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千古一帝真香啦(一)
苏玖再次睁开眼时,触目所及的是一片古风的环境。
这次是古代?
苏玖低头看身上熟悉的汉服,熟悉感让她心里微动。
她起身走到铜镜前。
奇怪的是铜镜前没有一般闺阁女子的胭脂水粉,而是干净整齐的一碟兵书。
苏玖随意翻了两三下就被上面的故事所吸引。
每个故事旁都有一段小楷批注,是原主的见解,难得的是,这些批注写出了兵法的纰漏和改善的地方。
这也足以见得,原主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奈何她所处的这个国家对女子极为苛刻!女子只能在家相夫教子,未出阁的女子出去时都要带一片面罩。
苏玖在铜镜前坐下,开始接受剧情。
这次的剧本与往常都不一样,它是一篇没有女主的大男主文。
讲的是男主梁昭从敌国质子回国登基,一统六国的逆袭千古一帝的故事。
梁昭还没出生时,就在母亲肚子里和父亲被祖父交换给了敌国赵国,作为质子。
他出生没多久,父亲就在一富商的运作下逃出敌国,抛下了他和母亲。
他和母亲柔妇弱子在赵国受尽了侮辱和屈打,一直到了十五岁那年,他父亲被立为太子,接回了她们。
可是迎接他的不是久旱甘霖,而是父亲的猜忌、兄弟倪墙和母亲的抛弃。
他心寒之下,弃皇太孙之位,去民间游历。
在民间,他用他的才华学识帮助了不少人,可是诸侯分裂,战争不断,他的力量显得格外的薄弱和渺小。
饥寒交迫,民不聊生,他见之太多。
于是他想通了,他要统一全国,让世界再没有战乱烽火,他要民朝有食,暮有所!
于是他重新回到朝堂,因为他这些年的果决,朝堂之上已经没有人再支持他了。
恰好这时父亲病逝了,年仅十六岁的他登基,丞相权倾朝野,母亲拥立自己的私生子,没人正眼看他,都把他当做傀儡。
他只能蛰伏,以不动应万动,在麻痹他们的警觉时,暗地里培养自己的势力。
用了整整八年的时间,他终于加冠亲政,铲除了所有异己的声音,坐稳了九五至尊的位置。
随后,他还不满足,治国政务兵法的书他每天要看上不下四十本,他要天下归心,就需要铸一把天子之剑,将全国土地划入他梁国的统治下。
长达十年的诸侯之战,正式迎来了结尾。
他统一语言和货币,积极实行改革!那些企图分裂国家的人和书,被他尽数活埋和焚烧。
当时六国的残余势力煽风点火,百姓听信其相信焚书坑儒的他是个残暴无道的昏君,他也不在意。
这场持续百年的战争已经被他彻底叫停了,若是继续下去,天下分分合合,受苦的只会是芸芸众生。
就算被误解又怎样,要成就霸业,就注定要成为孤家寡人!
苏玖合上剧本后,被震撼到片刻没回过神来。
千古一帝。
苏玖嘴角慢慢漾出笑意,很有意思,不是吗?
格局这么大的帝王可不会简单被女子所诱惑,所以她一定要有足够的魅力才能吸引到他。
想到这,苏玖的视线无意间落到了那叠兵书上。
突然她不知想到什么,脸上的严肃如破冰一般绽放笑的光芒。
千古将才,与千古一帝配得不能再配了!
这个国家越是不能容纳女子“离经叛道”,她越要向它证明,
判断一个人能不能有所为,绝不是性别所判断的!
谁说女子不能建功立业?
就算是一身女儿身,她也能
赢男人所赢,为男人所为!
苏玖把系统叫出来,“有兵书吗?所有兵书都给我下载出来!”
系统没有多过问,闻言立刻将所有兵书下载在了宿主网盘里。
苏玖满意笑了,于是开始了“废寝忘食”的闭关生活。
大概是原主的天赋,苏玖很容易接受各类兵法的技巧,并且甚至还能举一反三。
苏家是世袭三代的将门,所以苏玖偶尔碰到难解的问题时,可以偷偷潜入苏家密室用那些模型演示。
就这样,苏玖理论知识储备完全,但是她也知道不能纸上谈兵。
所以她开始学习武功,并开始关注能上战场的机会。
可是因为她是女儿身,总是被那些文官三言两语堵了回来。
苏玖没办法,偷偷换上利落的军装,潜入军队,跟着苏父去了边僵地区。
等苏父,也就是苏大将军发现后已是到达目的地之后了。
“胡闹!”苏大将军气得脖子一路红了脸,他宽大的手掌“啪”地一声拍在案几上,振得它嗡嗡作响。
苏玖跪在下面,却不畏地仰头直视苏大将军暴怒的眼神,一字一顿道,“父亲,我虽为女儿身,却有一颗保家卫国的心,我何错之有?”
“何错之有?”苏大将军气得踹粗气,“女儿身就是最大的错误,柔柔弱弱的,在铁骑面前只有挨打逃跑的份!”
“我不苟同父亲的这个看法,我认为女儿身也能上战场,就算万马铁骑奔腾而来,我也不惧!”苏玖面色刚毅地说。
“你!你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苏大将军不再看苏玖,而是愤怒地招来两个士兵摆摆手道,“快马送小姐回京,看牢了,不要再让她跑回来了!”
“是,将军!”话音一落,立马有两个士兵一左一右架着苏玖的手往外走。
“父亲……”
不论苏玖再怎么叫喊,苏大将军都拿背影对着她,没有转过身来。
苏玖喊得喉咙嘶了,头一次感受到古代封建思想下桎梏得无力感。
可就在她刚被架着从帐子出来后,就听到了不远处的惊呼声。
她侧目一看,只见一个身穿麻衣的瘦小男孩害怕地趴在高大的黑马背上在场上狂奔,黑马明显受了什么刺激。
苏玖环顾四周,没有一人上前帮忙,再这样下去,只会落个黑马撞死,男孩摔死的
惨烈结果。
这时,耳边传来唏嘘的声音,“一个穿麻衣的平民,摔死就摔死了,要怪就怪他倒霉!”
“晦气,他不知道一匹马要多少银两吗?他那几条贱命都不够赔!”