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再回学校
宝阳总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它地方公司也不能太拖后腿,大不了就是多花钱嘛。
“罗峰,我想了想,还是觉得庐州公司进展速度有点慢,我想加快点速度。钱呢,我另外打款到庐州公司账户上,别用公司原有的钱。
你们开个会,讨论一下,如果月销达到100万,产品采购要多少钱,推广费用要多少钱等做个拆解细表发我一份。”
“好,你是大老板,你说来算,我们跟着你就沾光喽。”
“大哥,余山松果公司现在怎么样?”
“势头很好,淘宝c店月销已经破5万元了,旗舰店也销售突飞猛进。”
“大哥,我想加大广告投入,加快店铺的发展,现在还是有点慢了。”
“公司现在刚进入开始盈利阶段,怕没有多少钱可以投进去哦。公司运营部的主管也提过意见,想加大推广投入,我没同意。”
“大哥,钱的事情别担心,我另外打款过去,作为公司运营费用。你们开个会看看月销如果达到50万甚至100万需要多少钱?拆解一下给我发哥表格过来。我尽快打款。”
“小松,怎么突然决定加大费用投入了呢?出什么事情了?”
果然还是家人关心的点不一样。
“没事,就是我宝阳总部这边发展有些快,可以支持到余山公司,可以开车就没必要走路嘛。”
“好,那既然这样,我把规划做大一些,增加品类和品牌。”
“好,大哥你放心做。”
庐州和余山公司刘松决心加大投入后,就只剩下五河松果公司了。至于明州松果贸易,在成立之初就是跨越了小打小闹的模式,直接进入大规模采购和大力推广的阶段。
所以刘松现在在考虑五河公司是否要开始着手创建宝阳松果山珍总部了,他一直有让人事部那边去留意适合创建总部的地方,倒是有几个地方。就等三位女将来挑选了,不过她们最近一直在别的山区城市铺设渠道网点,要等到月底左右才能回。
“叮铃铃”,电话响起,打断了刘松的思考。
辅导员吴雄老师的电话。
“喂,吴老师。”
“刘松啊,上次你说让我给你留意一下培训老师,我这里有几个人选,人品可靠,都有教师资格证。你上次跟我说如果不在宝阳的可以直接来宝阳。
这次有一人是宝阳的,两人是其它城市的。我让他们下午到学校我办公室来,你要不过来一趟?”
“好啊吴老师,正好我要回学校一趟,论文指导老师要第二次校稿。我晚上我请您和您几位朋友吃个饭,也顺便对您几位朋友有个了解。”
“幸亏你还记得有个论文答辩,没白提醒你们。”
“那必须多谢吴老师了,我们下午见!”
“下午见。”
刘松看看时间,今天是5月26号,此刻是中午11点。
“那就回学校一趟吧,正好顺便在校门口吃个酸粉。顺便逛下学校,公司搬到创新科技园后,很少回学校了。”
刘松心下想着,交代了一下,开车出了园区。
年后就没回去过学校,论文一稿都是在发邮箱给的指导老师。几个月没来,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唯一变化的就是刘松自己,自己身上已经感受不到身为学生的那种青春洋溢。一年来已经让他变得沉稳成熟起来。
吃完酸粉,把车停在宿舍楼下,有车的学生不多,也吸引了一波学生特别是不知道是学妹还是同级校友的女生注意。
刘松直奔男生寝室316,推门而入,刘安良,赵元,宋万星居然都在。
“哟,316之光回来了。”
“刘总回来了。”
“热烈欢迎04级电子商务专业的明星学生企业家!”
“哥几个,别闹哈,看望大家居然还被你们调戏,看奶茶都给你带了。”
“谁让你这么长时间不来看我们呢,算了原谅你了。”
三人都在修改论文,不过论文嘛,大家都是修修补补复制粘贴,但是指导老师还是会看,避免大家的论文太不堪入目太丢人。
赵元,宋万星是本省外市的,毕业后要回老家。刘安良是家里已经有安排了,要考公,所以刘松邀请他们来公司他们也没有同意,刘松也没有坚持。
看着时间到下午上班时间了,刘松联系了下指导老师,直奔办公室而去。分院离宿舍区较远,刘松只得告别三人驱车离去。
刘松的到来老师很欣慰,纵使你赚了再多钱,在老师面前就是学生,不仅要尊重自己的学业,也要对老师尊重。
刘松的课题是《浅谈电子商务专业对经济及社会的影响》,对刘松不是什么难题,他本身对行业了解比较深刻,自己又开了公司有了实践经验。
不到半小时,接受指导老师修改意见的刘松从办公室退出来。吴雄老师也在这栋分院老师的办公楼,不过他在一楼,刘松还得下到一楼去。
“刘松,来了,你先坐会,我这有些文档要处理下。自己倒水喝哈。”
吴老师倒是不客气。
“老师您先忙,我自己先呆会。”
这一坐,就是一个小时。
吴雄老师终于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
“哎,最近事情太多了,马上不是要答辩啊,大型校内招聘会啊,毕业典礼啊,学生就业等等问题,很多事情我都要跟进,都要忙死了。”
“老师能者多劳。”
“操心的命哦。”
两人又闲聊一会,聊聊刘松的公司,聊聊刘松为什么不考虑考研。
刘松解释到,主要是太忙了,担心没有时间去学习。
最后吴雄老师和刘松解释道,有几个老师起刘松,如果愿意考研,可以保送。毕竟刘松现在这么大一个公司,是最好的一个收集数据和实践的场所,去做什么社会调查的,也能提供赞助。
刘松只能说考虑考虑,他确实没有时间。
还是武老师的电话声音打断了闲聊,原来是吴老师的几位朋友到了。
“走,我们去校门口接接他们,好歹咱们是地主。”
开车接上吴老师的朋友,直奔饭馆,到饭点了,吃饭是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