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最后一次科普
海豹[hǎi bào]
海豹科动物通称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6个义项
特色词条 | 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
贡献维护者 哈哈小猪熊
海豹是对鳍足亚目种海豹科动物的统称。海豹体粗圆呈纺锤形。全身披短毛,背部蓝灰色,腹部乳黄色,带有蓝黑色斑点。头近圆形,眼大而圆,无外耳廓,吻短而宽,上唇触须长而粗硬,呈念珠状。四肢均具5趾,趾间有蹼,形成鳍状肢,具锋利爪。后鳍肢大,向后延伸,尾短小而扁平。毛色随年龄变化:幼兽色深,成兽色浅。
共11种海豹。
中文学名
海豹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哺乳纲
海豹是海洋动物,哺乳动物(胎生)。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四肢变为鳍状,适于游泳。海豹有一层厚的皮下脂肪保暖,并提供食物储备,产生浮力。海豹身体均呈纺锤形,适于游泳,头部圆圆的,貌似家犬,全身被毛,前肢短于后肢。[1]
海豹的前脚较后脚为短,覆有毛的鳍脚皆有指甲,指甲为5趾。耳朵变得极小或退化成只剩下两个洞,游泳时可自由开闭。游泳时大都靠后脚,但后脚不能向前弯曲,脚跟已退化与海狮及海狗等相异,不能行走,所以当它在陆地上活动时,总是拖著累赘的后肢,将身体弯曲爬行,并在地面上留下一行扭曲痕迹。海狮、海象是海豹的近亲,它们有耳壳,后肢能转向前方来支持身体。[2]
栖息环境
海豹是鳍足类中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从南极到北极,从海水到淡水湖泊,都有海豹的足迹。南极海豹数量为最多,其次是北冰洋、北大西洋、北太平洋等地。
种群分布
海豹分布在北极、南极周围附近及温带或热带海洋中,[3]海豹主要分布在寒冷的两极海域,南极海豹生活在南极冰源。[3]
海豹科成员大体可以分成北方和南方两各类群,二者可分置于海豹亚科和僧海豹亚科,海豹亚科分布基本限于北半球,而僧海豹亚科出了南半球以外,在北半球的南部也能见到。[4]
北极地区的海豹种类(7种)却比南极(4种)的要多一些。
海豹生活在寒温带海洋中,除产仔、休息和换毛季节需到冰上、沙滩或岩礁上之外,其余时间都在海中游泳、取食或嬉戏。繁殖期不集群,仔兽出生后,组成家庭群,哺乳期过后,家庭群结束。在冰上产仔,当冰融化之后,幼兽才开始独立在水中生活。少数繁殖期推后的个体则不得不在沿岸的沙滩上产仔。以鱼类为主要食物,也食甲壳类及头足类。[2]
在自然条件下,海豹有时在海里游荡,有时上岸休息。上岸时多选择海水涨潮能淹没的内湾沙洲和岸边的岩礁。例如,在中国的辽宁盘山河口及山东庙岛群岛等地都屡见有大群海豹出没。海豹的游泳本领很强,速度可达每小时27公里,同时又善潜水,一般可潜100米左右,南极海域中的威德尔海豹则能潜到600多米深,持续43分钟。海豹主要捕食各种鱼类和头足类,有时也吃甲壳类。它的食量很大,一头60~70kg重的海豹,一天要吃7~8kg鱼。[5]
繁殖方式
海豹社会实行“一夫多妻”制。雄海豹拥有妻室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该海豹的体质状况而定,年轻体壮的雄海豹往往有较多的妻室。 在发情期,雄海豹便开始追逐雌海豹,一只雌海豹后面往往跟着数只雄海豹,但雌海豹只能从雄海豹中挑选一只。因此,雄海豹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争斗,狂暴的海豹彼此给予猛烈地伤害:用牙齿狠咬对方有些雄海豹的毛皮便因此而撕破,鲜血直流。战斗结束,胜利者更和母海豹一起下水,在水中交配,而其它海豹只能以失败而告终,继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妻子”。[2]
海豹的繁殖特点是:产仔、哺乳、育儿必须到陆上或冰上来。[1]
海豹的发情期在12月,妊娠时间为9个月,幼崽出生在次年11月初,平均每次生产一只小海豹。小海豹生长到4~6周时断奶。雌、雄性海豹均2~4年性成熟。不同种类的海豹繁殖的时间有少许差异,但区别不大。[6]
斑海豹,体长15-2米,雄性最大体重150kg、雌性120kg。斑海豹分布很广,主要是北半球的高纬 度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主要捕食鱼类,也吃头足类和甲壳类动物。[5]
斑海豹
髯海豹,又叫胡子海豹,因其吻部密生长而粗硬的胡须而得名。最长的胡须长14厘米,上唇每侧约有 106根胡须。雄性体长28米,雌性体长26米,平均体重400kg。全身棕灰色或灰褐色、背部中央线颜色最深,向腹部渐浅,无斑纹。髯海豹主要分布于北冰洋、北大西洋、北太平洋,不分布于南半球。1972年在中国浙江省平阳县海域曾捕获一头体长176厘米,体重71kg的雄兽。髯海豹主要捕食底栖动物如:虾、蟹、软体动物以及鲬、鲽等底栖鱼类,但也捕食乌贼。[7]
髯海豹
灰海豹,雄性长约3米,重约300kg,雌体约23米,重250kg。雄性成兽的颈部很粗,并有3-4道皱纹,这是它和斑海豹的区别之一。 灰海豹的分布很广,北冰洋和大西洋都有分布,仅存数量约有25~5万头。灰海豹的食性很广,但主要是鱼类。[8]
灰海豹
环斑海豹,本属有环斑海豹、贝加尔湖环斑海豹、里海环斑海豹。环斑海豹是所有海豹中,身体最小的一种。大的雄兽长14米,体重90kg,面部像猫。环斑海豹的食性相当广泛,从无脊柱动物到鱼类,总数超过75种。其主要天敌有白熊和极鲨。环斑海豹主要在整个北冰洋、鄂霍茨克海、白令海、波罗的海、拉多加湖和贝加尔湖、里海。[9]
环斑海豹
环海豹,属海豹中的小型种。又称带纹海豹、绶带海豹,体长16-17米,体重70-148kg。雄性为暗灰蓝紫色或暗灰红紫色,围绕颈部有一条很宽的环状白带。雌兽全身淡色,基本呈深灰褐色或深棕灰色。带纹海豹仅栖息于北半球,主要分布于白令海及鄂霍茨克海,喜栖于浮冰上或远离人烟的海岛上,不成大群,食物主要是狭鳕和头足类。[10]
环海豹
鞍纹海豹,又叫格陵兰海豹。体长18米左右,体重180kg。全身白色或棕灰色,从背部两肩处斜向尾部有一“∧”型黑色带, 形状颇似鞍故名鞍纹海豹。仅分布于北极海域的俄罗斯北侧、格陵兰周围、及加拿大和纽芬兰北侧。[11]
鞍纹海豹
僧海豹,体长26-28 m,体重平均可达400 kg,头部很圆,且被细密的短毛,看上去宛如和尚头,故名僧海豹。 该种海豹已成为一种极稀少的动物只限于分布在北纬20°至30°的夏威夷群岛的下风链岛、加勒比海、黑海。 但遗憾的是,加勒比海僧海豹被证实已经灭绝,最后一次见到的时间是1958年[12]
僧海豹
威德尔海豹,体长3米左右,体重300多kg,喜栖于与南极大陆相联的固定冰上,是哺乳动物中分布最南的种,也是南极比较常见的海豹。 它的潜水能力很强,可潜入600多米的深处,持续43分钟,潜水能力居鳍脚勒动物之冠。以捕食鱼类(杜父鱼)和乌贼为生。[13]
威德尔海豹
罗斯海豹,体长约23m,体重约150-215kg是南极海豹中数量最少的一种。其颈部很粗,收缩时颈部皮肤可以形成很大的皱褶,头能缩进去,几乎完全藏在颈褶中,它还能发出似鸟叫的声音。其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周围的浮冰带附近。[14]
罗斯海豹
豹海豹,体长为45-5m,体重300-350kg,不仅具有豹一样的斑点而且性情上也像豹,是海豹中最凶残的一种。它除捕食鱼类和乌贼外,还专吃恒温动物,也吃企鹅等鸟类,甚至鲸、其它海豹。从南极洲的浮冰线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南美、非洲最南部及附近岛屿都有分布。[15]
豹海豹
冠海豹,雄兽平均体长25m,重192-352kg;雌性2m,145~300kg。当遇到恐吓或兴奋时,鼻子吻部前面可以膨胀成囊状突起,所以人们又其为囊鼻海豹。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和北极海域,主要食物为鱼类。
冠海豹
象海豹,是海豹科中最大的类型,其突出特点是雄兽鼻子,在兴奋或发怒时可膨胀。本属包括:南象海豹和北象海豹。最大体长可达65米,体重3600kg,是整个鳍脚目中个体最大的动物。[16][17]
北象海豹
食蟹海豹,雌性体长多在216-241m,最长300m;雄兽203-241m,最长257m,重200-300kg,主要以磷虾为食,食性与须鲸相似。喜群居,在冰上活动灵巧而迅速,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周围,亦属南极沿岸的特有动物。[18]
普通海豹(学名:phoca vitulina):雄性体长130-161厘米,体重55-105千克;雌性体长120-155厘米,体重45-875千克。雌海豹一般比公海豹体型小。头部的颜色略深,而且常有鲜明的小斑纹。身体呈黑褐色至黄褐色或灰色。身体及鳍都很短,头部相对地较大及圆,额部高而呈圆突状,吻部较宽呈v状,密生着200多根笔直粗硬的感觉长毛,没有耳廓。在眼睛后方有一条较大的耳道。前肢的第三趾最长。雌兽具有二对乳头。
普通海豹是群居的,但其群落数量并不如其他海豹。若不觅食时,它们会离开水面到自己的巢穴。它们倾向留在海岸,不会离开多于20公里。示爱及交配都会在水中进行。对自己栖息的地方有很高的忠诚度。它们会花几天在海中及游达50公里觅食,也会经河流游到淡水的地方。
广泛分布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从温带到北极海域,主要栖息在北美洲东部和西部沿海、亚洲东部和西部沿海、欧洲西北海岸。
普通海豹是群居动物,但其群落数量并不如其他海豹。若不觅食时,它们会离开水面到自己的巢穴。繁殖期不集群,仔兽出生后,组成家庭群,哺乳期过后,家庭群结束。普通海豹对自己栖息的地方有很高的忠诚度。它们会花几天在海中及游达50公里觅食,也会经河流游到淡水的地方。它们的巢穴会在如赫布里底群岛或新英格兰等岩石海岸或沙滩。它们栖息在沙质的潮间带,有一些也会进入河口觅食。有一些甚至会在纽约港及波士顿港觅食及玩耍,经常会留在海港。它们只会留在熟悉的环境,一般都是陆上掠食者不能到达的岩石地区,且有足够的鱼类食物供应。海豹的游泳本领很强,速度可达每小时27公里,同时又善潜水,一般可潜100米左右。
海豹主要捕食各种鱼类和头足类,有时也吃甲壳类。它的食量很大,一头60-70千克重的海豹,一天要吃7-8千克鱼。它们主要猎食鱼类,如鲱鱼、鳀科、鲈鱼、鲱属、鳕鱼、牙鳕及比目鱼,有时也会吃虾、蟹、软体动物及鱿鱼。只有很少的情况会攻击、杀死及吃海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