?说个数,我回去好准备给他们答复。”
老爷子看着满囤,满囤赶紧说:“刘亲家,我们种了一百五十亩玉米,能收四百五十石,除了留够三年的种子三石,再留一些自家吃的,干脆,就给你个整数四百石,咋样,能卖出去吗?”
刘知县微微一笑,说:“能!放心吧。咱们县里的种子,各村自己协调去卖,我就不管了,毕竟种的人家多了。呵呵呵,我插手了,说不定人家还不领情呢。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啊!你们赶紧抓紧时间脱粒,趁现在天气不是太冷,路上好走,赶紧拉走,省心!对了,还有一个好消息,瑞琪捎信回来了,说舒槿又有喜了,现在刚好三个月了呢!”
“又有喜了?”满囤媳妇惊讶地问,“哦,大儿子都四岁了,那今年过年舒槿就回不来了吧?”
“是啊!虽然离得不是很远,可是孕妇身子重,孩子毕竟还小,就不让他们在路上折腾了。咱们啊,想孩子了,就去看看,呵呵呵,就这样,我先走了,衙门里还有事呢。走了啊,亲家,有空了来家里坐坐啊。”刘知县边说边起身。
满囤向外看了一眼,“亲家,天色还早呢!再坐坐,饭马上好了,吃了再走。”
“行了!以后有机会再吃吧!这几天,是真忙,找我的人太多了,都是买玉米种子的人啊!走喽,别客气了,咱们啊,实在亲戚。哈哈”说完乐哈哈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